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正>3月13日,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暨南大学学生处联合举办了“菲律宾问题讨论会”。我所陈森海同志和历史系黄滋生同志在会上作了中心发言。学校领导、宣传部、教师、干部以及学生七十多人参加了讨论会。会上,对导致最近菲律宾政权更迭的内外原因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就新政权内部各派政

  • 标签: 菲律宾 讨论会 暨南大学 东南亚 学校领导 政权更迭
  • 简介:非洲形势讨论会纪要11月13日和1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先后举办了两次非洲形势讨论会。北京地区11家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应邀与会。大家就冷战后非洲的战略地位及政治、经济、外交形势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将与会者的部分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非洲的战略地位...

  • 标签: 非洲经济 讨论会 战略价值 区域经济合作 非洲国家 强权政治
  • 简介:<正>在1986年底召开的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阮文灵等领导人提出越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城内进行革新的主张,其中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必须关心、指导文化文艺工作”,“提高文化文艺的各项活动的质量”,“尽力为创作和演出创造条件”。随后,越南文艺界对文艺革新的理解、目的和方式进行热烈的探讨和争论。现将截至1991年底为止越南报刊上所见有关资料搜集其要者稍作整理,供我国学界参考。

  • 标签: 越南共产党 第六次代表大会 文艺界 文化 党组织 政治
  • 简介:1990年11月5~7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一次'美日欧与第三世界学术讨论会',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地19个单位69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提供论文共35篇,日后将选编出版论文集。这次会议是在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动、海湾出现严重军事对抗的情况下举行的,会上代表们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新问题,并展开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情况简介 美日 军事对抗 “第三世界” 二次大战
  • 简介:中美贸易、投资法律讨论会于1987年8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中美双方对这次会议都极为重视,参加会议的美方代表约1000人,以司法部长米斯为团长,成员包括驻华大使洛德等官方要员、著名律师、企业界人士和学者,中方代表500人,是同一类型的最大国际学术会议。出席开幕式或闭幕式的我国领导人有两位副总理(万里、乔石)、两位国务委员(张劲夫、陈慕华)、两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荣毅仁),赵总理接见了米斯部长和洛德大使等美代表团领导人。美方称这次会议为'中美经济关系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标签: 资料目录 中美经济关系 洛德 中方代表 张劲夫 驻华大使
  • 简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苏问题研究所第三次联合举办的'亚太问题讨论会'1988年4月25~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讨论会的美方国际问题专家5人,团长是乔治·华盛顿大学中苏问题研究所代所长卡尔·林顿教授,成员有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哈里·盖尔曼,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处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萨特,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教授斯坦顿·伯内特和马丁·温斯坦。中方出席代表共15人,除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外,还包括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社会科学院苏联东

  • 标签: 乔治·华盛顿 美国国会图书馆 国际问题研究 战略研究中心 温斯坦 中国问题专家
  • 简介:抗日战争中的美军驻延安观察孙振皋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不禁令人回忆起在这一战争中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的活动事迹。这是美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开始正式友好交往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但现在回忆起来却颇具意...

  • 标签: 战争中 对日作战 延安精神 抗日根据地 美国政府 国民党军队
  • 简介:6月24日至27日,越南共产党在河内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在肯定“六”路线实绩和总结越南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越共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对越共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这次会议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必将对今后越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越南共产党 越共中央 国际形势 阮文灵 全国代表大会 经验教训
  • 简介:我院举办第四届学术讨论会我院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2月6日至13日举行。65位教师和管理干部向学术讨论会提交了论文,论文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哲学、中国革命史、语言文学、新闻传播、教育与教学研究、德育、高校管理等众多学科,分五...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管理干部 历史唯物主义 组织工作 中国革命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简介:一、会议概况1989年4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厦门市鼓浪屿观海园旅游村举行了“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此次规模盛大的华人问题讨论会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北京)、福建华侨历史学会(福州)、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厦门)、新加坡南洋学会(新加坡共和国)共同主办,以复旦大学田汝康教授为首的十五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人士组成了大会组织委员会,田汝康教授任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受

  • 标签: 南洋研究所 华人社会 国际学术讨论会 新加坡共和国 田汝康 东南亚华人
  • 简介:<正>1984年5、6月间,美国传统基金会举行了六轮圆桌会议,讨论了与“战略防御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编辑出版了《对战略防御的估计:六次圆桌讨论会》一书,介绍了这些问题的讨论情况。第一个问题是战略防御倡议的实施步骤问题。与会者普遍认为,早期部署这种系统是合乎需要、切实有效的。如不这样,就得花更长的时间去研究更为全面的防御系统,就会使美国坐失可以反击苏联目前的核威慑并打掉其战略现代化计划的良机。苏联目前

