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研究

司保达王玉振杨万凯苗彦国赵天宝

聊城市中医医院  252000

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一周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这些方面表现显著优越,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新方法。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排石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

在这项研究中,专注于评估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新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9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每组48人,这一过程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观察组由25名男性和23名女性组成,年龄范围在42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5岁(标准差2.54岁),他们的病程从0.4年到6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5年(标准差0.35岁)。相比之下,对照组包括26名男性和22名女性,年龄在41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略低,为67.36岁(标准差2.48岁),病程同样在0.4至6年之间,平均同为1.5年。

1.1.2纳入标准

通过超声及CT等影像学方法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没有明显的认知及凝血功能障碍;在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后进行。

1.2.3排除标准则

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代表了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分别是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方法:(1)病情评估:对照组患者同样经过全面的评估,确保符合纳入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2)传统治疗方式:对照组可能接受目前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治疗方式,例如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3)术后护理和随访:与实验组一样,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接受相应的护理和监测,并进行术后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

观察组治疗方法:(1)患者准备:在手术前,患者将接受全面的评估,确保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2)麻醉和定位:在手术室内,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并通过造影引导定位胆总管结石的位置。(3)经皮途径:经过消毒和铺巾,医生选择经皮途径,穿刺皮肤、肝脏,直接进入肝内胆管、肝总管。(4)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使用球囊,对十二指肠乳头肌进行扩张,以便更好地进入十二指肠。(5)胆总管排石:使用球囊将胆总管内结石推入十二指肠。(6)术后护理和随访:患者在手术后接受相应的护理和监测,并进行术后随访,以评估手术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将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一周内并发症的观察和记录。在手术后的一周内,我们将仔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记录任何可能的并发症。此外,术后一周,我们将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关注患者的总胆红素、AST、ALT以及血清淀粉酶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值(x)和标准差(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而对于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进行比较。在统计学意义水平P<0.05的情况下,差异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

在观察组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显著减少,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与对照组相比,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如表1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观察组n=48

24.89±10.25

7.8±0.49

对照组n=48

53.25±10.36

12.89±0.51

t值

3.698

3.752

P值

<0.05

<0.05

表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对比x±s

2.2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2。

组别

例数

发热

胆管感染

胰腺炎

胆管穿孔

观察组

48

3

0

0

0

对照组

48

5

2

2

1

表2  并发症情况

3讨论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新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选择了96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方法和传统治疗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观察指标以及统计学处理进行了系统性的记录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基本相似,确保了比较的可靠性。纳入标准明确了患者的诊断标准,而排除标准排除了一些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这有助于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方式,包括病情评估、传统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护理和随访。而观察组接受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包括患者准备、麻醉和定位、经皮途径、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胆总管排石以及术后护理和随访。这些步骤的详细描述有助于其他研究者理解并复制该研究的方法。研究主要关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一周内的并发症。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比较。结果显示,在观察组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相应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强调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方面的优越性,这与研究目的相符。讨论可能的原因,如新方法的技术先进性、风险较低等。此外,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方法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综合而言,该临床研究通过详细的方法描述和统计学处理,提供了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新方法的初步证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仍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来验证和进一步确认其效果。

参考文献:

[1]武平,杨秀峰,折占飞等.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3,26(10):800-803.

[2]李建军,朱培欣,陈锦州等.以ALATS球囊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3,20(04):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