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订阅格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订阅格式

胡杏

三明市第八中学  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为学生提供稳定学习、生活环境,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单元,也决定了学生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目标。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温情的教育指导和输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应优化整体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和体系,通过平等和换位的方式更好地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以人为本;管理策略

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会带来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站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背景下,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入手进行管理教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被照顾、被理解和被尊重,同时也要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班主任要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班级整体管理的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班主任还应该积极构建班级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尊重彼此、提高集体荣誉感等,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和努力,可以使班级氛围更加融洽,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保障。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现存的问题

1.管理的理念太过落后

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普遍将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希望通过提高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忽略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培养。这种做法抑制了学生的独特发展,逐渐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未来的良好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教师缺乏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视

班主任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各项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的管理者。然而,现阶段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充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习惯性地直接对学生进行管理,一味地指导学生,忽视了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听从班主任的指示,无法有效发挥自身能力和作用,也无法主动进行创新,自主地探索和研究知识。这阻碍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制约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管理模式落后且单一

目前,尽管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希望能够完全摒弃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落后之处,但是仍然有一些初中班主任在沿用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例如,在进行座位安排时,教师只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考虑,完全忽视了学生其他因素,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优先选择座位。这很大程度上会使成绩不好的学生感到自卑,最终无法进行良好的学习。此外,其他奖励评选过程中也只依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1.加强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应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需要加强班主任对教学管理的重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转变班主任对课堂教学管理的传统观念,使其认识到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应用的重要性,积极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有效地改进班主任的教学管理策略,促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应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作为课堂中的领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2.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班主任积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并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初中教学中,许多学生已经产生了自主意识,班主任不能再使用小学时期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这可以让班主任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互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3.加强学生个性教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意识到学生首先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的,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自身个性的发展需求尤为强烈。班主任不能只关注集体管理,而忽略个别教育,因此需要实行集体管理与个别教育并重的原则。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
  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影响下,班主任要实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不能仅仅以学生成绩来定性评价,而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抓住学困生、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值得发展的优势,并用真心的鼓励和赞扬给予他们向前进步的内心动力。


  例如,在利用空闲时间找学生谈心时,班主任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真诚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彼此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需求,降低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感。这样,学生能够逐渐亲近班主任,并在此基础上与每一位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班主任需要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实施更好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时,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互动。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班主任应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转变教育现象,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通过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优化改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娟.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2(50):177-178

[2]王志忠,李峰.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分析[J].学周刊,2022(3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