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公安政法系干部培训是公安政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当前公安政法系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已成为公安政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干部队伍正规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干部培训教育机制,构建以提高队伍素质,增强队伍整体战斗力为目的的长效机制十分重要。为此,准确分析和把握新时期培训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以及机制等问题,对做好公安政法系干部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进一步维护好我国新时期社会治安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培训教育 教学管理 教学方式 教学机制
  • 简介:作者认为中华法系不是一种历史现象,就总体而言,它没有消亡,而是处于艰难的蜕变、转型、更新与重塑之中,其基础是法律义务与亲情义务的统一、重视法的治国作用及法与吏的结合、教与罚的综合为用、制定法与判例法的互补等。

  • 标签: 中华法系 法文化 几点思考 中华民族 判例法 相结合
  • 简介:<正>《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以及有关配套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还缺乏足够的系统性,诸如立法文件比较分散、杂乱;立法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和简单;立法内容不够完备,甚至在某些方面仍是无法可依;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缺乏衔接、协调和统一等。因此,探讨外商投资企业立法的系统

  • 标签: 外商投资企业法 外商投资企业立法 立法系统化 中外合作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 外商投资公司
  • 简介:俄联邦政府2006年9月21日第583号俄联邦政府令《2007~2012年"俄罗斯司法系发展"联邦规划》(经2007年10月4日第214号、2008年2月14日第68号、2009年3月17日第235号、2010年9月10日第703号、2011年4月15日第271号、2011年9月15日第775号、2012年1月26日第30号、2012年6月13日第578号、2012年11月1日第1125号俄联邦政府令修改)

  • 标签: 俄罗斯司法 发展联邦 司法系统
  • 简介:或许有人看到这个题目就觉得莫名其妙,甚至会反问:法院、检察院系统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不仅丰富了法官、检察官的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法官、检察官的文化素质,你凭什么让人家“休矣”?我的回答是:检法系文艺汇演与体育比赛的危害程度不亚于犯罪的危害程度。

  • 标签: 法院 检察院 文艺汇演 体育比赛 司法体制 办案质量
  • 简介: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宋英辉陈永生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一方面,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经济、政治生活需要,其检察机关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基于检察机关在现实社会控制中所起作用的一致性及各国之间法文化融合的加强...

  • 标签: 检察机关 检察官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国家 检察制度 检察机构
  • 简介:对"中华法系"的研究,已经颇有年头,相关学术成果也已不少,故而很有重新省思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华法系的研究现状,进而指出了这些研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一是对"法系"的划分缺乏一个基本的统一的标准,造成理解上的错杂;二是对中华法系的研究缺乏通盘的整体的考量,似有"以偏概全"的缺失。我坦承,鉴于不谙中华法系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无法深入探讨它们的法律文化,因而只能以中国古代法律为检视对象。本文认为:作为中华法系的"祖宗"的中国古代法律,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礼法文化"与"天人合一"两点。前者不仅能够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类型"概括,而且可以揭示它的精神取向;后者,则能够表征中国古代法律的"终极"根源。

  • 标签: 中华法系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法律文化 天人合一 礼法文化 法律评论
  • 简介:正如国际商事仲裁这一名称所蕴涵的那样,它涉及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争端的解决,且许多案件中的当事人甚至来自有着巨大文化差异的国家。也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国际仲裁当事人的律师和仲裁庭成员通常同样来自不同的国家。同时这种案件必然将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这两大不同法律传统中所培养的律师联系到一起。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 国际仲裁制度 证据披露程序 审理准备程序
  • 简介:本文分析了二战后头五十年内关于日本司法系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法官自愿成为执政党的政治附庸,另一种则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独立和诚实的司法人员。双方都同意,作为日本司法系的特征,对个体法官进行紧密的官僚制控制使得司法系统一并且和谐运转,但这也导致了日本法官更趋向于服从重森严的等级,而非法律的教义。就这一点而言,日本司法系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的可借鉴利用的模型,因为后者正在缺乏大量法律从业人员的情况下建设新的司法系。必须注意的是,日本司法系是在能够缓和极权倾向的有效民主制度中运行的。作为最终的结论,所有的司法系都是极具政治性的,他们的所有工作都是以其自身所处的制度文化和政治文化为背景而展开的。本文也分析了各持上述一种观点的两位学者间互相冲突的方法论:马克·拉姆塞耶的回归分析和理性选择假说以及约翰·黑利的传统比较法制度历史分析。本文比较了两种方法论的强处和弱处,并体现了以下两点:第一,至少在这里,定量分析进路强调了个体选择的作用,而定性分析则强调了制度设置;第二,尽管定性分析能提供更为宽广的叙述,但也以故事中空白情节的人为虚构和因此造成的结果走样为代价。

  • 标签: 司法独立 法律与发展 日本法 比较法 法律与社会科学方法 法律与政治
  • 简介:本文以“法系”作为分析工具,概述了从欧洲中世纪以来海商法系的形成与生长规律,归纳了近代法典化运动后海法作为法系的独立性、自主性及现代海商法的统一化和国际化的基本趋势。

