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情感:大学生古筝表演的技艺与情感表达研究

/ 2

技术与情感:大学生古筝表演的技艺与情感表达研究

黄敬涵 刘鑫 孙铭潞

黑河学院  黑龙江省黑河市 164300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在古筝表演中技艺与情感表达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古筝技艺的分析,结合情感表达的理论,本文深入研究了技艺对情感表达的影响,以及情感表达如何反过来提升技艺水平。研究发现,技艺的精湛是情感表达的基础,而情感的真实与深刻则能赋予技艺更深层次的内涵。本文还提出了大学生在古筝表演中如何平衡技艺与情感表达的建议,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古筝表演;技艺;情感表达;

引  言: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古筝的表演与学习中来。然而,在追求技艺精湛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使古筝表演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技艺与情感表达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大学生古筝表演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技艺与情感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一、古筝表演技艺的构成与特点

(一)古筝演奏基本技法的熟练掌握

古筝演奏的基本技法是每位学习者必须深入钻研的核心内容。这包括右手的拨弦、挑弦、扫弦等核心动作,以及左手的按弦、滑音等精细技巧。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学习者能够逐渐将这些技法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后续的演奏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理论与乐感的深度培养

音乐理论与乐感的培养是古筝表演技艺不可或缺的部分。学习音乐理论有助于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内涵,从而更好地诠释作品。同时,乐感的培养则需要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想、多感受,逐渐积累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使演奏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三)大学生在古筝技艺学习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大学生来说,古筝技艺的学习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机遇。挑战在于他们需要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平衡学业与古筝练习,这对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古筝技艺的提升也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悟性。然而,大学阶段也是他们学习古筝的黄金时期,因为校园内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氛围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平台。此外,通过古筝学习,大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古筝表演技艺的构成与特点体现在基本技法的熟练掌握、音乐理论与乐感的深度培养以及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等多个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想在古筝表演技艺上取得突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同时也需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二、情感表达在古筝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表达与古筝音乐的内在联系

情感表达与古筝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古筝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魅力不仅在于音色的优美和技法的精湛,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在古筝表演中,情感表达是连接演奏者与听众的桥梁,是传递音乐内涵和感染力的关键。

具体来说,古筝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都是情感表达的载体。演奏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将这些元素与自身的情感相融合,进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画面。当演奏者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音乐中时,古筝音乐便能够超越技巧的限制,成为触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二)情感表达在提升表演艺术性中的作用

情感表达在提升古筝表演的艺术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古筝表演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流露和意境的营造。通过情感表达,演奏者能够赋予音乐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情感表达还能够增强古筝表演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演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时,听众往往能够产生共鸣和共情,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妙。这种情感的共鸣不仅能够提升古筝表演的艺术效果,还能够增强听众对音乐的喜爱和认同。

(三)大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现状与不足

然而,当前大学生在古筝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古筝学习方面的时间有限,他们往往更注重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情感的培养。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演奏时虽然技巧娴熟,但情感表达却显得单薄和生硬。

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体验。他们可能无法深入理解乐曲背后的情感和意境,也无法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这使得他们的演奏虽然技巧过关,但缺乏深度和内涵。

三、技艺与情感表达的相互关系

(一)技艺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在古筝表演中,技艺是情感表达的基础和支撑。没有精湛的技艺,再深厚的情感也难以得到充分的表达。技艺的精湛与否,直接关系到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具体来说,古筝演奏中的每一个技法、每一个动作,都是情感表达的载体。演奏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进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画面。当演奏者掌握了娴熟的技巧,他们就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使音乐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此外,技艺的精湛还能够提升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内涵。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练,演奏者能够逐渐掌握更多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使自己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得心应手。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乐曲中的情感内涵,将其呈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二)情感表达对技艺的促进作用

情感表达不仅依赖于技艺的支撑,同时也对技艺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古筝表演中,情感表达能够激发演奏者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推动他们在技艺上不断突破和创新。

当演奏者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音乐中时,他们会更加专注于演奏,更加投入地表现每一个细节。这种专注和投入会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情感表达也能够让演奏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乐曲的内涵和风格,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演奏的技巧和节奏。

因此,情感表达不仅提升了古筝表演的艺术性,也为演奏者在技艺上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技艺与情感表达的平衡与融合

在古筝表演中,技艺与情感表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优秀的古筝表演,需要技艺与情感表达的完美平衡与融合。

技艺与情感表达的平衡,要求演奏者既要注重技法的精湛,又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他们需要在技巧和情感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映衬。

综上所述,技艺与情感表达在古筝表演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技艺是情感表达的基础和支撑,而情感表达则能够激发演奏者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推动技艺的提升。同时,技艺与情感表达的平衡与融合,是古筝表演达到艺术高峰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古筝表演中,我们应该注重技艺与情感表达的协调发展,力求达到技艺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结语:通过对大学生古筝表演中技艺与情感表达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技艺与情感表达是相辅相成的。精湛的技艺为情感表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情感的真实与深刻则使技艺更具魅力。因此,大学生在古筝表演中应注重技艺与情感表达的平衡与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同时注重情感的培养与表达,使古筝表演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艺术成长,也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静萍.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特色与演奏诠释[J].当代音乐,2024,(03):133-135.

[2]陈文婷.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提高方法[J].大观(论坛),2024,(02):54-56.

[3]李奕兰.高校古筝教学的新生态:技法与文化教育并重[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6):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