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

吴红梅

单位: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邮编400707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社区糖尿病患者84例,并随机分为常规组(n=42)和研究组(n=42),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指标更为正常,健康知识掌握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帮助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社区管理;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且近年来正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尚无根治方法,需要患者进行长期治疗并结合健康日常生活习惯对病情加以控制,这也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加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起到控制病情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84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社区内8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患者。

常规组:男女比例20:22,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0.87±3.48)岁;研究组:男女比例19:23,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0.12±3.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2)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行为能力;(3)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免疫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实行常规管理。社区卫生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并向患者口头讲解糖尿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按时用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为患者测量血糖。

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评估:社区卫生人员需通过一对一面谈或电话形式询问患者基本资料及病史,详细了解患者日常用药情况、遵医行为等内容,并做好记录工作,便于对患者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以此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1]

(2)健康知识教育: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可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可采取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形式进行教育,而对于文化水平偏低、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社区卫生人员可采用一对一讲解的形式,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加强图片和视频的使用。通过上述形式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加强对糖尿病的日常控制,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饮食指导:在制定饮食方案时,社区卫生人员需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情况、体重指标以及个人饮食喜好,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保障饮食均衡、营养丰富,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帮助患者做好饮食控制。

(4)血糖监测: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血糖控制量表,指导患者正确的血糖监测方式以及预防和处理血糖升高的方法,同时护理人员需嘱托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监督,护理人员也需定期进行回访询问患者血糖监测情况,保障患者能够形成良好的血糖监测习惯。

1.3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以及健康认知分数。

使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2]测量患者饮食、运动、足部治疗、血糖监测、科学用药各个指标分数,满分7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患者血糖指标、健康认知分数及自我管理能力使用±s)表示,行t检验。如差异P<0.05,则证明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及健康认知水平

研究组患者血糖指标低于常规组,健康认知程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

1.血糖指标、健康知识认识比较±s)

组别

例数

FPGmmol/L

PBG(mmol/L)

健康认知分数(

常规组

42

6.69±1.25

8.54±1.66

76.53±3.58

研究组

42

3.55±1.18

6.28±1.43

83.24±3.25

t

11.8381

6.6848

8.9936

p

0.0000

0.0000

0.0000

2.2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

常规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

2.管理能力比较±s)

组别

例数

饮食(

运动(

科学用药(

血糖监测(

足部治疗(分)

常规组

42

3.69±0.52

4.11±0.66

3.54±0.58

3.98±0.53

4.02±0.83

研究组

42

5.57±0.48

5.58±0.68

6.24±0.25

6.23±0.48

5.48±1.01

t

17.2167

10.0531

27.7048

20.3924

7.237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慢性升高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并伴随着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长期保持高水平会对其身体系统造成损害,并致使心脏、眼睛、神经、肾脏等器官发生慢性性病变、功能性减退甚至出现器官衰竭,严重时可引发患者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许多研究都表明,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手段是控制糖尿病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但受限于多种原因,许多患者实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必须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干预手段来控制患者病情进程。

个体化健康教育从患者角度出发,针对于患者个体的病情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手段,通过健康知识宣教、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方式,能够使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提升对糖尿病控制的重视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其血糖指标。在此次研究中,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模式后,研究组患者无论是血糖指标、认知分数还是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都较常规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说明健康教育可强化患者遵医嘱服药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培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司军艳.个性化健康管理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4):149-152.

[2]何茜,陈芳.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0):169-170.

[3]张娟.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7):0147-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