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换位法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换位法的应用策略

刘巧燕

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师生关系对立是高中班级管理中的难题之一,该文介绍了应用心理换位法增进师生理解、改善师生关系的方法,其中涉及心理换位法应用优势、障碍的分析以及提升心理换位法应用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心理换位法

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接收信息方式的进步,致使高中班级管理遇到新的难题,班主任不懂学生,师生对立,育人功能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和低效[1]。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不仅需要具备教育学理论知识,还应该懂得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的应用,只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大大提升班级管理成效[2]。有鉴于此,本人尝试将心理换位法应用在高中班级管理活动中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心理换位法及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一)关于心理换位法

心理换位法源于社会心理学上的“换位思考”,指的是群体冲突中优势方站在弱势方的立场上进行观察和思考,进而对后者产生更积极看法,由此可缓解双方矛盾,改善群体关系。将心理换位法用于高中班级管理时,“换位思考”不限于优势方(教师),弱势方(学生)同样具备“换位思考”的资格和能力,双方抛开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体验对方心境,就能够体会到对方的难处和良苦用心,进而有助于减少师生间的“对立”,改善双方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二)应用心理换位法的优势

高中生生理发展已趋于成熟,然而心理上远未成熟,尤其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少子化的家庭环境,让他们长期处于宠溺之中,心理上的“断乳期”迟迟没有结束。将心理换位法用于高中班级管理,能帮助班级成员学会以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问题,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井底境界,进而开阔视野、扩大胸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更加宽容与平和。班级成员通过“心理换位”更易于学会相互尊重、友善和平等,激发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关心班级发展,进而营造有利于班级团结和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心理换位法还有助于激发班级成员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其创新精神。

二、心理换位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障碍

(一)心理换位法的应用方法

要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换位法,先要对换位对象行为原因进行分析,用心理学术语表述即“归因”,班主任通过归因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然而要正确归因,就要打破成见,认识到学生真实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各有各的精彩和天性。归因之后就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换位对象身上,体验换位对象在相同情境中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迁移”。班主任通过情感迁移能更准确地体察学生的心境,进而更好地理解学生。心理换位法说到底是一种心理学方法,要掌控实施效果不能像考察文化学习成果那样简单地用量化的成绩来度量,而只能通过细致的观察来分析。例如实施心理换位法后,班级氛围是否变得更加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变得更加和睦,等等。通过定期分析观察结果,并据此进行调整和完善,就能够不断发挥出心理换位法的优势。

(二)心理换位法的应用障碍

成功应用心理换位法障碍之一是带入成见,例如教师看待某些学生形成了固定印象,如果不消除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就难以发挥出心理换位法的作用。障碍之二是应用总是停留在初始阶段。心理换位法需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如果我是他”,设想自己处于对方情境中如何应对问题及情绪变化;二是“如果他是我”,设想对方是自己又如何应对及心情怎样;三是“我他的比较”,比较前两个阶段处理方法及情绪的差异点和相同点。实践中大多数人会只考虑“如果我是他”,而不考虑另外两种情况。例如角色换位表演中常见学生代入教师角色,很少有教师代入学生角色的情况。障碍之三是临时起意和浅尝辄止。没有将心理换位法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种手段,而是常因某件事情心血来潮地应用一下,事后不了了之。实际上心理换位法多次应用才知其中要义,也只有长期实践才彰显成效。

三、提升心理换位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的策略

(一)把握高中生心理特征及心理发展规律

高中生年龄在15~19岁之间,处于青春期的中晚期,该阶段的学生是形成自我认同感的重要阶段。我是谁,我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心中不时泛起,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就难以接受自己,进而出现角色错乱,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班主任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同感,学会接受自己,明确发展目标。与青春期早期的初中生相比,高中生认识问题更加理性,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更强,但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有时偏激。高中生控制情绪的能力比初中生强,但情绪还不够稳定,有时感情用事。高中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喜欢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结交朋友。高中生这些心理特征在应用心理换位法时值得关注,把握得好有利于充分发挥心理换位法的优势。

(二)用好沟通与倾听的技巧

改善师生关系是心理换位法的主要功能之一,而师生关系的改善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沟通,班主任掌握沟通技巧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沟通时,要结合情境恰当用语。有时需要单刀直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意,不产生歧义;有时又需要含蓄、婉转,不挫伤学生自尊心;有时还需要诙谐、幽默,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但无论使用哪种方式,语气必须真诚,虚假的语气只会让学生认为教师虚伪和做作。善于倾听也是实现良好沟通的重要环节。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力集中,否则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在应付自己或表现得不耐烦,而在听学生讲话时不要轻易打断和插话,而应以眼神或肢体语言表达在听,这样学生就会认为教师重视自己表达,进而融洽师生关系。

(三)营造利于心理换位的班级氛围

通常,教师会轻易地关注到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和成绩很差的后进生,而大多数成绩中等的普通生容易被忽略。对于尖子生,即使他们明显犯错也容易取得谅解;对于后进生,即使他们其他方面不赖,依然不认为他们身上有多少值得肯定之处;对于普通生,因其不显山不露水,成了教师眼中的“小透明”。教师潜意识中的这种倾向会使其失去大部分学生的信任,影响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进而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开展班级管理时,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并监督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也为心理换位提供实践机会。

(四)注重心理换位法的实践应用

心理换位法在实践中常采取角色互换、感受迁移、往事回忆、主题活动、小组互助等方法。角色互换,例如师生角色互换、生生角色互换。感受迁移,例如被责骂的人心里都不会好受,这种感受迁移到责骂者身上,他也会与被责骂者感同身受。往事回忆,例如教师指责学生时回忆自己做学生时被指责的感受。主题活动,例如针对课堂上有人睡觉,以此为题设计几个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换位思考。小组互助,例如创建小组让学生与不相熟的人沟通交流。

四、结束语

心理换位法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用于高中班级管理中不仅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教育方式的调整优化和班级管理手段的创新,然而心理换位法毕竟涉及心理学范畴,在实践中应用面临一些障碍和难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涛. 新时期高中班级管理的问题与优化建议[J]. 华夏教师,2022(3):19-20.

[2]王菊红. 新高考改革时期心理学理论在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建构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19):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