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板安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

吴红梅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前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也可以叫做PC结构,预制构件当前主要在大型工厂中制造,稳定性强,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较小,能够保证较高的建造质量。PC结构可以按照预制构件的相应标准生产,可与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有效连接,不仅资源可利用率高,而且生产稳定,对于环境的危害性较低。如2015年时,四川省为了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有效发展,对此实施了相应的章程,这极大的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有效实施和发展。

一、叠合板施工的基本介绍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装配式叠合板的施工过程进行简要的介绍,如对叠合板安装要求、塔吊的选型与锚固、支撑系统的确定、测量放线、叠合板检查与堆放、叠合板的吊装、叠合板的接缝连接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叠合板体系主要是通过底层的预制叠合板和上层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层由此相应构成整体性的受力机制。预制叠合板在经过工程集中生产后运输到施工区域放置,塔吊根据建筑物的建筑需求对预制叠合板展开安装和进行钢筋配置,然后开展钢筋绑扎与水电等部分的设计与施工,此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工作

二、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1、现场的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出整个项目叠合板的施工范围,并绘制出整个项目叠合板区域平面布置图;

2、PC构件深化设计;

   由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机构对本项目的装配式叠合板进行深化设计,根据项目叠合板的深化图纸,整个项目每楼栋、每层数列出叠合板的构件清单(叠合板的位置、规格、型号、尺寸、块数、每块的重量等详细信息)

3、PC构件加工;按照主楼施工进度计划项目工程部应至少提前15日与装配式厂家联系做好叠合板的排产计划;

4、PC构件的运输

PC构件吊装前,项目工程部应至少提前2日与装配式厂家取得联系,确认供货情况;根据叠合板构件的尺寸、重量等信息确定好运输车型、提前确定好运输路线;

5、PC构件的进场验收

预制板进场材料是否有翘曲、缺棱掉角现象,叠合板已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直接退场。进入施工现场的叠合板,堆放时底板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垫木放置在桁架侧边,板两端(至板端200mm) 及跨中位置均设置垫木且间距不大于1.6m;垫木层与层之间垫平、垫实,上下对齐;不同板号分别堆放,根据吊装顺序,先后堆放,堆放层数不大于5层。

6、现场平面布置:

提前梳理出来现场配置的每种塔吊型号的起重幅度表(参考下图2);根据项目现场的场地情况及塔吊的起重幅度表,提前规划好叠合板的堆场,最好绘制出这个项目吊装施工的总平面布置图(参考下图3)。叠合板堆场地面浇筑100厚C20混凝土,地下室顶板堆放构件时,需对其堆放部位加固后才能投入使用。

QTZ100-6013塔吊起重幅度表:

图2(参考)  QTZ100-6013塔吊起重幅度表

1615474448(1)

图3 PC构件吊装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7、叠合板支模体系

(1)叠合板的支撑架体系需要单独进行专项方案的验证、计算、审批;支模要严格检查牢固程度,要控制好模板高度、截面尺寸等;

(2)由于叠合板自重大,吊装就位后,操作工人还会在叠合板上进行钢筋绑扎、预埋管线,浇筑混凝土等,施工荷载大,叠合板下支撑必须与现浇构件支模架连成整体,并且叠合板下模板满铺,以确保叠合板构件安全以及操作工人人身安全。

(3)模板第一排次楞矩管需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叠合板现浇带连接处模板上贴双面胶,以防漏浆。

8、预制叠合板吊装

(1)叠合板吊装前对支模架体系必须验收合格,安装前先弹好叠合板水平及标高控制线;

(2)叠合板编号。提前在叠合板区域的模板上用黄色油漆漆注叠合板编号,叠合板编号与吊装编号一致,吊装叠合板过程中严格按照编号吊装,严禁错吊。

构件吊点的个数严格按叠合板上标识的吊点位置,吊点位置已按设计加设了附加钢筋,以确保吊点的牢固。进场检验和吊装中对吊点进行检查复核,不满足吊装要求和吊点破损的,不得起吊。

(3)吊装叠合板。起吊前应先试吊,首先将构件吊离地面约20cm,停止提升静置10min,检查塔吊的状态等性能必须可靠、检验合格,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装作业,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50c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注意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梁钢筋打架,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缝。5级风以上时应停止吊装。吊运至梁模板的上口,并伸入梁内10mm。起吊就位应垂直平稳,两点起吊或多点起吊时与板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

(4)叠合板吊装结构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9、叠合板上部现浇结构

(1)叠合板上部钢筋的绑扎。叠合板吊装完成检查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步,叠合板上部钢筋的绑扎;为了保证钢筋间距位置准确,首先在预制板上划出间距线,按尺寸线进行绑扎。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例如叠合板设计厚度均为80mm,现浇层板厚度为70mm,叠合板上部钢筋马镫采用成品马凳筋。上部钢筋绑扎严禁绑扎与桁架钢筋上。严格按设计图纸绑扎钢筋,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

叠合板预留钢筋进入现浇梁的宽度S=max(5d、100、梁宽/2)且至少进入支座中线。钢筋绑扎时,将梁上部主筋绑扎于一侧,待叠合板安装完毕后并保证支座支撑均匀,再进行调回,避免梁主筋与叠合板伸入梁钢筋(胡须筋)碰撞,降低安装难度。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弯折叠合板胡须筋。现浇梁箍筋因影响安装需进行调整的,安装完毕后需进行归位还原。

(2)水电管线敷设施工。需要提前对埋设于叠合层的安装管线进行综合排布设计,严格控制管线叠加处的标高,严禁高出现浇层板顶标高。在叠合板顶部放出水、电等管线的位置线,铺设好管线,管线端头做好保护;

10、混凝土浇筑

(1)叠合板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电器管路铺设,绑叠合板上部钢筋,经项目部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与现浇板、现浇梁、墙一起浇筑混凝土。

(2)由于连梁和剪力墙混凝土和楼板一砼浇筑,所以预制板与墙和梁的衔接点在侧模顶部,所以要保证梁侧面模板和剪力墙侧面模板和竖向的木方的标高与板底标高相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进行控制。即墙底平整度,侧模高度要保证。预制构件在安装后在接茬处设置海绵条,防止漏浆。

(3)现浇混凝土带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