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以往的研究认为儿童要到5、6岁才能进行推理,而本文作者在对一个婴儿进行追踪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约从2岁起,婴儿的认知活动中就有类似推理的东西出现。于是通过分析推理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一语言入手,并运用逻辑学上的推理法则检验婴儿的思维活动,证明2—3岁的婴儿能在有限的、熟悉的范围内理解和运用日常概念进行判断推理。

  • 标签: 教育方法 推理法 思维活动 证明 熟悉 探索
  • 简介:以241名2—8年级儿童为被试,运用情境故事探索儿童责任心发展的特点。结果显示:(1)责任心的认知判断与行为倾向一致性较低;行为倾向与情感体验一致性较高;(2)责任心归因可以分为权威取向、自我取向、认可取向、成本取向、原则取向5种;(3)随着年级升高,自我和社会责任心归因中权威取向比例下降.原则取向比例上升;环境责任心归因中成本取向比例下降,原则取向比例上升;(4)责任心的成本取向似乎与现今的社会转型有关,是以往研究所没有的。

  • 标签: 自我责任心 社会责任心 环境责任心 归因 成本取向
  • 简介:2-3.5岁是婴儿成长到幼儿的重要发展转折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及言语能力的发展萌芽期。研究通过测查北京市81名2-3.5岁儿童在固定盒子任务、搭积木任务、A非B任务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上的表现,探究了该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各成分间的内部关系、以及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2-3.5岁期间,除认知灵活性外,儿童的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均快速发展,其中,2.5岁前后是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的重要发展时期;(2)在2-3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工作记忆之间相关密切,在3-3.5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的相关密切,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内部成分关系的重要发展转折期;(3)在2-3.5岁期间,儿童言语能力呈现快速发展,并且言语能力对该年龄段执行功能各成分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同言语能力的儿童在执行功能各成分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执行功能 言语能力 2-3.5岁儿童
  • 简介:本研究采用标准化量表,对1085名-6岁儿童的气质特点与其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气质的活动水平、注意分散程度、心境、活动强度、活动阈限及适应性等方面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各个方面均有显著相关,表明儿童气质与母亲抚养困难关系密切;()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母亲抚养困难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困难型儿童和敏感-退缩型儿童的母亲抚养困难程度显著高于容易型儿童的母亲;(3)气质类型不同的儿童其母亲在抚养困难各具体感受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儿童 气质特点 母亲 抚养困难
  • 简介: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对某普通小学的123名2~4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应用题测验,以考察数学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解决比较应用题时表征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2~4年级儿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应用题上看,学优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差生较多地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2)除学差女生的解题正确率低于学差男生的正确率,学差女生自我报告中直接转换策略的使用多于学差男生外,在其它方面,性别差异并不显著;(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优生在使用问题模型策略上越来越成熟,学差生并没有学会使用更加有效的问题模型表征策略,仍然停留在直接转换策略上,但他们在关于策略使用的认识上有所提高.

  • 标签: 学优生 差生 策略 数学应用题 年级 女生
  • 简介:旨在考察父亲养育、儿童气质与其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让355名2岁儿童的父亲报告自身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父亲越严厉,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越多;父亲越鼓励成就与独立,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社会能力越好;(2)儿童抑制控制能力越高,其社会能力越好;儿童越害羞,其内隐问题行为越多;(3)父亲严厉与儿童外显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随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不同而不同;父亲鼓励社交与保护与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随儿童交际性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父亲养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随着儿童气质的不同而不同。

  • 标签: 父亲 养育方式 气质 社会性发展
  • 简介:采用实验室行为观察法考察了114名2~11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儿童的自我控制在2岁到4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在4~11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2)女孩在2岁、4岁、7岁和11岁时的自我控制均显著高于男孩。(3)从2岁到11岁,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存在差异。对于女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4岁与7岁、11岁之间以及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均无显著差异;对于男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7岁时显著低于4岁,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儿童 自我控制 稳定性 性别差异
  • 简介:2岁儿童为被试,探讨其在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岁儿童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2岁儿童已能使用一定的延迟策略,包括问题解决、分心、寻求安慰、消极等待、寻求他人帮助、回避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分心策略;(3)不同的策略对延迟时间有着不同的影响;(4)儿童对策略的使用不会因延迟满足情境的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

