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磁悬浮驱动原理自制的肝移植静脉-静脉转流(VVB)装置的性能。方法实验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实验动物为8头巴马小型猪,在阻断其肝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后,行肝门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的转流,根据应用的转流装置不同将动物分为两组,A组(n=5)使用自制静脉转流装置,B组(n=3)使用进口静脉转流装置。比较两组动物在血管阻断前、血管阻断时、VVB开始后30 min、60 min、90 min和血管开放后30 min共6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动物的血液相容性指标、肠损伤指标、肾损伤指标及内环境指标在各时点的变化情况。两组间非重复测量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重复测量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种装置在转流期间,静脉引流均较充分,主要表现为巴马小型猪的肠管颜色红润、蠕动正常,尿量正常。两组间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损伤指标、肠损伤指标、肾损伤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及内环境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A组和B组转流结束肝血管开放后30 min各项指标如下:平均动脉压为(71.0±7.7)mmHg(1 mmHg=0.133 kPa)和(74.0±8.7)mmHg,中心静脉压为(7.0±1.4)cmH2O(1 cmH2O=0.098 kPa)和(7.7±0.6)cmH2O,心率为(131±10)次/min和(132±8)次/min;红细胞计数为(6.43±0.89)×1012/L和(6.32±0.58)×1012/L,血红蛋白为(108.4±5.9)g/L和(110.0±3.5)g/L,游离血红蛋白为(78.28±3.96)mg/L和(78.08±4.54)mg/L;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为(2.27±0.49)μg/L和(2.40±0.78)μg/L;肌酐为(68.30±9.77)μmol/L和(79.90±26.91)μmol/L,尿素氮为(3.94±1.39)mmol/L和(3.45±0.65)mmol/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为(4.02±0.53)μg/L 和(3.86±0.23)μg/L;pH值为7.27±0.04和7.23±0.03,乳酸为(6.18±2.62)mmol/L和(4.30±0.50)mmol/L,Na+为(136.3±3.0)mmol/L和(137.6±1.6)mmol/L,K+为(3.89±0.42)mmol/L和(3.98±0.17)mmol/L,Ca2+为(1.40±0.03)mmol/L和(1.40±0.04)mmol/L;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自制便携式静脉转流装置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巴马小型猪的VVB,且可达到与进口装置相似的性能。

  • 标签: 肝移植 动物,实验 静脉转流装置 临床前试验 性能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铁死亡基因(FRGs)和肝癌预后的关系,构建FRGs的肝癌预后评估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下载肝癌的转录组及临床数据,应用R和Per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TCGA肝癌数据集中,采用Wilcoxon检验获取肝癌和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FRGs,单因素Cox回归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分析挑选与生存相关的基因并构建肝癌预后模型。根据模型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评分两组,Wilcoxon检验获取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探究预后差异的可能机制。在ICGC肝癌数据集中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生存数据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独立t检验比较高低评分组间的免疫细胞浸润。结果对比肝癌和癌旁组织,从292个FRGs中,筛选8个(AURKA、LOX、FOXM1、G6PD、MAPT、SLC7A11、NQO1和STMN1)与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OS)显著相关,基于此构建了肝癌预后评估模型。高评分组患者OS明显短于低评分组患者(3.148年比5.838年,χ2=15.307,P<0.01),且模型[风险比(HR)=3.02,95%可信区间(CI):2.15~4.23,P<0.05]能独立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级及分期,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模型预测患者1,2,3年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在测试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794,0.726,0.691和0.740,0.772,0.766。模型的高低评分组间DEGs的GO富集主要与免疫功能相关;KEGG分析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ssGSEA分析提示高评分组高于低评分组的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有树突状细胞(DC,0.627比0.602,t=-4.522,P<0.01)、巨噬细胞(0.753比0.727,t=-4.944,P<0.01)、Th2细胞(0.537比0.506,t=-3.733,P<0.01),Treg细胞(0.777比0.766,t=-4.719,P<0.01),而高评分组低于低评分组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有NK细胞(0.510比0.544,t=4.121,P<0.01);在免疫功能中,高评分组的免疫检查点(0.656比0.641,t=-2.880,P<0.01)及HLA-Ⅰ类抗原(0.978比0.973,t=-4.382,P<0.01)高于低评分组。结论FRGs预后评估模型可独立预测肝癌患者预后,其可能机制是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

  • 标签: 铁死亡基因 肝癌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单纯大鼠喂药模型及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观察卡培他滨(CAP)的免疫抑制效应。方法建立单纯大鼠喂药模型,选取18只成年清洁级雄性BN大鼠,数字随机分为CON组、CAP节拍剂量组(MET组)和CAP足量剂量组(MTD组)。于喂药前、喂药后第7 d、14 d和21 d,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ELISA检测IL-2和IFN-γ浓度。建立20对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数字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他克莫司单药组(B组)、他克莫司+节拍剂量CAP组(C组)和他克莫司+足量剂量CAP组(D组)。术后7 d处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ELISA检测IL-2和IFN-γ浓度,HE染色观察移植肝病理变化。结果单纯大鼠喂药模型中,与CON组相比,在14 d、21 d时,MET组和MTD组中T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和IFN-γ于给药7 d、14 d和21 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排斥模型中,与A、B组相比,术后7 d时,C组和D组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降低,RAI指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可降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细胞数目,并抑制IL-2和IFN-γ的分泌,具有免疫抑制效应。卡培他滨联用他克莫司可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强度,预示卡培他滨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抗肿瘤效应的免疫抑制剂,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肝移植 卡培他滨 免疫抑制效应 T淋巴细胞 实验观察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肝癌中心液化坏死可产生发热症状,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酷似肝脓肿,易误诊误治。肝脓肿是肝脏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在脓肿形成早期常规超声、影像学等表现往往不典型,难与肝癌鉴别。现介绍1例以腹胀就诊的肝硬化合并肝脓肿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可疑肝癌的病例。通过肝病多学科团队协作讨论,明确诊疗方案并随访整个病情的演进过程,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模式。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肝脓肿 多学科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