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心学发展至晚明时期已产生诸多流弊,使得良心之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为纠其流弊,严厉批判阳明"四句教"与龙溪"四无说"。然而,刘蕺哲学体系明确提出并详细阐发了心体"无善而至善"思想,并作为其心性理论的基础,其心体理论在儒学思想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大贡献。

  • 标签: 刘蕺山 无善 至善 本体 工夫
  • 简介:"古今之争"在传统中国儒家观念中是指三代与其后的时代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在古今优劣问题上,王船作为一名仍属于宋明道学范畴的儒者,固然承继北宋以来"回向三代"的传统,但又有创见,认为三代以后也有践行"仁义之道"者,如汉光武帝、唐太祖、宋太祖。其次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在如何效法三代的问题上,船认为后世效法三代正确的做法是效法三代先王之德和先王之道,而不是因时而设的三代之法(政)。可以说,王船在古今问题上的思考方式对当代思考传统与现代之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王船山 三代 古今之争 井田 先王之德 先王之道法
  • 简介:数年前,周兄就与我说准备写回忆录了,我虽然在口头上表示支持与赞赏,但内心并不看好。我总认为目前还不是写回忆录的时候,首先尽管我们已年届70(周兄还年轻我两岁),但似乎当下还在忙于工作,一生的事业还没有走到尽头,我总觉得写回忆录那是工作完全搁下以后的事;其次更重要的是写回忆录就是要对自己一生所走过的路加以梳理和总结,但我总感到自己对自己所经历的事还缺乏确当的评判,而就是已有了一些想法,当今还不能做到"畅所欲言"。

  • 标签: 中国逻辑史 道家文化 儒家文化 甘祖昌 相信自己 过人之处
  • 简介:郑玉的《春秋》诠释以“圣人未修之《春秋》”与“圣人已修之《春秋》”的区分为基础,批评杜预、孔颖达等对《春秋》命名的界说,肯认《春秋》是经非史,客观上构成对朱熹等人所持以史视《春秋》观点的反动。杜预、孔颖达及公羊学家们所持感麟作经故经止获麟的说法,是就《春秋》之形式而言,《春秋》实质上终于黄池之会。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为《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为《春秋》旨归。在解经方法上,基于对《春秋》经史性质的界定,在以往经学家那里相为扞格的解经方法,在他那里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 标签: 《春秋》 阙疑 郑玉
  • 简介:在中国哲学领域,杨国荣已然确立自己作为卓越学者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对西方哲学的熟稔与把握常令我们这些以西方哲学研究为主业者汗颜。在中西哲学两种传统方面所拥有的坚实功底为其从事哲学比较提供了独特视角。他最近的著作《存在之维: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即是一本比较哲学的杰作。

  • 标签: 形上学 形而上 杨国荣 学时 西方哲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