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说起我与《法学杂志》的缘分,确实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可以说,《法学杂志》是我与北京市法学会结缘的纽带。我能够熟知北京市法学会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多亏了《法学杂志》。

  • 标签: 《法学杂志》 学会活动 法学会 北京市
  • 简介:杂志的栏目设置体现了杂志的办刊宗旨、个性、特点,栏目设置应紧拓办刊宗旨、合理设置,应充分了解读者、作者、有的放矢,栏目的设置应有一定的稳定性。

  • 标签: 杂志 栏目设置 办刊宗旨 读者 作者
  • 简介:中国近代法政杂志是近代学者对分析法学深入研究的主要载体。分析法学在近代法政杂志中的介述、评论以及“中国新分析派法学”的诞生与发展,充分吻合中国近代法政杂志“求是致用”的宗旨,也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分析法学在中国成长的生动图景。

  • 标签: 法政杂志 分析法学 奥斯丁
  • 简介:1952年5月1日《现代》杂志的创刊既标志着上海文坛在几个月的“灾难的岁月”后的恢复,也意味着中国办刊史上一个堪称“((现代》的纪元”的开始,最终创造了中国杂志史上的一个“准神话”。《现代》的非同人杂志的定位,决定了((现代》不想推动某种“思潮和主义”的非党派性,也因此可以海纳作者,广交读者,这的确是后来《现代》取得成功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办刊方略。不过,《现代》从杂志的得名即可看出它的“现代性”的取向。如果总结现代中国对西方“现代派”的接受,甚至对现代世界以及“现代性”本身的认知,((现代》杂志起的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作用。((现代》杂志在具体编辑方针,营销策略,宣传手段,广告运作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也堪称是现代出版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案例。《现代》上的广告也构成了杂志试图总体上塑造的“现代感”的重要一部分。不过客观上在“左”“右”对垒旗帜鲜明的30年代,《现代》想保持中立的姿态比高空走钢丝都难。

  • 标签: 《现代》杂志 施蛰存 杂志史现代性 编辑方针 营销策略
  • 简介: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9月7日以“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2]695号)”批复中国法学会,同意创办ChinaLegalScience(《中国法学(英文版)》)杂志(以下简称“杂志”)。2.杂志由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管,中国法学会主办,中国法学杂志社出版。杂志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091/D,英文,双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 标签: 中国法学会 杂志社 英文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创办 公告
  • 简介:2005年4月28日,广州地区政法杂志联席会在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召开.广州地区共有7家政法杂志的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各自的办刊经验,讨论了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收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广州地区 联席会 会议纪要 杂志 警官职业学院 2005年
  • 简介:一、文献综述对颁布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制定过程历时三年多、七易其稿的宪法草案(史称“五五宪草”)的研究,据期刊网查询的结果,1992年至今共有18篇文章。[1]这些文章涉及“五五宪草”的政制制度性质的认定,对其评价是迥异的。

  • 标签: 五五宪草 《东方杂志》 《独立评论》 政制 材料 周报
  • 简介:《法学杂志》是北京市法学会主管主办的法学类核心期刊,在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不断提高质量,扩大发行,以不断创新的面貌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杂志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市领导的关心和鼓舞。

  • 标签: 《法学杂志》 市领导 北京市 创新 关心 王安顺
  • 简介:法学杂志自2009年7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以来,广大读者纷纷通过邮寄或网络在线投票。我们在汇总读者投票评选的基础上,听取了专家意见,并在一定范围进行了投票,从公布的21件法治事件中,评选、确定了10件最具有影响力和体现时代精神的重大法治事件,分别是:(原顺序号)

  • 标签: 评选活动 新中国成立 杂志社 事件 法治 法学
  • 简介:市场经济为各主要国家所采用,通讯、运输和信息等革命性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等,是经济全球的必要条件。它是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表现形式,具体体现在各国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赖、国际组织间合作进一步加强、非政府组织影响力急遽增加等方面。经济全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规范,这些国际规范对列国的立法、行政和司法行为具直接作用,其进入内国法具有高层次、具体、强制性的特点。这从世贸组织的实践可窥一斑。国际规范以强制性的拘束力进入内国法,从而导致列国的法律规范、执法原则和标准以及法律价值等不断向趋同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的持续发展又势必导致国际社会成员的法律和制度逐步达到法治社会的要求,即全球法治

  • 标签: 全球化 内国法 国际规范 法治诉讼模式 犯罪控制 正当程序
  • 简介: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立法公开的制度。这些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随意性较大、实效性不够等问题。这是由于立法机关对立法公开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立法公开形式的针对性不强、立法公开工作责任制的缺失、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不高、立法者和立法工作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原因造成的。今后应当从这些方面入手予以完善。

  • 标签: 立法程序 立法公开 公众参与
  • 简介:制订“经济稳定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沿性、复杂性、技术性、和灵活性”等为理由反对制订该法的观点混淆了制度与政策的不同功能。其在调整目标上,除传统的“四大魔方”外,宜增加生态环境标准。在机构设置上,宜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门委员会,使得中央和各地方、各行业都有合法的利益诉求平台。在实施机制上,应建立一致行动原则和违法审查机制。此外,该法也应尊重对私法主体的信赖保护。

  • 标签: 宏观调控 基本目标 违法审查 经济稳定法
  • 简介:从人权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的自然权利的内容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当代环境问题导致人的良好环境权的提出;环境权与人权既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即人的自然权利,也具有协调一致的理念基础即“人类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在实践中,欧洲人权法院封环境权与人权的平衡开启了一条重要的值得借鉴的环境权人权和司法的路径。

  • 标签: 人权 环境权 联系 协调
  • 简介:推动法学科学和现代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法学学术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深入开展法学范畴研究、协同推进法理研究、并将法学范畴研究和法理研究有效对接,是实现法学科学和现代的必由之路。论文以追忆1988年"全国法学基本范畴研讨会"为铺垫,论述了在中国法学新时代全面深化和拓展法学范畴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深化和拓展法学范畴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分析了大力推进法学范畴研究与法理研究互相对接的客观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方法上的可能性,探讨了法学范畴研究和法理研究互相对接的路径和方法。把法学范畴研究与法理研究对接起来,其要义就是把"权利本位"与"法理中心"并轨,构建以权利为本位、以法理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法理学。

  • 标签: 法理 法学范畴 权利本位 法理中心
  • 简介:契约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依法订立的有关权利义务的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私法上的契约即因相互对立的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的合意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公法上的契约即以发生公法效率为目的的契约。契约自由原则是私法上契约的基本原则,在公法上这一原则受到限制。近代以来,为了公共利益,法律上强制缔结的契约(强制契约)一直在增加。

  • 标签: 契约化 刑法 契约自由原则 法律行为 权利义务 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