  • 标签: 法系 海事法系
  • 简介:一、系统论观点及其给我们的启迪(一)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组成该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表现出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系统。如:细胞就是一个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以一定的结构组成,表现生命现象的系统。(二)结构和功能。任何系统都包含着两重联系:一是系统与内部各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一是系统与周围环境(其他系统)的联系。前一种联系,我们称为系统的内部联系,也就是系统的结构。所谓“结构”就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 系统论观点 动宾式 语言结构 有机整体 名词性偏正词组
  • 简介:从前人们常说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伦理法"或法律伦理化。其实,此说不确。任何民族的法律传统,都是该民族传统伦理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未尝不可以说世界各大民族的法律传统都是伦理法。本文认为,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不在于她是伦理法,而在于她是一种特定的伦理法。中华法系背后的亲情伦理,与欧美法系背后的市民伦理、印度法系和伊斯兰法系背后的宗教伦理一样,都是各自法系的灵魂或精神。本文以欧美法系或西方法系的市民伦理精神为参照系,分析了中华法系的亲伦精神。

  • 标签: 中华法系 西方法 政治伦理 市民精神 人民观 中国法
  • 简介:本文试图以两大法系的民法存在形式为视角,探讨隐藏在法律制度背后,对两大法系的法律制度形成、发展起着指引作用的形成理念上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民事法律建构理念之取向.

  • 标签: 民法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制度 形成理念 建构理念
  • 简介:<正>英美法系,自从英国国王约翰(John)在1215年宣告大宪章以来,强调人民的权利。以前所谓公平(justice)在于神,在于摩西的十诫(Moses’TenCommandments,givenbyGod),成为一般人民生活的条规。至于人民的自由权利,要到有了人身保护权(HabeasCorpus)以后才被重视。这以后是否公平则基于法律所规定的权利是否受保护。美国独立以后更强调人民的权

  • 标签: 英美法系 公平 人民生活 法律评论 正义 基本权利
  • 简介:文章通过对近百年来中华法系研究的历史回顾,梳理出中华法系研究的简要历程及其现状;进而就中华法系的名称统一问题、时间与空间问题、形成与解体问题、精神价值问题、遗存与流变以及对西方学者研究的回应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最后就中华法系研究的继承与出新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意见。

  • 标签: 中华法系 回顾与思考 中国法学 传统中国 中国法律体系 四十年代
  • 简介:本文对两大法系法院组织中的几个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分别是:司法官的任用、司法官的晋级、法官的待遇、合议制与独任制、固定性与流动性、审级的划分、特种法院的设立、参审的人员、司法行政的机关等,作者提出,大陆法系有大陆法系的优点与弱点,英美法系有英美法系的优点与弱点,所谓取彼之长,补我之短,大陆英美是不应当有所歧视的;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改善,当然希望它在法院方面有健全的组织,同时还希望有精明强干的人来运用这种组织,因为有聪敏诚实的人,方可以补充法院组织的混乱与废弛;反过来说,健全完备的法院组织,往往被无能力、腐化恶化的官僚政客摧残无余;很多提倡法治的人,误信法律的万能,而忽视了运用的人的重要性,这是现代办理司法者的最大的错误,这是我们在研究比较法中所应当注意的。

  • 标签: 司法官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司法行政 审级 司法者
  • 简介:中华法系的封闭性及其成因李昕中华法系起源于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华夏文明,特定的历史环境尤其是封建小农经济的闭塞决定了中国长期是一个保守封闭的国家;中华法系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经历了4000年成长发展的历史。在这4000年陈陈相因的缓...

  • 标签: 中华法系 法律文化 法律思想 儒家思想 法律体系 法律制度
  • 简介:许多现代经济学著作认为,法系渊源决定着一国证券市场的实力和公司所有权结构,发达国家更是如此。然而,本文认为法系渊源并不是证券市场的基础。现代政治学为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状况的差异提供了另一种解释。20世纪残酷的事实——许多重要国家被完全摧毁,而其先前的许多制度也遭到破坏,很好地预示了战后现代证券市场的实力,并与发达国家在战后政治及政策上的差异有着密切关系。在20世纪,几乎每个核心的大陆法系国家都遭受到军事侵略和占领,这种整体动荡甚至摧毁了强大的制度,然而核心的普通法系国家并未在这种灾难中垮掉。世界上最发达的各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以及这些国家的基本经济任务在20世纪后半期各不相同,这使得一些发达国家乐于发展证券市场,而另一些发达国家则对其保持冷淡或敌对。这些政治经济学思想比法系渊源观念能更好地解释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不同的实力。

  • 标签: 法系渊源 股票市场 政治 LLSV
  • 简介:精神障碍豁免(InsanityDefense)是一种刑事责任的辩护事由。不同时代,精神障碍对于刑事责任有着不同的影响。刑事古典学派将犯罪的原因归纳为人的自由意志。而近代犯罪学派则着重考虑精神障碍犯罪人的社会危害。在此基础上,20世纪的英国法院发展出野兽检验、麦纳顿规则等一系列判断精神障碍的标准。而在美国的法庭之上,精神障碍作为影响受审能力与实质能力的抗辩事由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举证责任作为一种平衡实体法律与大众感情的调节器,在欣克利案件之后发生了有利于公共安全的变化。

  • 标签: 精神障碍 犯罪 刑事责任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