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金庸逝世引发的众多缅怀与追忆,再次证明他的影响力之大。作为武侠小说大师巨匠,金庸作品虽然书写古代题材,却渗透着现代精神,不仅具有良好娱乐功能,而且具有深刻精湛的思想养分。因此,60多年来,金庸的小说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并以各种形式进行改编传播,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热度。

  • 标签: 金庸作品 养分 文学 武侠小说 现代精神 娱乐功能
  • 简介:陈阿新,1957年生,上海人,大专学历。国家一级书法师。自幼酷爱书画,曾遍,临欧阳询、柳公权、王羲之、黄庭坚等诸多古今名家碑帖。年轻时任企业团委书记、工会干部、企业经理等职务,在繁忙工作与学习之余仍不辍于书。上世纪70年代初期,得周慧蹭先生耳提面命。1982年5月参加上海市第二届书法篆刻进修班学习,期间得到书法大家胡问遂、任政、袁雪山等前辈指点赐教,受益匪浅。1987年参加“蒲公英书法篆刻展览”,其中一幅作品荣获特等奖。曾获得“华夏民族笔魂”、“当代艺术家兰亭百杰”、“红色经典·全国杰出中老年书画家作品金奖”、“中华杯”全国新北京新奥运书画金奖等荣誉。

  • 标签: 新作品 书法篆刻 企业经理 “中华杯” 书画家 大专学历
  • 简介:王朝瑞(1939-2008)笔名王屋山,斋号瓢庐,山西文水人。196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历任山西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美术编辑室副主任、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副编审,《美术耕耘》主编。山西画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山西美协副主席、山西山水画学会会长,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作品《绿海新歌》《狼牙山夕照》《鹤鸣图》《走出大山的路》等入选全国美展。出版《王朝瑞山水画专辑》等。

  • 标签: 作品集 王朝 山西人民出版社 国家一级美术师 编审委员会 山西大学
  • 简介: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针对孤儿作品的规定还存在内涵界定不够明确、相关查询和应用制度缺乏具体的标准和流程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高效充分合理地利用孤儿作品、如何构建规范的孤儿作品使用制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借鉴他国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针对孤儿作品的界定、勤勉查询制度及孤儿作品使用制度,提出建立版权综合信息数据库、设立公示制度、完善强制许可提存费用制度以及构建并完善相关的集体管理和权利主张时效制度等建议.

  • 标签: 孤儿作品 著作权 勤勉查询 许可
  • 简介:崇高命题起源于原始时期人们对未知自然力量的恐惧,当个体面对超越自己力量的东西存在而又无能为力时,便产生了崇高感。中国古代哲学无"崇高"一说,但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表达了对崇高的赞叹。近年来,西方电影霸屏影院,从多维度电影审美到崇高电影审美的变化,说明"崇高"这一哲学命题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使用狭义的崇高定义,指的是西方的崇高,并将其融入电影艺术中,在崇高视野下来看电影,以期能对崇高与电影的融合有更充分更全面的理解。

  • 标签: 崇高 电影 审美
  • 简介:从正统文学史视角来看,西班牙语国家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当代。但是从文学思想史、文化史、中外文学交流史、汉学史等视野来考察,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文学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6—17世纪,本文以“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文学交流”为考察目标,兼及西班牙语文学视野中的中国景观,以期凸显双方在中外文学交流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西班牙语国家文学 文学视野 中国 景观汉学
  • 简介:文学经典的定位是一个开放而未完成的话题,是作品内部艺术特质与外部制约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官方意识形态、文学研究权威、传播媒介与读者等,其中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学研究权威是制约经典生成的外部权力机制,对经典地位的确立发挥着直接而强势的影响;当代新传媒对经典地位的确立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建构作用,又有消极的解构作用;读者对经典文本的积极参与及与权力机制的互动会影响到经典的地位变革。没有永恒的经典,经典地位的确认要结合时代条件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 标签: 文学经典 生成 外部制约机制
  • 简介:警察文学不能不顾过去的流变,仅仅停留在“警察”一词的使用阶段,而应该把外延伸展到古代的文学中去。运用“模糊概念”理论,古代警察文学中的“警察”不必完全等同于现代的概念,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等同,只要类似警察文学的“模糊集”即可。从先秦到清朝有一条清晰的文学脉络,有关“司寇”“赋曹”“游徼”“三长”“县尉”“宋慈”“包公”“公案”“差役”的文学大量存在,反映出不同朝代时期警察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评价。

  • 标签: 古代 警察 文学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是我的文学创作“狂恋期”,说不清投出去多少稿,光退回来的就有数百件,这还不算编辑部直接处理掉的。多数退稿仅附一张印好的退稿签,少数的在退稿签上再写几句附言,编辑的亲笔信则少之又少了。一开始,不管哪类退稿信,我都视若珍宝,小心收藏。中间搬过几次家,废纸旧书处理过不少,但退稿信却一件也舍不得丢弃。到了90年代中期,虽然我对文学的兴致还有,但勇气已是与年俱减。

  • 标签: 文学创作 收藏 20世纪80年代 情感 书信 退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