浅谈初中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浅谈初中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巍

调兵山市晓明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省铁岭市,112700

摘要:所谓的高阶数学思维就是指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高水平的能力素养,这种素养也可以被理解成高层次的认知活动。目前教育界比较认同的高阶思维具体可以包括批判性思维、决策思维、问题求解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等。初中数学教师要想保障初中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得到坚实的培养,首先要明确积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和作用,最终才能加强研究,最终找到提升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阶思维;策略

与大学和高中相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容量不算大,学习难度也不高,并且初中数学的知识脉络简洁单一,所以要想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就必须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挑战,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知识基础,进而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加强初中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更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总是在没有经过深度学习的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数量过多的数学知识,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自动和主动地构建成知识体系,如此学习,则带给学生的只能是低阶的思维能力。低阶思维能力展现出学生只能完成应用、理解和识记等学习任务,只有在高阶教学思维能力的指引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才能顺利得到提升。

(二)高阶思维能力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初中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更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求解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面对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在高阶思维能力的帮助下,不仅能够冷静剖析数学问题,还会引导学生更好地打开解题思路,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在具体的数学实践过程中,数学高阶思维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二、加强初中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引导,促进高阶思维能力提升

如今在“双减”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师更应该积极顺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保障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进程,努力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积极培养学生养成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价值观。教师应当凭借自身的才能及品德,为学生创设探究性、互动式、启发式、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问和主动反思的能力。以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这节课教师可以先从学生观察、接触的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深刻认识图形“旋转”的运动和概念。学生只有真切完成旋转观察,才能更好地体验图形旋转的操作变化和展现出来的性质。这一节课的教学需要数学教师具体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保障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顺利过渡到理性的升华,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的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积极推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指引和点拨的情况下,更加快速、有效地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能力的提升,最终积极有效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又例如,在初中数学“特殊三角形”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预先为学生准备一道针对课本改编的例题,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自主探究和学习回顾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自主构建三角形知识框架,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二)构建思维导图,树立全局行思维模式

目前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树立全局思维格局,如果无法树立全局型思维,学生便无法顺利有效地解决整道数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初中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全局思维,高质量地完成宏观数学学科的知识架构,保障学生能够随时打开全局性的数学问题认知方式。目前全局性学科思维认知方式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对自己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全局认知,二是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全局认知。以初中数学“有理数运算”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开始后,为学生展示一幅思维导图,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积极构建有理数的知识框架,学生在构建有理数数学运算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回顾四则运算规则和方法,完成顺序知识的学习和迁移,最终有效完成这一模块知识的应用。

(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构建多元化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是要引导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突破,从思维本质上看创新思维就是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数学问题求解的延伸思维。学生必须扎实学好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才能在教师设定的新颖、多元的数学教学课堂完成创新思维的锻炼和提升。针对初中数学来说,要想积极培养学生拥有数学创新思维,就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数学学习中,真正充分挖掘数学学习的核心价值。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才能更好地凸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潜能。只有在教师设定的数学教学情境当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真正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实践问题相结合。以初中数“勾股定理”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和设定生活中需要直角三角形的场景,这样才能顺利提升学生对三角形知识应用的敏锐性,从而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逐步发现三角形勾股定理的玄妙。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不仅仅需要教师高度关注数学学科的教学发展变化,也要积极重视初中学生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思维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以保障学生获得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突破,最终才能促成学生真正养成数学学科的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华香.浅谈初中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3(06):65-68.

[2]张春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3):98-100.

[3]杨相云. 培养初中数学高阶层思维能力项目化的学习路径[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专题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专题二),2022:183-185.DOI:10.

[4]姜东海.初中数学课堂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探究——以“分式方程”的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22(18):78-79.

[5]池长任.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4):12-14.

[6]陆卫红.初中数学合作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探讨[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0(12):23-24.

作者简介:李巍,(1984.11.04),汉族籍贯:辽宁铁岭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职称: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