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与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1

激情与课堂

张德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梨丰乡中心学校

心理学对激情的定义为:强烈的暴风雨般激动短促的情绪状态,而教师的激情对于课堂,对于学生又意味着什么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一谈 。

还记得刚刚上班时,我带着全部热情开始了我的第一节课,从此我积极进取,我总是满载激情的走进课堂,就这样我用全部的爱心,百倍的辛勤,永不疲惫的激情,打动了所教孩子的心,孩子的成绩直线上升,孩子的双眼流露出希望和喜悦,我让所有的家长们所信服。我的生活满是成功,我的耳边满是赞叹,我的事业尽是辉煌。

可是不知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让时间冲淡了一切,往日的激情在我的课堂中慢慢消失了。我开始整日追求安逸,片面追求学生的高分,所教的孩子像木偶一样被摆布着,孩子的眼睛里没有了希望与喜悦,只剩下了疲惫。这样的时光似乎过了很久。直到有一次,我和一位年青的同事一同去参加县科研所举办的科研成果课堂展示时,同事满腹激情、生动活泼的讲解,课堂上孩子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打动了我,唤醒了我,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在她的身上,似乎看到了我从前的影子,我的课与同事的课其课堂效果的巨大反差更触动了我。是我的讲解不到位,是我的经验不足,还是我太顾全知识的传授。我曾感叹,我曾思索,我曾在心中打了无数个问号,可是百思不得其解。但当这位同事富有激情的形象再次浮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蓦然醒悟,原来是激情啊!她的成功正因为她的激情,她的出色正因为他的动情。曾几何时,我不也像她那样富有激情,富有活力;曾几何时,我不也像她那样富有自信,用全部的爱心浇灌了孩子稚嫩的心,难道正如一些老师整天说的那样:时间冲淡了一切,是日复一日同样的耕作让人乏味疲惫,才有了今天的必须,如果说家务的琐碎、工作的劳累、生活的失意会把你个性的梭角磨平,那能否也带走了你内在的激情。不,我大声的告诫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一种心态,是不思进取;是安于现状。要想打破课堂可怕的沉寂,改变现状,就得转变心态,更新观念,还激情于课堂。于是,我试着这样做了,我试着寻找激情,果然富有激情的我又还课堂以微型机,又还自己以活力,如今的课堂青春而活力,如今的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如今的课堂效果倍加。

我是如何使课堂拥有激情的呢?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我进行摸索,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结论。

一、调解心态。要想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首先自己要有激情,而这种激情应是从内至外的,应是发自心底的对学生的爱,它不是表面的虚化的一种表演,它是真实而贴近生活的,让人觉得没有距离感,颇具感染力,让观众都会进入角色,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将会还老师以双倍的激情。

二、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自身的休养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学生的修养及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我认为加强自身修养,首先要加强文化修养,要及时充电,多读书,多看报,多积累,多运用,多培训,多总结,从根本上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也有助于教师吃透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其次,要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教师的政治修养的好坏会在讲课的过程中无形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政治修养好的老师,会把学生的思想境界引领到更高的层次,对学生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导向作用,更会使学生随着老师的动情而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而激情满怀。

三、教师要掌握一些巧妙引导学生的方法。如:创设情境法。要会利用语言、环境、设备、活动、游戏甚至音乐、美术、动画等手段制造一种情境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启迪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从而使学生积极于课堂,激情与课堂。另外,还可以采用设疑法,也叫环疑法,是在学生稍有情趣时,步步设疑,环环相扣, 使学生自主的快速的启动思维,以疑激思,主动思考,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时,教师也可以趁热打铁,故布迷阵,引领学生进行高层思维的殿堂。

四、改变教学方式,开发激情。要想改变教学方式,我认为要巧妙地把握“多”与“少”的尺度,要少讲多学,少死板多幽默,少封闭多开放,少齐步多探究,少惟一多求异,少讲多听,少点破多点拨,少限制多鼓励,少专断多商量,少批评多表扬,我相信把握好少与多的关系,也就是给学生以开放、自主、合作、探究、自信、喜悦、改进的空间,能让生更好的发挥潜能,放飞理想,开发激情。

五、更新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的情感不被重视,他们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得不到张扬,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意向。而今天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创新了,应有所改变了,应还主体地位于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考试而教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