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基准刑是伴随着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而在量刑规范化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实体法基石.目前学界对基准刑的研究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对基准刑的内部结构及运行机制缺少进一步的论证研究.本文以量刑基准为理论支撑,从基准刑的内部结构入手,详细论述了基准刑的概念以及确定方法;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是基准刑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探讨量刑情节的设置以及量化方法对基准刑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时应当遵循的规则.

  • 标签: 基准刑 量刑基准 量刑情节 量刑规范化
  • 简介:<正>前言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基于平成十四年(2002年)九月十一日日本最高法院所作出的法令违宪判决进行的(以下就简称为“本判决”)。从宪法诉讼论角度看,最高法院过去的判决中理论论述很粗简,但本判决却是基于严

  • 标签: 国家赔偿 宪法解释 宪法诉讼 损害赔偿 代位 不法行为
  • 简介:我国工作时间基准体系成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运行20年并未有任何系统修订,难以有效应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长时间工作、无序加班等问题。为此,应当从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本质出发,厘清现有工时制度的内在矛盾,界定工作时间的概念内涵,确立工时法制的调整边界,以指导司法裁判。工时基准法制的立法完善应沿袭现有的标准工时规定,细化特殊工时的适用范围并强化保障手段,实现工作时间调整的法治化。

  • 标签: 工作时间 劳动基准 加班 标准工时 劳动弹性化
  • 简介:日本保留了死刑制度,但是通过司法程序严格控制死刑适用范围和死刑数量。日本最高裁小法庭在永山事件第一次上告审的判决中正式确立了死刑基准(永山基准);作为量刑指引的永山基准具有一定的法律拘束力且被遵循和恪守;永山基准的裁判模式遵循四阶段的构造,各因素的量刑影响指数不同。

  • 标签: 死刑基准 永山事件 量刑因素 逻辑构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甄别嫌疑人过程中使用的测谎方法。但由于测试中的原理机制等问题,反测试手段可以以多种方式对测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干扰。加强犯罪心理测试中的监控并提高反测试识别技术,可以较好地应对测试中出现的反测试。反测试的出现本身就是逃避测试的表现,一旦发现被测人存在反测试行为或心理,则应重点对其进行调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脑电测试结合测谎范式进行检测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今后的测谎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标签: 犯罪心理测试 心理生理反应 反测试 多导仪 认知脑电位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 标签: 贷款基准利率 存贷款 上调 金融机构 央行 人民币存款
  • 简介: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是宪法所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该权利要求在对场所进行刑事搜查时应当根据一定的基准将其分为住宅和其他场所,并适用不同的搜查程序以体现出对公民住宅权利的保护。西方所普遍接受的隐私权理论为住宅和其他场所的界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一点在我国刑事立法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的司法实践应当采用宪法隐私权学说作为区分住宅和其他场所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公众的开放性原则作为判断基准

  • 标签: 搜查 场所 住宅 隐私权 开放性
  • 简介:用人单位调职权的控制是实务中的疑难问题,表现为用人单位自主权和劳动者利益如何平衡。法院对用人单位调职已形成较稳定的审查机制,区分为调职依据合法性的宽松审查与调职合理性的严格审查。但对合法性的宽松判断使得雇主单方制定的调职条款可轻易免于审查,无需承担不利后果。对合理性的严格审查因素看似多元,却未能展现因调职性质不同而呈现的差异性,也未能说明不同因素间的关系,优先秩序。未来应在回归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对于调职合法性审查上,运用格式条款的控制理论对其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在合理性审查上,应将案件类型化,导入比例原则,使其精细化。

  • 标签: 调职 司法审查 利益衡平 格式条款 比例原则
  • 简介:商业秘密的使用价值是其商业价值,商业价值不同于商品或服务的自身价值,其具有期限不定性、数值波动性、评价相对性等特征。商业价值作为商业秘密侵权损失评估基准具有合理性。在评估商业秘密侵权损失时,应综合考量商业秘密自身价值、商业秘密使用中的商业价值、侵权损害程度等因素。

  • 标签: 商业秘密 商业价值 价值特征 损失计算
  • 简介:随着各种裁量基准在中国各地的大量出笼,其在司法审查中的地位也成为理论和实务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通过考察司法审查与裁量基准的应然关系以及司法实践对裁量基准的真正态度,我们可以发现,裁量基准既是实质意义上的司法审查规范,同时又是司法审查的对象。作为司法审查的法源,裁量基准具有双重性格,其主要功能在于弥补司法审查能力的局部不足;作为司法审查的对象,法院对其享有不完整的审查权,在形式和实质两大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判断。裁量基准在司法审查中的双重地位,导源于司法对行政裁量的尊重与"信任法院、戒惧行政"这两种法律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更进一步地,裁量基准也在这种紧张关系中扮演着输出法院政策意图的载体角色。

  • 标签: 裁量基准 司法审查 法源 不完整审查权 政策输出
  • 简介:在刑事诉讼领域,“利益权衡”是平衡人权保障和犯罪控制两大理念的重要法律方法。针对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利益权衡的法律方法在比较法上发挥着重要制度机能,美国实行的是实践意义的利益权衡、德国等实行的是规范意义的利益权衡、新西兰实行的是转型意义的利益权衡。但作为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方法论,它也存在制度局限与客观化诉求。因此,我国在实物证据的排除领域引进利益权衡方法时,也应设定相应的客观化基准

  • 标签: 非法实物证据 排除模式 利益权衡 客观化基准
  • 简介:本期有多篇文章耐人寻味。阿计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艘“泰坦尼克号”》这篇文章写在今年的4月14日,人类史上最著名的海难——“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100周年纪念日。姑且不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海难之一和湮灭于海水深处的种种真相和密码,打动人心的是当海难发生的瞬间,船上的乐队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选择逃生,而是艰难伫足于严重倾斜的船舱内,以面不改色的优雅,反复演奏着《伦敦德里的空气》和《秋天》。胡须银白的史密斯老船长冷静、沉稳地指挥完救生行动后,一个人悄悄躲藏起来,怀着巨大的内疚,和“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了海底……尽管这样的场景有些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依然震撼心灵。

  • 标签: 耐人寻味 泰坦尼克号 测试 沉船事件 人类历史 《秋天》
  • 简介:“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 标签: 韩国 刑事诉讼 量刑基准制度 司法改革 量刑委员会 量刑调查
  • 简介:南海仲裁案实体裁决在岛屿和岩礁的海洋地物属性判断方面存在瑕疵。仲裁庭形式上遵循《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2条的解释原则,实质将“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两个择一的要件并列处理,确立了一个明显削弱岛屿地位的判断基准,并据此认为相关岛礁均不产生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该结论值得商榷。判断岛屿和岩礁应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为依据,参酌国际司法机构的实践和权威学者的学说,综合评价。仲裁庭的解释限度超越了“框架”常识,其判断基准未能涵摄双方主张,裁决结论未形成有效射程。

  • 标签: 岛屿 岩礁 判断基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