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外科干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的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703例脊柱转移瘤住院手术患者资料,男395例(56.19%,395/703),女308例(43.81%,308/703);年龄(58.14±11.46)岁(范围13~84岁)。手术类型按照侵袭程度和肿瘤切除彻底性分为:微创手术、减压手术、分离手术、分块切除手术及整块切除手术。其中微创手术89例(12.66%),减压手术96例(13.66%),分离手术303例(43.10%),分块切除手术182例(25.89%),椎体整块切除手术33例(4.69%)。分析随年代的不同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的演变规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手术方式决策的相关因素。结果703例的男女比为1.28∶1。39.54%的患者(278/703)单节段受累,24.04%的患者(169/703)为双节段转移,36.42%的患者(256/703)为多节段转移。原发肿瘤类型:最常见的为肺癌(34.57%,243/703),其次为乳腺癌(8.25%,58/703)、骨髓瘤(8.11%,57/703)、胃肠道肿瘤(6.82%,48/703)、肾恶性肿瘤(6.40%,45/703)。2007年至2018年12年中不同年龄、性别、原发肿瘤来源构成百分比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年龄=14.01,P年龄=0.233;χ2性别=35.73,P性别=0.341;χ2原发肿瘤类型=120.09,P原发肿瘤类型=0.074)。骶尾椎转移患者百分比由2008年20.00%下降至2017年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05);多节段转移患者百分比由2008年26.67%上升至2017年5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07)。微创手术患者百分比由2007年25.00%下降至2018年5.88%,分块切除手术患者百分比由2008年53.33%下降至2018年10.29%,两种手术方式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微创手术=1.46,P微创手术=0.026;χ2分块切除=19.56,P分块切除<0.001);分离手术患者百分比由2008年13.33%上升至2018年64.71%,整块切除手术患者百分比由2007年0上升至2018年10.29%,两种手术方式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离手术=27.09,P分离手术<0.001;χ2整块切除=4.16,P整块切除=0.04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转移部位、转移节段数量、椎体病理性骨折、Frankel分级、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是影响手术决策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随年代不同,手术侵袭性和彻底性在增加,表现为分离手术和椎体整块切除手术患者百分比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龄、转移部位、转移节段数量、椎体病理性骨折、Frankel分级、SINS评分和VAS评分是影响手术决策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脊柱疾病 肿瘤转移 多中心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英格兰脊柱转移瘤评分系统(New England spinal metastasis score,NESMS)对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多中心收治的脊柱转移瘤住院患者179例,男108例(60.3%)、女71例(39.7%);年龄(59.79±10.88)岁(范围27~84岁)。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原发肿瘤类型、脊柱转移部位和节段、椎体病理骨折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身体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the 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改良Bauer评分及NESMS评分、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评价NESMS评分、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对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并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果61~75岁年龄段脊柱转移瘤构成比最高(45.3%,81/179);原发肿瘤类型中肺癌最多见(46.9%,84/179);40.8%(73/179)的病例有脊柱多发转移,单发转移患者中胸椎受累比例最高(26.3%,47/179);28.5%(51/179)合并内脏转移,52.0%(93/179)合并脊柱外骨转移,31.3%(56/179)存在受累椎体病理性骨折。114例接受手术治疗(63.69%),确诊后3、6、12个月死亡率分别为22.4%(40/179)、51.4%(92/179)、77.1%(138/179)。NESMS评分0~3分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8、10个月,生存期分别为(3.60±2.10)、(6.77±3.39)、(9.69±5.71)和(10.53±6.25)个月;1年内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00%(13/13)、87.5%(42/48)、71.6%(63/88)和66.7%(20/30)。NESMS评分、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预测所有患者生存期的C指数分别为0.63、0.58和0.55;对脊柱转移瘤患者3个月(AUC=1.00,0.63,0.42)、6个月(AUC=0.71,0.63,0.45)生存期预测准确度,NESMS评分优于Tomita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预测12个月生存期时Tomita评分准确度优于NESMS评分及改良Tokuhashi评分(AUC=0.66,0.61,0.3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生长速度、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白蛋白水平及接受手术治疗是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NESMS评分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生存的一致性和准确度优于Tomita评分和改良Tokuhashi评分,尤其在预测3和6个月生存期方面更具优势;原发肿瘤生长速度、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白蛋白水平及接受手术治疗是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脊柱疾病 肿瘤转移 多中心研究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宋帅 吴苏稼 王臻 张伟滨 胡永成 张国川 姚阳 王文剑 于秀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骨病科,济南 250000 ,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南京 210000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肿瘤科,西安 130022 ,上海瑞金医院骨科 200025 ,天津医院骨肿瘤科 30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肿瘤科,石家庄 050051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 20023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骨病科,济南 2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肢体骨肉瘤患儿(≤14岁)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7年10月国内7家骨肿瘤治疗中心收治的14岁以下肢体骨肉瘤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其一般资料、外科分期、术前有无穿刺活检、化疗方案、化疗次数、手术方式、复发转移及生存预后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预后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的生存预后分析。结果肢体骨肉瘤患儿共147例,男73例,女74例。肢体骨肉瘤患儿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53%,中位总生存时间103个月(95%CI:92.8~128.5),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6%、38%,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33个月(95%CI:71.9~104.3)。膝关节周围:123例,膝关节以外:24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Ⅱ期139例,Ⅲ期8例。其中应用保肢术128例,截肢术19例。规范化疗组78例,非规范化疗组69例,规范化疗组与非规范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43.8%;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2%、31.6%。无复发转移的有75例,单纯复发13例,单纯转移41例,多发转移(包括复发伴转移)18例,其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1.3%、21.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化疗、Enneking外科分期、术后辅助化疗次数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肢体骨肉瘤患儿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而性别、部位、手术方式及化疗方案中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不是影响患儿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化疗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肢体骨肉瘤患儿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规范的进行辅助化疗、有效的控制复发和转移可以提高肢体骨肉瘤患儿(≤14岁)的生存率,改善患儿的预后,化疗的不规范及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