  • 标签: 自我控制能力 情境 问题解决 策略 个体差异 关键词
  • 简介:本研究采用陌生实验室的录像观察考察了中国2-7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并且采用教师评价量表报告了儿童7岁时的学校适应,采用父母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测查儿童7岁时的问题行为,从而考察了儿童2—7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时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儿童2岁时,共有208名儿童参加了这项追踪研究,4岁时,由于被试拒绝参加、搬家或失约,共有176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的录像观察。7岁时,共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实验和学校教师的评价,并且父母对7岁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报告。同时参加2、4、7岁研究的儿童为66人,其中男孩为28人,女孩38人。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表朋: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学习问题越少;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攻击行为越少,挫折耐受力、任务定向能力越强,但同时抑郁问题也越多。而7岁时的抑制性可以边缘显著地预测儿童7岁时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即7岁时抑制性水平越高,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越多。而且,本研究还发现女孩7岁的抑制性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和果断的社交技能越差。男孩2岁的抑制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越强;男孩7岁时抑制水平越高,攻击行为越多。

  • 标签: 行为抑制性 学校适应 问题行为 儿童
  • 简介:以28名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者和28名汉语母语者为被试,运用眼动技术,阐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句子加工机制。研究发现:在句法歧义结构加工过程中,语义和语境在早期加工阶段即时起作用,符合句子加工理论中的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在本实验中,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接近汉语母语者水平,其L2句子晚期加工也与汉语母语者趋于一致,符合L2句子加工的会聚假设。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汉语句子加工是限制性并行的,符合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

  • 标签: L2句子加工 眼动研究 句法歧义
  • 简介:2013年11月21—26日,在天津武清区腾龙职业培训学院暨东方工商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五期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班。来自贵州、四川、青海、北京及天津等数十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趔镥了著名学者吕承谕和颜浩分别讲授了催眠和沙盘技术

  • 标签: 技能培训班 技术 催眠 沙盘 心理咨询师 职业培训学院
  • 简介:沃皮(Wolpe)将行为治疗定义为,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为此,在治疗中,其目标只能是不良行为本身,不应假设也不能探索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的东西。但是,对行为的直接治疗,并不拒绝承认求助者的内在认知和情感活动,因为在这一派别的行为治疗家眼中,它们也是行为,

  • 标签: 行为疗法 咨询技术 不良行为习惯 行为治疗 学习原则 情感活动
  • 简介:一、现代主流心理咨询技术现代主流心理咨询主要是以心理与行为为其取向,配合精神医学的知识和观点,针对心理问题施予咨询与治疗。是注重科学性的、实验性的学理,并经由各种心理学的技巧,包括支持、领悟、行为更改而促使心情与行为的改变。其最终目的在改善生活上的适应,对情节的处理,并提高适应的成熟性。

  • 标签: 心理咨询技术 精神医学 心理问题 行为 科学性 实验性
  • 简介:20多年来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及其近十多年来的应用实践表明:它对各类疑难案件的调查审理,具有显著的作用,是刑事以及民事案件调查审理的一项新型技术手段,在各类疑难案件的调查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为我国司法实践领域所重视。然而,应当看到,目前这项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亟需采取科学而慎重的态度,

  • 标签: 心理测试技术 应用 案件调查 疑难案件 司法实践 审理
  • 简介:人的话音已经不再只是用于机内相互对话和空对地通讯。先进的言语技术,特别是话音识别与话音合成,正在被认为是对当今飞行员负荷日益增加问题的有效解决。此技术的应用仅限于它的发展水平。"话音"功能有:言语告警,言语威胁与引导信息,话音传递与系统功能的话音控制。对这些我们必须从"听觉界面"上进行系统地工效学处理。

  • 标签: 言语技术 话音识别 话音合成
  • 简介:本文对西方、苏联和我国有关技术培训心理学研究的改革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据此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员工培训心理学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新领域,不同的心理学分支的学者们纷纷参与研究,目前,研究者们注重方法学的探讨,并特别关注对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的研究,此外,由于国际技术交流的发展,跨文化培训的比较研究亦引起各国学者的兴趣,最后,笔者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技术培训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设想.

  • 标签: 心理学研究 技术培训 心理学家 员工培训 培训心理学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发展和人类学习过程认识的发展,考察了新技术应用对于教育的影响和挑战,并从小学、初中等层次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根据认知心理和学习理论的原则,提出大学教育对于促进新知识获得和教学程序设计效果的作用。

  • 标签: 新技术 教育者 教育技术 教学程序 教育目标 大学
  • 简介: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近年来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的一个短期咨询学派.它是一种以正向目标解决导向的咨询模式。该文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的起源背景及此模式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并对其作了简要评价。

  • 标签: 短期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后现代
  • 简介:超扫描技术主要依托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近红外光谱成像等设备对处于社会互动中的两人或多人的大脑神经机制进行同时扫描、记录并分析,具有较高生态效度。近年来关于超扫描技术的研究应用已涉及社会神经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信任与公平、合作与竞争、模仿与动作协调以及表情手势及言语交流等。但这些研究结果尚未得到总结,一些结果还存在分歧与矛盾,加之超扫描自身的复杂性都需要研究者在未来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讨论。

  • 标签: 超扫描 信任与公平 合作与竞争 模仿与动作协调 表情手势及言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