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与本质、形式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实体与本质、形式关系研究

张馨瑶

中共内江市委党校  641000

摘要:本文从探讨什么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质问题入手,通过文本分析可知,本质就是出现在事物定义中的东西,是定义的对象。亚里士多德用分析词汇定义的角度讨论了不同于个别实体的诸类复合词不具有本质定义的可能性,以此来证实本质首要的应与个别实体相关。之后亚里士多德又试图把形式、实体和本质联系起来,指出进一步从个别事物的内部结构中考察实体,实际上是第一次开始把形式当作实体来进行讨论,第一次明确地开始论证形式作为本质和第一实体的体现。

关键词:本质 实体 定义 形式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Z 卷中首先的工作就是对可感实体本身进行逻辑分析,从中分析出可感实体作为自身的存在,将它作为偶性的存在以及质料的存在从中排除出去。《形而上学》Z 卷的第 4—6 章所从事的就是将可感实体作为自身的存在与其作为偶性的存在区分开来的工作,它是在对 “是其所是”加以界定下进行的。而第 7—9 章则把可感实体作为自身的存在,也可以说将形式与质料的存在区分开来。下面我将对各章节中关于本质、实体以及形式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考察。

一、本质作为个别实体的定义

你之为你,是由于你本身的东西,不是因为你有教养,你皮肤白而成为你自己,而是因为你的本质和实体。可以说,每一事物之本质就是被看作由于它自身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偶然属性是被排除在本质之外。因为“是文雅的”不与你本身相关,而只是偶性。但是,究竟什么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在具体的分析中并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答案的,比如桌子本身,究竟其白色、平滑等属性是不是本质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不是,因为这些与桌子的定义无关,不关乎桌子本身。换句话说,本质就是出现于事物定义之中的东西,亦即定义的对象。显然,白色的人的本质和白色的本质是不同的,因为当定义“白”的时候用到了对“白的人”的描述或者用“白”来定义“白色的人”是不妥的,这样的定义都是不就其自身而言的。

在分析了究竟什么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以及明确了本质是定义的对象之后,亚里士多德继续追问到:“那什么是个别事物的本质定义呢?” “不出现在定义中的东西,而自身得到说明,即为个别事物所以是的是之定义。”从文本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本质定义中实体优先性的强调,认为本质应首要的与个别实体相关。为了进一步佐证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接下来用分析词汇定义的角度讨论了不同于个别实体的诸类复合词是否具有本质定义的可能性。首先亚里士多德追问了实体加另外某个范畴复合而成的词汇是否有本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就自身而言的事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被定义者自身加到其他事物上。例如,对白是什么下定义时,人们却说出白色的人的定义。另一种则是把其他不是在定义之中的事物增加到被定义者上。例如,想用披风表示白的人,就把披风定义为白的。白色的人固然是白色的,但它的所以是的是却不是作为白色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继续谈到,那么,一个白色的人和一个人究竟哪一个是事物自身呢?作为复合词的“白色的人”,是“白色”和“人”两个不同范畴的组合,它没有表述某物恒久而根本的本性,而只是表示了词汇的结合,这个集合是附带着偶然的相随物而表示这样的本性的,所以它不是就其自身的存在。且“白色”谓述“人”,这样,白色的人就不是“这一个”本身,只有那真正地作为事物自身的实体才是本质,于是亚里士多德完全排除了偶性在实体和本质概念里的存在可能性。

二、形式作为本质和第一实体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个别事物是作为每一事物的本质和首要的实体,本质是与每一个别事物所对等的。但亚里士多德似乎想阐明,除了可感事物外,人们还接受着一个形式,这个形式在根本上与可感事物相区分,比如说因为它不经受一个生成和消灭的过程,并且形式关系到可感事物的本性和实体,也就是说,关系到这个事物根本上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试图把形式、实体和本质联系起来,指出进一步从个别事物的内部结构中考察实体,实际上是第一次开始把形式当作实体来进行讨论,第一次明确地开始论证形式的第一实体地位。接下来,我们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果个别事物可以看作质料和形式的组合物的话,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的本质首先是与个别事物相同一,而后需进一步推进到与形式,即无质料的实体的同一。

在形式与质料的根本关系上,形式是对质料的谓述,也就是将“这一个”和分离的特性赋予质料。即只有当存在着某种以该种方式存在的质料时,它才是质料之所是和其所存在的方式。比如我们说一张桌子是一个可感的个别事物,它的质料比如说是木头,但它之所以为一张确定的桌子,就是因为它还有形式,这形式把没有任何确定性的质料赋形,也就赋予了其功能,使它可以被摆放在某处,作为人们用以当作书桌或饭桌的独立存在物。实际上,在这张桌子被制造的初始,先有木匠的灵魂中一个确定形式,然后木匠把他心中的形式通过生产的过程赋予木材,从而有了一张桌子的生成。这也就是形式支配作用的体现,和它作为实体和本质的作用的体现。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强调了健康由健康而生成,房屋由房屋而生成,实际上是强调了形式和本质在生成始终的重要作用和支配作用,作为医术或建筑术的形式,实际上就是无质料的实体,而这形式亚里士多德在此称为本质,把形式与本质再次等同起来,生成实际上就是把形式赋予质料,从而成为一个质形复合物。

三、结论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什么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质的分析,将本质与个别事物相联系起来,并分析得出了个别事物是每个事物的本质和首要实体,进一步阐明了本质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后又进一步推进到本质与形式即无质料的实体之间的讨论,确立了形式作为本质和第一实体的地位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对本质、实体以及形式的关系做了细致的考察,以此对解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有更深一层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 吕纯山:《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形而上学>ΖΗΛ卷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3] 聂敏里:《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

[4] 大卫.罗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导论》[M],徐开来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第1版

[5] 翁绍军:《<形而上学>论稿》[M],中西书局,2014年3月第1版

[6] Aristotle:《Metaphysics》[M],Translated by W.D.Ross,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7] 聂敏里:《回答一个问题: 什么是形而上学?》[J],《现代哲学》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