  • 标签: 骨肉瘤 肢体 儿童 多中心研究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管理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是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使得施工管理难以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其原因为:施工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建筑整体质量,确保各项工程可以安全施工。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分析,意在促进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 标签: 建筑施工管理 绿色建筑 建筑企业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工民建施工规模日益扩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制约和影响,建设的墙体出现裂缝问题,如果墙体裂缝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令未来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建筑的坍塌,所以对待墙体裂缝问题一定不能忽视,施工单位更加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尽量防止墙体裂缝的产生。基于此,本文针对工民建施工中的墙体裂缝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工民建施工 墙体裂缝 防止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肺结核患者强调健康保健知识培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位肺结核非住院治疗病患,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在我院强调保健知识培训。对比两组患者对肺结核自我控制依从程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定期复诊、科学服药、作息规律、饮食均衡、康复锻炼五方面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心理评分、生理评分、独立性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总自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环境评分与精神信仰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疾控中心强调对肺结核患者的保健知识培训,有利于患者更深层次了解肺结核自我护理方案以及重点,对疾病的控制意义重大。

  • 标签: 肺结核 疾控中心 健康培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中疾控中心的作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询以及工作经验总结的方式探讨疾控中心在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体现以及事件处理常规措施。结果疾控中心的作用体现在疾病的宣传、预防以及多部门协调合作上。处理措施上,首先应确保疫情准确接报并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到达现场后合理处理并对事件报告跟踪,现场取样检测后调整事件处理方案并进行阶段性报告总结。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控中心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必须了解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在事件发生后有条不紊的处理。

  • 标签: 突发事件 疾控中心 作用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传染病属于一种具有传播性及流行性的疾病,不仅能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还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阻碍。由于传染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传播,以及高病死率等特点,使其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现下,我国只有做到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加强,才能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得到保障。然而,防治管理工作期间,因其机制和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我国管理工作伴有较多问题。针对此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给予及时解决及处理非常重要,避免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做如下综述。

  • 标签: 应对策略 防止体系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