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十二指肠乳头扩张顺行(PTPBD)是国内新近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优势。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推广PTPBD技术在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组织国内胆总管结石治疗领域的多学科专家讨论、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PTPBD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和并发症处理原则。

  • 标签: 十二指肠 乳头肌 胆总管结石 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十二指肠乳头扩张顺行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扩张顺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一周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这些方面表现显著优越,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扩张顺行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新方法。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排石术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 简介:我院自1999年1月开始采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共治疗胆总管结石506例,本法具有不经剖腹、痛苦小、创伤小、费用低、疗效高、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为了提高取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取了一些技术改进,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腹镜 结石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日渐成熟,但存在较高风险,术后有肿瘤残留,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复发率较高,是否追加外科手术仍存在争议。现报道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患者,术前通过超声胃镜评估有无胆胰管内生性生长,中于胆胰管内放置鼻胆引流管改造的长支架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组织多学科讨论,旨在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外科手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内镜下乳头切除术 超声内镜 并发症
  • 简介:1病例介绍病人女,48岁。因右上腹痛、畏寒、发热伴呕吐2d入院。入院查体:T38.9℃,P90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剑突下轻压痛,墨菲氏征(+)。辅助检查:WBC12×10^9/L,尿胆红素(+)。B超提示:胆道蛔虫,胆囊炎,胆囊积液。入院诊断,胆道蛔虫症合并感染,拟胃镜下取虫。常规咽部麻醉后,顺利进镜至十二指肠降部。

  • 标签: 胆道蛔虫症 经十二指肠乳头 胃镜 十二指肠降部 入院查体 右上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4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取全过程的护理配合及体会。结果本组患者中成功取42例,1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未成功转上级医院,1例因患者年龄高(91岁),状态差,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取治疗,给予胆道支架内引流治疗,未取。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和指导,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取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十二指肠镜 胆总管结石 配合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当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74,P<0.05)。结论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37-01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腹上区反复疼痛半年于2011年3月1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功能检查无异常,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及包块,

  • 标签: 胰腺疾病 胆石症 胰管结石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患者术前均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癌,术前行CT、MRI检查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选择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除1例发生少量胰液漏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严格掌握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操作规范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于十二指肠手术中接受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实验组中行经胃十二指肠单管造瘘,对照组行传统的多管造瘘。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天,所有患者均造瘘管行十二指肠造影,未发生造影剂外漏,遂通过造瘘管行肠内营养,14天后将造瘘管拔除。随访过程中经消化道钡餐、超声及CT检查,实验组无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术 十二指肠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传统治疗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逐渐开展,包括开腹局部切除、腹腔镜辅助下局部切除及内镜下局部切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预后较胰十二指肠切除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本文就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生物学特性、病理、临床诊断及局部切除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局部切除
  • 简介: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9%~10.1%,我国1990年至1995年13个省5582例胆石症患者中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占28%[1]。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痛苦程度重且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微创外科已逐步成为治疗胆石症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需在全身麻醉下操作,内结石残留率高,常规放置T管,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而十二指肠镜UlOOplus激光碎石可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收治的57例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十二指肠镜激光碎石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

  • 标签: 胆管结石病 碎石术 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加大气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较大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胆总管结石直径≥10mm的患者,分为EST组和SEST+EPLBD组,EST组单纯行乳头切开;SEST+EPLBD组先行EST,切开乳头<5mm,再用相应直径大气囊扩张乳头,然后进行相应的取、碎石操作。两组术后均常规行鼻胆引流管引流3天,并造影复查。比较两组取成功率、取次数、碎石器使用率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ST组40例和SEST+EPLBD组42例,总取成功率分别为95.0%(38/40)和97.6%(41/42),P>0.05,两组总取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一次取成功率分别为;65.0%(26/40)和90.4%(38/4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碎石的使用率分别为40.0%(16/40)和9.5%(4/42),P<0.05;EST组术后并发症10例(术后胰腺炎7例,术后出血2例、胆管炎1例),SEST+EPLBD组术后胰腺炎3例,无出血,胆管炎发生,两组无穿孔、死亡病例,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25.0%和2.3%,P<0.05,差异有统汁学意义。结论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是有效的,相比EST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憩室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气囊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头小切开配合气囊扩张进行胆管取的分析和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的120例患者,进行乳头小切开加气囊扩张治疗外胆管结石,术后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均取得很好疗效,无一例失败。

  • 标签: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发病率低,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0%~45%[1],由于症状不典型,且因十二指肠乳头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我科1998年6月—2004年6月收治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48例,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乳头状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28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全部成功气囊或网篮取24例,机械碎石4例。4例结石直径大于1cm,24例结石直径小于1cm。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EST取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取石术 内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放置胆道支架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探讨64螺旋CT对十二指肠乳头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对象,选取的是在2019年1月到12月这个阶段内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患者,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检查方式,而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64螺旋CT检查方式,对患者乳头的最大横径、形态、强化模式和强化程度等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针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检查和诊断之后,对具体的诊断精准性进行对比。结果:对观察组患者实施64螺旋CT检查方法,在诊断的精准性方面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呈现出十分良好的诊断效果,使患者的相关疾病诊断精准性得到显著提升, P值小于0.05。结论: 针对十二指肠乳头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要综合性考虑,着重从患者的乳头病变部位的最大横径、形态和强化均匀程度等相关方面作为切入点,落实64螺旋CT检查方法,以此进一步提升诊断的质量和效率,然后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分析,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 标签: 64排螺旋CT 十二指肠乳头疾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