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8个毒蘑菇菌株培养特性及生理习性研究,描述其培养特性,确定其生长所需最适温度、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以及最适pH值.8菌株为:鳞柄白鹅膏(Amanitavirosa)、细鳞环柄菇(Leoiotaclypelolaria)、缄白乳菇(Lactariusvellereus)、鹅膏菌(Amanitasp.)、厚环鹅膏(Amanitapachycolea)、珊瑚菌(Ramariaephemeroderma)、白霜杯伞(Clitocybedealbata)、冠状环柄菇(Lepiotacristata).

  • 标签: 毒蘑菇 培养特性 生理学习性
  • 简介:大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truncatum)严重危害大豆病害之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该病苗期可引起大豆死苗,成株期可危害茎秆、豆荚,导致大豆产量下降、品质变劣。近年来,该病安徽省大豆,特别是菜用大豆(毛豆)危害日趋严重,般病荚率为10%~20%,重病田病荚率可达50%以上。关于大豆炭疽病发生和防治以及品种对病原菌抗性已有少量研究,但有关大豆炭疽菌营养生理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在对安徽省大豆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基础,对不同碳源和氮源营养对大豆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大豆炭疽病相关研究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大豆产量 炭疽病菌 营养生理 生理研究 品质变劣 菜用大豆
  • 简介:文献报道从冬虫夏草(Cs)同时检出蝙蝠蛾拟青霉(Ph)、中华被毛孢(Hs)和冬虫夏草菌(Os)多个基因型;Cs成熟伴有化学成分改变和僵虫体Hs竞争性菌落形成能力下降。同时检验Cs成熟过程Os突变基因型生物量变化。应用Southern杂交检验发现:Cs成熟伴有Ph和2组Os基因型生物量显著增加。Os突变基因型ITS片段EcoRⅠ酶切位点缺失。Southern检验发现:未成熟Cs,AT偏倚型菌子座rDNA生物量占绝对优势,僵虫体几乎没有;而GC偏倚型菌则相反。随着Cs成熟,AT型菌僵虫体中大量增加;GC型菌子座逐渐增加,但正向和逆向排列GC型菌总量远低于AT型。研究结果表明:Cs成熟伴有Ph和Os菌显著增加和几个Os突变基因型菌Cs子座和僵虫体差异表达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Cs子座萌发和成熟至关重要,为Cs无性世代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 标签: 冬虫夏草 子座 僵虫体 冬虫夏草菌 突变基因型的差异表达 核糖体DNA生物量
  • 简介:羊草天然草原重要物种,对草原环境改善具有不可代替重要性。羊草具有耐旱、耐盐碱、抗虫和高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与其体内内生真菌直接关系。文中从内生真菌起源、生物学特性、与共生植物作用及羊草内生真菌研究方面综述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并就羊草内生真菌及其生理活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对未来羊草内生真菌研究进行展望。

  • 标签: 内生真菌 羊草 生理作用
  • 简介:通过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致病突变体B1233步研究,分离了被突变致病相关基因foABC1,同源性分析及保守结构预测该基因编码类ABC转运蛋白,其功能可能同稻瘟病菌ABC转运蛋白样,负责真菌毒素泵出,或是像其他真菌ABC转运蛋白,病原菌侵染寄主植物时能忍耐植物因防卫反应所释放植保素或抗毒素类物质。

  • 标签: 香蕉枯萎病菌 致病相关基因 foABC1
  • 简介:进行区级精品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编著工作同时,开展《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网站开发设计,提出了网站设计思路及网站建设方法,并就其测试效果及性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程网站 网站建设 网站设计
  • 简介:对具有北美东部和亚洲东部近缘生物地理学关系大型地衣种类进行系统发育检测较少。笔者获得了石耳科8个种10个样本nrDNAITS完整序列,并对本科分布具有重要意义4个种生物地理学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细胞核核糖体DNA变异性较强ITS段碱基序列比较分析,支持放射盘石耳(Umbilicariamuehlenbergii)、宾州疱脐衣(Lasalliapennsylvanica)为同种型间断分布,美味石耳(U.escu-lenta)和大叶石耳(U.mammulata)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分化程度,为异种型间断分布。地理学分析显示该两种石耳分化可能由于太平洋扩展和隔离所造成结果。同种型间断分布种类不同地区样本之间差异较小。推测不同类型间断分布种类分化时间,美味石耳与大叶石耳分化发生在中新世(23~5.33Mya)中期,白令海峡形成期间。

  • 标签: 生物地理学 间断分布 石耳属 疱脐衣属 地衣
  • 简介:Appropriatelyforamanwhosenameissocloselyassociatedwithaquaticfungi,JohnWebsterfirstcamemywayunderwater.Iquiteliterallybumpedintohimwhenhewasalargesemi-submergedobjectbarringmywayacrosstheswimmingpoolofahallofresidenceattheUniversityofSouthFlorida,Tampa.WewereboththereasdelegatestotheSec-

