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视域下基于任务驱动的以学生主导读片案例教学的探索—以医学影像诊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提质培优视域下基于任务驱动的以学生主导读片案例教学的探索—以医学影像诊断为例

高素素韩斌王红霞蔡丽萍姜维娟邹璇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6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期间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校内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会到各级医院影像检查技术部门进行任职,需要掌握影像技术核心技能,具有较强的读片诊断能力。基于此,本文接下来针对任务驱动背景下,学生主导读片案例教学情况进行探析。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生主导读片;任务驱动;提质培优

引言:医学影像诊断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主要学习任务为了解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异常影像表现。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开展日常学习时,需要具备独立观察和辨认正常影像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结合影像读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别影像上方所显示的疾病。对此,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引入多样的学习任务,增加学生实践探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读片诊断能力。

一、医学影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研究阶段,针对我国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医学影像诊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工作开展期间,部分学校也就沿用着传统的“讲授-接受”式教学模式,整体的教学方法单一,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探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了课上的教学质量[1]。因此。可以初步明确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个别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更加关注于课程知识点的讲述,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医学影像诊断教学活动在开展期间,部分教师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轻视实践环节的引入。现如今,医学影像教学课堂在开展期间,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即使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读片教学,也都以教师讲解为先,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根据实例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缺少锻炼的机会。三是课上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虽然我国高校内部医学影像专业教师拥有着极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个别教师的关注更加集中于日常教学,缺少了临床经验,使得教学内容与医学实际相脱节,难以满足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四是教学评价机制较为缺失,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整体能力。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现如今大多数的医学影像教学在开展期间依然应用总结式评价的方法来考查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以最终的考试成绩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总结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也打消了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质培优视域下基于任务驱动的以学生主导读片案例教学的探索分析

(一)明确读片教学流程,保证教学质量

在提质培优视域下,以任务驱动为基础,“学生主导读片”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带来了更加充足的探讨时间。但由于医学生的个人能力较为薄弱,在进行读片教学时,教师依旧要发挥自身的规划与引领作用,为学生制定更为完善的教学流程,以此保证读片教学的质量[2]。完善的读片教学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读片教学环节开展期间,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读环节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是教师应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所引入的医学案例进行分析,制定更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课堂正式开展之前,向学生讲述本课的学习要点和学习要求以及学习任务,论述不同学习任务与学生自身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集中度。

三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读片情况进行有效把控,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在学生读片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将本课的学习内容与以往的知识相联系,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势,对学生回答错误的方面予以解释,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是教师应整合学生在课上的读片练习情况,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模式,让学生知道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学生进步的建议,让班内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

(二)重视学生读片实践,提高学生能力

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进行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确保班内学生能够明确基本的读片原理。同时,也应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下进行读片分析,由此提高学生的读片能力与医学诊断能力。

例如,在教师向学生讲述“脑膜瘤”后,可以为学生展现脑膜瘤的影像读片,引导学生在课上进行观察。脑膜瘤的CT表现主要为肿瘤位于脑外,以宽基底与颅骨或硬脑膜相连;平扫的肿瘤呈现均匀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瘤多数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且边界清晰;极少的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在学生明确基本的脑膜瘤影像原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脑膜瘤的影像读片进行分析,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判断脑膜瘤的实际情况,并且对病人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三)引入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反思

合理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总结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读片能力。尤其是在任务驱动背景下,多元评价机制的引入,能够引导班内学生针对不同学习任务的开展情况、自身的改进情况、个人的优势以及不足等内容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反思与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提质培优视域下,为提高医学影像教学课堂的质量,就需要重点针对评价机制进行探讨,完善评价内容。在此期间应针对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是增加评价方式,除去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外,应将学生主导读片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方式之一,总结学生的读片能力。同时,增设评价的项目与主要内容,其中主要包含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习成果等。二是全面贯彻评价环节,在任务驱动背景下,班内学生多以小组的形式针对本课的学习任务进行探讨。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小组探讨期间、小组表述过程中引入相应的评价环节,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促进医学生的全面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提质培优视域下,基于任务驱动的以学生主导读片案例教学在开展期间,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读片技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制定更为明确的读片教学流程,引入多样的教学任务,重视学生的读片能力,并落实多元评价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影像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新.医学影像教学中学生主导读片模式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 21(2):2.

[2] 文亮,王元玲,韩丹,等.医学影像教学中学生主导读片模式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 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