  • 标签: 战略防御倡议 防御系统 早期部署 讨论会 反弹道导弹条约 传统基金会
  • 简介:新加坡于1997年1月2日举行了大选。其结果,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大获全胜。但是,就选举制度本身的特征等来看,未必绝大多数国民都支持人民行动党。本文拟基于大选,就1965年建国以来取得飞速经济增长的新加坡政治成熟问题加以探讨。第一,通过分析大选的过程及其结果对新加坡的政治结构加以概括。第二,以最近的动向为中心就1990年以来担任总理的吴作栋的政治姿态进行探讨。最后,列举吴作栋就任总理以

  • 标签: 人民行动党 选区 反对党 候选人提名 新加坡 议员
  • 简介:自1987年底以来,越南军队报刊陆续发表社论、文章,透露在越军各级党组织和全军机关、部队各单位中,正在开展一场“运动”。越军理论刊物《人民军队》杂志1987年第12期发表的题为《民主—公平—公开我军的巨大精神动力》的社论,1988年第1期发表的题为《胜利开展军队中的一场运动》的社论及越共中央军委副书记、越南国防部长黎德英在全军第三次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全文,比较集中地透露了有关这场“

  • 标签: 黎德英 军队报刊 越共中央 领导集团 侵略扩张 部队生活
  • 简介: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运动,阿拉伯世界最近发生的动荡无疑具有复杂的起因。概括起来,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危机的深化。席卷大中东地区的社会动荡,其实是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深化的表现。此次金融危机自2007年底从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地带爆发后,就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从核心区向外扩散,先是经金融、货币渠道传导,

  • 标签: 原因 全球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 阿拉伯世界 2007年 社会运动
  • 简介:2006年4月召开的越共十在越南的经济革新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本文对越共十的成就作了评述,指出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做法是从本国的社会实际出发的,虽不必照搬,但却给我们一些启迪,值得我们研讨与借鉴。

  • 标签: 越共 成就 启迪
  • 简介:2017年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习近平过去五年在社会生活各领域所提出的各项倡议在此次大会上得以确认,这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关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变更得到了观察者的极大关注,因为这通常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在下一次代表大会上领导集体的变更。此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的最后一次大会,但在中共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完全可以召开一次党的特别代表大会,其议程不应只限于述说前任的历史功绩,还应将当前领导集体的成绩列入其中。

  • 标签: 中共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中央政治局 领导集体 中央委员会
  • 简介:9月中旬爆发于美国的民众“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活动不仅迅速在全美蔓延,而且不断向世界扩散。比较直观地看。美国民众与金融业的矛盾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和阶级矛盾激化、两党政治矛盾和恶斗是引发抗议活动的主要因素。目前,抗议活动尚处于内聚人气、外溢影响的发展阶段,未来能否发展成为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活动尚待观察。但从时代背景看,抗议活动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深层危机和美国政治经济模式的深层弊端,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趋势。抗议活动虽不可能发展成为美国大规模社会动乱.但对美国政治、社会乃至内外政策的影响将会逐渐显露。

  • 标签: “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 美国社会 政治经济模式 阶级矛盾 党派政治
  • 简介:当前中美俄日欧五战略力量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复杂的过渡时期,美国仍是影响中美俄、中美欧、中美日这三三边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美利用"9.11"事件在客观上增强了它对国际事务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但并不代表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被削弱.

  • 标签: 中美 国际政治 多极化 代表 冷战 大战略
  • 简介: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意大利裁军与冲突研究国际学校(ISODARCO)联合主办的北京第二届军备控制讨论会于1990年4月4~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讨论会的18名外国代表来自美国、意大利、苏联、英国和瑞士,其中包括意大利裁军与冲突研究国际学校校长卡洛·谢尔弗,美国物理学家、前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IBM公司研究员、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加温等著名学者专家。68名中国代表来自核工业部、外交部、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国防科工委、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数十个单位。

  • 标签: 军备控制 计算数学 国际学校 美国物理学家 核工业部 应用物理
  • 简介:'苏联新政治思维和对外政策调整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4月23~28日在安徽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苏联东欧学会提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总参三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安徽大学苏联研究所及安徽省外办联合召开的。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河南、辽宁等地20个单位的48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政策调整 政治思维 安徽大学 情况简介 勃列日涅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