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2

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陈明杰

咸安区何功伟中学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 437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提出多维度要求,其中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价值以及人文素养的发展等。而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阅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能够检验学生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语文阅读思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摆脱固化的阅读学习模式和思维,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忽略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学生才会积极投入学习中,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但是学生若缺乏对阅读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厌学、排斥等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不够浓厚,阅读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也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这造成了学生阅读效果较差。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因为深受传统教育观点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讲解,并未针对学生阅读状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通常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真正投入学习中并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对有效阅读教学缺乏重视

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让学生感悟到书籍的无穷魅力,并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所以要想保证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就必须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加强对有效阅读教学的研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与途径。但是由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限,或者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有效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关键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开展有效阅读教学的探究,从而使学生不能养成较好的读书习惯,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难以达到前期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教师都会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所制定的目标往往都较高,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这就直接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会与前期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由于中学生的年纪较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一般来说,中学生一节课只有15分钟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但是教师前期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较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点,机械式的讲解会让学生出现倦怠、疲惫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过多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教学,这不仅会削弱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同时还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密切师生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阅读课堂教学氛围

密切师生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阅读课堂教学氛围,这也是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保障。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加以改善。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组织诸如“飞花令”等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益智类游戏,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们参与其中,使其放松心情,敞开心扉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可以定期设置师生联谊会,每周选择一节课进行师生关系互动,互动的内容和形式由师生共同决定。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师生沟通交流的契机,削弱了师生之间的疏离感,其对于拓展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二)丰富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丰富阅读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这也是拓展初中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而愉悦的阅读学习体验又有助于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阅读文本内容等灵活选择阅读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在进行《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法,课前搜集济南的冬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灵活插入,这样既避免了传统阅读课堂的单一枯燥,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直面感受实境,更加细致深入的认知文章内容。而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可以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搜集鲁迅先生其他的文章作品,诸如《故乡》、《祝福》等,让学生们感受鲁迅先生不同时期作品的魅力,这既有助于理解本篇内容,同时又适当的拓展了阅读教学内容,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期循环渐进的过程,教师就可以在这种长期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促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自信心,让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到在不需要教师指导下,就可以独立的读懂文章内涵,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去鼓励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例如,笔者在进行日常语文教学时,在每一节课的最后10分钟都会留给学生作为阅读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课外作品阅读1-2篇文章,随后笔者会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随机抽选2名学生向笔者讲述所阅读的课外文章主要描述的是哪些内容,这样笔者就会根据学生的讲解,随时位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课外文章的理解能力,由于笔者在每一节课都会向学生预留课外阅读的时间,长期以来,就会促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形成一种习惯,让学生逐步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而还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外阅读掌握的内容,灵活应用在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对语文全面的学习可以受到促进作用。

(四)以情感体验来带动阅读教学

如今人们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输量在增大,传递速度在不断加快,在这样的环境中初中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情感体验来带动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乡愁》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活动,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抒发自己对于离别的感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想会不断发散,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阅读教学改革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改善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课文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使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调动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庄永清.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0(02):112.

[2]冯鹤敏.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07):190.

[3]格绒志玛.开创初中“新语文主题阅读”一片天地[J].读写算,2018(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