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对学员综合素质培养方法浅析

/ 2

军队院校对学员综合素质培养方法浅析

都景彬,王宁,徐静波

(海军潜艇学院 青岛  266042)

        摘  要:世界军事格局讯息万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新时代军校的各专业学员肩负着保卫祖国边疆的重任,是承载国防、海防安全和战略威慑的生力军。当前军队院校从多层次多角度设置教学科目,从部队所急所需设置教学内容,从实战需要出发设置教学重点。主要目的就是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各专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各专业学员在军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学习各专业知识并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打造成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军事指挥人才、技术能手。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目的。

        关键词:军校各专业学员  适应未来战争  综合素质培养


  引言

个人认为要使军队院校各专业学员努力提升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军事基础素质、军事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学习创新素质及身心素质。就要切实增强其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激发内在动力、倍感肩上压力、培养持续耐力,学习各专业知识并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才能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目标,要达到此目标,个人认为唯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其倍感肩上压力、再培养其持续耐力为手段,切实增强其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通过此也才能大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

第一,要增强军队院校各专业学员大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动力。

    动力是个人思想意识形态在行动上的直接反映,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动力,则其精神状态就会萎靡不振,学习上没了钻劲,工作上没了干劲,生活上没了韧劲。学习成绩下降、工作标准降低、日常生活不规律的负面状态随之出现。但如果有了动力,则学习就有了热情、工作就有了激情、也就会对军校的生活有了感情。工作生活中就会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此后也就标准高了、成绩有了,硕果摘了。为此,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向上的动力,始终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就需要把自己融入军事斗争的大背景中,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目标,对照于此查看自己是不是在军事理论水平、基础文化知识、作战指挥技能、海战场谋略水平和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军事基础素质、军事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学习创新素质及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上还存在着哪些差距和不足。这也就要求军队院校各专业学员要把自己融入军队院校学员整体的大环境中,及时调整对照检查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组织指挥能力等是否真正达到了责任担当意识牢固、学习成绩优异、技能水准高超、组织指挥能力强劲的基本要求。要和自己的战友比意识、比学习、比作风、比技能,对照检查自己在学习训练上的时间是否抓的紧;对照检查自己在学习训练的方法上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用的对;对照检查自己在学习训练上的内容上是否认真细致,对每个知识点和训练科目都达到了熟能生巧灵活运用。  如此对照检查自己是不是真正在各个方面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只有对照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并树立一种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勇气,在心中时刻有一股不服输的强劲动力和热情,那么我们的学习、工作和训练一定都会达到最佳状态,也一定都会取得最佳效果。

第二,要增强军队院校各专业学员大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压力。

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在当前知识爆炸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可以说人人都在努力奋进,勇往直前,人人都有着一种本领、技能恐慌意识。各国的前沿军事科技和军事力量也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新时代军人的我们,如果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严峻的压力问题,那么我们势必会被历史所淘汰,在新时代的军校读书深造,大浪淘沙,时不我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压力意识,那么这种压力就会变成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我们在学习上信心百倍,在训练上劲头十足,在工作上突飞猛进,也就转化成了无穷的动力。在军队院校各专业学员所学习的有些课程中既有本课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难点又有着一定的训练风险,课程学习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可见风险点多,风险性很高。在此类课程的授课前期,教员都会对学员告知训练风险点和重点、难点以及出现应急情况以后的应急处置预案实施等内容,这种涉及涉险科目的教学及训练,无论是教员还是学员都会有压力,但是教员在课程授课前就将本课程风险点进行仔细梳理并经过风险评估认定,将风险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证训练安全和学员安全。学员将训练风险大的环节通过图上推演、模拟实验、陆上训练等方式反复推敲演练,将操作步骤和风险排除方法、应急处置预案熟记于心,这样也会将风险大大降低。军队院校承担着军队院校各专业初级预选士官、士官职业教育、指挥生长军官、轮训、接改装培训等多层次的教学训练任务,根据不同的层次我们

确立了不同的教学训练目标。例如:军队院校各专业初级预选士官班次学员主要以掌握军事的基本技能为主;军队院校各专业士官职业教育班次学员除了要掌握军事的基本技能以外,还要掌握所属设备装置和武器的维修与保养;指挥生长军官班次学员除了掌握以上技能外,还要掌握军事绝断时机和方法的选择以及要具备相应的组织指挥能力。

    对于此类课程教员和学员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就是在此压力的驱使下教员学员共同努力,排除风险隐患、规避事故苗头同样也做到了安全训练无事故,成绩优异水平高的佳绩。学员在此课程中不仅学会了基础技能,还学会了应急操作和指挥技能,再加以教员的课程思政教育,使学员在自身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上得到了提高和升华,收获颇丰。

 第三,要增强军队院校各专业学员大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耐力。

  耐力是一个军人的优秀品质,是一个军人英勇顽强,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现实表现,一个军人的耐力虽然与一个人的性格和体能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也并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在学习、生活和训练中坚持的结果。耐力的培养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并非易事,为此,要认清加强耐力训练培养坚持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的结果。在军队院校各专业学员所学习的诸多课程中教学训练是以《大纲》为指导,确立了本专业的理论构架、设备装置和武器的使用方法、战位人员操作程序及个人军事技能掌握等贴近实战的教学训练内容。并且根据每年的教学训练任务变化和在实训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的调整和更新教学训练科目和内容。军队院校的各专业教学训练始终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要求。在军队院校教学训练中能够紧密配合新形势下部队建设的飞速发展,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阔步前行。

这就要求学员不但要有:一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对党对国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奉献;二是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坚信技能掌握和必胜的信心;三是要有扎实的军事基础素质和军事专业素质,学员在熟练掌握军事技能能够精准操作;四是要有学习创新素质,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和具体的迎战操作实施中要创新方法,灵活运用,并要有较强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迅速反应的应急操作能力水平。五是要在坚持长效常态管理上下功夫。制度是一个会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它是以其制订的科学性、执行的稳定性和坚决性,而对军事专业教学训练各项工作起着长期有效的作用,因此对制度的执行一定要坚持长效意识,不去搞短期工程、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军队院校学员除了要有以上综合素质要素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信心,军队院校学员从初学理论,认知装备,磨合运用,初始操作,熟练使用到精准打击甚至联合操作,这就要求学员不但要有过硬的本领的同时,还要有坚定的耐力和强大的心理。有了耐力,学员就有了坚持,就有了持之以恒的基础条件,也就有了完成学业、事业的基础条件。也只有这样学员才能从耐力中有所坚持,再从坚持中增强耐力,也才能真正的在日常学习训练中达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也从中以此来锻炼心智,提升技能,掌握军事技能本领。

军队院校学员教学训练的安全保障及其持续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在教学训练中要根据随机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在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的安全管理中汲取更加科学的管理理念,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应急处置预案、规章制度。并且要充分调动教学团队全员参与教学训练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确保军队院校各专业中教学训练工作的前瞻性,做到人员有本事、施教有方法、训练有规矩、安全有保障。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战斗力才能有长足进步和提升。

   结束语

   动力、压力、耐力各自分开但又相互联系。我们军校学员在军校学习训练期间要合理运用好这三者的互为关系,对于学好本专业提升实战化训练效果;对于提升学员的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军事基础素质、军事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学习创新素质及身心素质的综合素质培养,突破打赢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姓名:都景彬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4.06   民族:汉

籍贯:山东青岛单位:海军潜艇学院

学历/职位:中职 研究方向:潜水,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