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时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结果有11%的患者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有63.6%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有36.4%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过敏;患者的性别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而患者的体质、输血次数、血液制品品种均对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需要重视临床上出现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进行一定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非溶血性 输血反应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病程第1天,7天及3月)、并与60例健康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从病程第1即升高(P<0.01),至第7天达高峰,以后降低;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结论血清CRP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免疫比浊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治疗起到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急性创伤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详细记录护理过程中创伤患者各种情况数据,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行为状况和身心治愈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护理干预在急性创伤早期患者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创伤患者 常规护理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入院治疗的175例AAD患者、1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疾病对照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148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对象的血清SAA和CRP水平,并收集、分析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和CRP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结果AAD患者组SAA和CRP水平[(165.7±7.4)mg/L、(76.0±4.0)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5±0.4)mg/L、(3.9±0.2)mg/L]和疾病对照组[(27.2±1.3)mg/L、(9.4±3.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超过60岁的AAD患者的SAA和CRP降低[(150.6±12.7)mg/L、(73.9±7.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超过6 h的高危疼痛特征的AAD患者的SA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A与CRP呈正相关(r= 0.053 4,P<0.05),ROC分析提示SAA和CRP水平与AAD风险独立相关(P=0.001),其中SAA诊断AAD疾病的ROC曲线显示A型主动脉夹层(TAAD)和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AUC分别为0.997和0.995 (均P<0.001);CRP诊断AAD疾病的ROC曲线显示TAAD和TBAD的AUC分别为0.998和0.991 (均P<0.001)。SAA和CR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75.17 mg/L和72.96 mg/L。结论SAA和CRP水平升高对AA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SAA联合CRP有望作为辅助诊断AAD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急性主动脉夹层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2.5%)溶血试验,考察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指导原则,采用常规体外试管法进行试验;结果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2.5%)各试管内血球分层明显,未见溶血现象;

  • 标签: 腹膜透析液 溶血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60例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结果生化检验依据。60例患者均抽取10mL空腹静脉血,放在两个试管中,人为溶血的作为观察组,未溶血试管作为对照组。针对未溶血标本、溶血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溶血标本的静脉尿酸、总蛋白、肌酐等指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溶血将对生化检验中的各项指标结果造成严重干扰,容易使临床诊断出现误诊、漏诊,应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结果 干扰和影响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具体由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科以及临床医生组成三级监测程序,医护人员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输血人次为21053,共计75256U血液成分输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为7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在输血反应类型中1类反应13例,第二类反应56例,第三类1例。结论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可以更为直观的查看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有效进行预防,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发展,ADR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通过加强ADR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提高疗效,降低ADR带来的危害。本文对我院上报的10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