  • 标签: 约翰·韦伯斯特 植物病理学 个人 职业
  • 简介:文献报道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本研究检测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真菌及其DNA冬虫夏草共存,同时检测2个真菌冬虫夏草成熟过程竞争增殖力。应用色谱法和质谱法检测冬虫夏草及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化学成分指纹谱。冬虫夏草检测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活菌,虫体和子座检测到这两个真菌DNA。从子座露出地表后,冬虫夏草成熟伴有蛋白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指纹谱动态变化,中国被毛孢竞争增殖力下降(P〈0.001)。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化学成分指纹谱均不能与冬虫夏草成分完全重叠,与中国被毛孢相比。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与冬虫夏草指纹谱更相似。结论:中药冬虫夏草成熟伴有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真菌共存于虫体和子座,也伴有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变化和中国被毛孢竞争增殖力下降。

  • 标签: 冬虫夏草 蝙蝠蛾拟青霉 中国被毛孢 竞争增殖力 真菌DNA分子共存
  • 简介:主要介绍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研究领域、面临挑战以及生物信息学菌物研究应用成果.分析生物信息学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研究和开发建议.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数据库 菌物学
  • 简介:报道广东和海南红树林湿地真菌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红树林淤泥中分离出篮状菌Talaromyceshelicus(Raper&Fennell)C.R.Benj,采自海洋腐木海生双室孢腔菌BiatriosporamarinaK.D.Hyde&Borse以及内生拟内黑盘壳菌EndomelanconiopsisendophyticaE.I.Rojas&Samuels,并对真菌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标本保存于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实验室(HMGDOU)。

  • 标签: 红树林湿地真菌 形态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文中综述核糖体基因在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应用现状,并就目前黏菌分子系统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黏菌 分子系统学 核糖体DNA
  • 简介: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真伪,对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鉴定。

  • 标签: 白灵菇 ITS-RFLP 种质资源 鉴定
  • 简介:对采自我国6省18市(县)蔬菜根茎样本进行了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镰孢菌10个种。其中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为优势菌,占镰孢菌总量73.42%,其他种类镰孢菌为锐顶镰孢(F.acuminatum)、弯角镰孢(F.camptoceras)、蓝色镰孢(F.coeruleum)、木贼镰孢(F.equiseti)、砖红镰孢(F.lateri-tium)、芬芳镰孢(F.redolens)、半裸镰孢(F.semitectum)、腐皮镰孢(F.solani)和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初步明确我国部分地区蔬菜根茎镰孢菌种类及优势种群,为我国蔬菜镰孢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蔬菜 真菌 分类 镰孢菌
  • 简介:分析原有食用菌实验教学可能存在问题,提出食用菌科学试验课程任务,陈述食用菌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具体内容和方法,讨论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目的意义。

  • 标签: 试验设计 统计学方法 回归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
  • 简介:根据GenBank上报道内生真菌Neotyphodiumcoenophialum和N.loliiNc25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FM1/R1和F3/R652,建立了套适合于从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检测内生真菌N.coenophialum和N.lolii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

  • 标签: 高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 内生真菌 分子检测
  • 简介: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采集43份玉米病穗共分离获得327株镰孢菌,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属于7个种,其分离频率分别为半裸镰孢菌(Fusariumsemitectum)37.77%,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3.51%,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3.57%,克鲁克威尔镰孢菌(F.crookwellense)1.83%,茄病镰孢菌(F.solani)0.19%,木贼镰孢菌(F.equiseti)0.26%和弯角镰孢菌(F.camptoceras)1.48%。半裸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为优势菌群。

  • 标签: 玉米穗腐病 镰孢菌 菌落形态
  • 简介:镰刀菌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研究技术上有新突破,使镰刀菌属种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发展,尤其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种类.我国,从谷类粮食、饲料中检出镰刀菌毒素现象屡有报道,我们对镰刀菌属种以及产生这些毒素菌种(菌株)认识还有待进步加强.

  • 标签: 分类系统 形态学种的概念 系统发育学种的概念
  • 简介:为了研究黏菌孢囊形成过程显微结构变化,文中探讨了番红-固绿和铁帆-苏木精染色条件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孢囊不同发育阶段显微结构差异显示效果。结果表明:幼孢囊中原质团有种水平割裂,大割裂和微割裂,这些割裂和孢丝及孢子形成有关;全白绒泡菌囊轴表现和孢囊柄不状态和染色结果;番红-固绿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孢囊形成前期原质团被染成淡红色,可以分辨出大量游离存在细胞核;孢囊壁及囊轴被染成绿色,孢子灰绿色;全白绒泡菌原质团被染成绿色,初期可见较厚孢囊壁,囊轴绿色。铁帆-苏木精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原质团均被染成灰色,囊壁不明显,成熟孢子发生皱缩。

  • 标签: 黏菌 原质团 孢囊 番红-固绿 铁帆-苏木精
  • 简介:真菌自然界物质循环与降解等生态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约90%真菌种类仍然未知,且大部分难于分离和培养.因此核酸杂交;核酸序列分析;DNA指纹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真菌分类、鉴定、种群结构、群落多样性研究.本文综述这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真菌生态学研究应用现状.

  • 标签: 真菌生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 DNA指纹分析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