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基本流程及输血前需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临床输血基本流程及输血前需注意的问题

刘莉

龙马潭区小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检验科 四川泸州 646000

有效,合理,科学,是输血临床的最终目标。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上不可或缺的主要医疗技术之一,是一个程序规范,步骤严谨,涉及多个职位和多个医护人员参与的治疗过程[1]。临床输血必须确保患者接受正确的血液成分治疗,避免输血不足或过度输血,甚至输血错误[2]。因此,输血治疗必须坚持并执行临床输血的基本程序。本次研究探讨临床基本输血流程及输血前需注意的问题,具体报道如下。

一、临床基本输血流程

1、临床输血的组织建设:输血是抢救患者的过程,不是血型鉴定的交叉点,是由采供血单位,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输血部门共同努力实施完成的。必须建立一个组织,即输血委员会或输血管理领导小组,以制定每个环节的识别过程,协调,监督的工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输血管理的章程,操作程序,质量管理体系,以文件形式明确所有环节的工作人员责任,组织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定期管理监督审查,制定紧急情况下操作预案,包括方案、流程、程序,方便应对灾害事故的影响。医院的输血管理水平,计划血液使用量,科学用血的优缺点都与输血组织建设是否规范,重视程度相关联。

2、输血部门的技术管理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测主要包括:血样与血液应用,捐血者与患者的ABO和RH血型鉴定、红细胞抗原的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

2.1、血样和血液应用: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申请和受血者血液样本的记录需要包括足够和唯一受血者识别信息,输血部门只接收完整准确和清晰的血液使用申请,对于血液样本,试管粘贴的标签需要包含受血者的唯一信息,采集血样的日期,以及采集受血者血样的护士身份。当输血部门发现不一致或有疑问时,必须另外抽取血样。供血者,受血者血液样本在输血完成后冷藏至少7天。在输血前对供血者血液成分,必须通过留样采血管进行ABO和RH血型血清等确认试验,不需要弱D确认试验,发现血型不一致,向供血部门报告,在输血前解决任何血型不合规问题。

2.2、ABO和RH血型鉴定:用于配血的血液要进行ABO血型,RH血型和针对红细胞抗原的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以进行分配。ABO血型必须同时做正定型和反定型,这两个实验可以作为相互验证的质量控制方法,正定型可使用玻片法,但错误率约为1/1000左右,玻片法不适用患者和供体血清中的ABO抗体测定,同时区分干燥的边缘和凝集。ABO和RH定型的经典实验方法是试管立即离心法,另外有微量板法和凝胶法等。当发现血型不一致而问题尚未解决前必须输血时,只能将0型红细胞交至临床。抗—D试剂必须用于RH定型,受血者的血液不需要弱D检测。

2.3、红细胞抗原的不规则抗体筛选:临床使用方法必须证实那些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当发现不规则抗体时,应进行进一步测试以确定抗体的临床意义。对有输血史或过去3个月内怀孕过的或病史不明的患者的血液样本有严格要求,是抽取患者计划输血3天内的血液样本。对于过去在患者中已经确定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检测方法要能确定那些过去未鉴定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对于每次为阴性结果的抗人球蛋白试验,必须使用IgG致敏的红细胞作为对照质量控制。

2.4、交叉配血:用于检测的交叉配血,受供体血液之间没有可测的不匹配的抗原抗体成分,以及交叉配血测试,其通常包括主测,次测和自身对照。交叉配血实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主要包括:(1)红细胞缗线状形成,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2)交叉配血不相容性揭示了同种抗体的存在。(3)在室温反应过程中显示有自身抗体。(4)抗体检测为阴性或交叉配血的结果为阳性。(5)假阴性和假阳性是由不适当的离心力引起的。(6)水箱温度不正确。(7)血清中存在补体引起的血容量。

、输血前需注意

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D)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滤网孔径约为170微米,总有效过滤面积为24—34厘米,可以滤除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进行输血。

3、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汪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毫升血液时,必须由医护入员密切注视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或血库做必要的原因调查。通常,输血不必加温血液。

6、输血后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

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反应调查回执,并于输血完毕后第二夭退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负责医师将输血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8、输血完毕后,医务人员将输血单第二联贴在病历中。

结语

原则上,输血应该在输血相同同种型的血液制品和交叉配血试验的情况下进行,没有血细胞凝集的证据。在输血治疗之前,对血液进行筛查,确认安全且可用。但没有绝对安全的血液,任何类型的输血治疗,有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3]。总之,输血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因此,严格遵守输血原则,密切观察,只有在确实需要时才强制性的输血,从不盲目使用。

参考文献

[1]宋婕,孔永奎,王书亚,吕先萍.CD47单抗对临床输血前检测的影响及解决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12):1321-1324

[2]张莉莉,李明穗.临床输血、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流程信息化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0,31(21):2793-2795

[3]刘玮.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输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12):1907-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