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医疗水平及救治能力提高,胎儿存活阈值降低,总体早产率明显增加,自发早产的发生率随之增高。早产儿并发症是全球新生儿死亡最常见的原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已成为长期存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预防措施。自发早产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病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现将自发早产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为自发早产发病机制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早产发生率。

  • 标签: 自发性早产 早产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增加,早产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有证据表明,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和胎儿纤维蛋白测试可以预测双胎妊娠的自发早产,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有效的双胎妊娠的自发早产的干预措施。本文对双胎自发早产的预测和预防进行阐述。

  • 标签: 早产 预测 预防
  • 作者: 胡胜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重庆海吉亚医院,重庆400032
  • 简介:双胎妊娠的早产概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根据有关统计可发现:双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最高可达57%。早产能够升高围产儿的死亡率以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应用孕酮、子宫颈环扎术、宫缩抑制剂、子宫颈托、卧床休息等方法,能够对单胎妊娠自发早产进行预防。双胎的发生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医疗手段干预频率的升高而升高。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患者发生自发早产的发生机制明显不明,临床中对双胎妊娠做预防处理需要和单胎妊娠区分开。

  • 标签: 双胎妊娠;早产;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儿童自发脑脊液耳漏(spontaneous cerebral spinal fluid otorrhea,SCSFO)病例。例1,患儿男,9岁,因“右腮腺区隆起伴右耳溢淡粉色液2年”入院,曾于外院接受脑脊液修补术治疗,再发后就诊于我院,影像学提示右侧颞骨肿物切除、脑脊液耳漏修补、外耳道封闭术后改变,右侧上颌骨、颞骨、蝶骨、枕骨及肩颈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患儿多处漏口且部分漏口未闭,遂接受颞下窝进路TypeB岩部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包块再发并反复头痛,考虑颅高压,先后行钻孔脑室外引流置管术及脑室穿刺脑室腹腔引流术减低颅内压力,随访2年无复发。例2,患儿男,5岁,因“间断头痛1年,加重伴左耳痛、发热3个月”入院,伴呕吐、发热,曾按“脑膜炎”接受治疗,我院颞骨CT提示中颅窝局部骨质缺损,行经乳突/岩骨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出现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高颅压表现,甘露醇降颅压治疗缓解症状,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妊娠中期宫颈软硬度特点,探讨宫颈弹性参数联合宫颈长度(CL)对自发早产(sPTB)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47例足月产孕妇(足月产组)和24例sPTB孕妇(sPTB组)的临床资料。妊娠16~28周时采用经阴道超声E-Cervix技术测量CL与弹性参数[对比指数(ECI)、硬度比(HR)、宫颈内口应变平均值(IOS)、宫颈外口应变平均值(EOS)、宫颈内外口应变平均值比(IOS/EOS)]。比较足月产组与sPTB组CL及宫颈弹性参数的差异,并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单一及联合宫颈参数预测sPTB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sPTB组弹性参数IOS、IOS/EOS高于足月产组,HR和CL低于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ECI、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弹性参数IOS、IOS/EOS单独预测sPTB的AUC分别为0.684、0.625,高于HR、CL的AUC值。IOS与CL、IOS/EOS与CL联合预测sPTB的AUC高于单一弹性参数。IOS/EOS与CL联合预测sPTB的AUC最高为0.788,最佳截断值IOS/EOS为1.22,CL为3.46 cm,敏感性为70.8%,特异性为87.3%。结论妊娠中期sPTB孕妇宫颈硬度低于足月产孕妇,尤其宫颈内口更软。IOS/EOS联合CL对sPTB的预测价值较大,效能优于单一宫颈参数。

  • 标签: 超声检查 自发性早产 宫颈 弹性参数 预测 孕中期
  • 简介:摘要近年来自发脊髓梗死倍受关注,但因其病因不明、症状各异、急性期MRI可能无典型征象等特点,常被误诊,故了解诊断标准、进行完善的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十分必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脊髓梗死的病程演变尚不清楚,不同类型的预后也不尽相同。

  • 标签: 自发性脊髓梗死 评估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自发小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出血病例的10%和所有小脑卒中病例的15%,30 d病死率在30%~50%之间。小脑出血患者可因血肿增大和(或)脑干受压而迅速恶化导致昏迷和死亡。因此,血肿清除术是自发小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血肿直径>3 cm以及伴有脑干受压或脑积水的小脑出血患者。

  • 标签: 脑出血 小脑疾病 小脑 血肿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以自发血泪为首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泪器病中心以自发血泪为首发症状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临床特征、具体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男性10例(37.0%),女性17例(63.0%),成年人(≥18岁)21例(77.8%),未成年人(<18岁)6例(22.2%)。单眼血泪者22例(81.5%),双眼血泪者5例(18.5%)。伴有其他部位出血者5例(18.5%)。血泪性状中,血性分泌物及反流液者19例(70.4%),泪中带血3例(11.1%),鲜血样泪7例(25.9%)。病因中包括全身病变引起者6例(22.2%),其中1例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5例为特发性血泪(经过检查排除明确器质性病变的不明原因的血泪)(均<18岁);局部病变引起者21例(77.8%),其中按照病变涉及的部位分析,单纯涉及泪道系统病变者18例,单纯涉及眼表的病变及损伤者2例,同时涉及泪道系统及眼表病变者1例。局部病变按性质分析,异物源性(异物引起)5例;单纯炎性病变6例;肿物源性10例,其中1例为结膜良性肿物,另外9例涉及泪道系统(5例恶性肿物,4例良性肿物)。特发性血泪患者经心理和内科治疗后发作间隔时间延长。1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给予经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血泪有反复。1例结膜血管瘤患者不接受治疗,随访13个月有不定期少量出血。涉及泪道系统者给予病灶清除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1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1例腺样囊腺癌患者肿瘤复发后死亡,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血泪患者中以成年人及局部病变者多见,病变多涉及泪道系统,且以肿物源性多见,治疗主要为去除病灶,必要时扩大切除并联合泪道重建手术。特发性血泪多为未成年人,治疗以心理治疗配合必要的内科治疗。(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3-58)

  • 标签: 眼出血 眼泪 泪器疾病
  • 简介:摘要回顾3例自发颞骨脑膜-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总结分析。自发颞骨脑膜-脑膨出的发生与先天性颞骨骨质缺损、肥胖和异位蛛网膜颗粒有关,常以听力下降、耳鸣或原因不明的脑膜炎就诊,颞骨高分辨CT、MRI可辅助诊断。手术是治疗颞骨脑膜-脑膨出的唯一方法,常见的手术入路有经乳突、经颅中窝、经颅中窝联合乳突入路修补。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发脑出血仍是所有卒中类型中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救治有助于改善其临床转归。早期的血压管理、重症监护、识别病因、纠正凝血异常、外科治疗和控制并发症对其预后至关重要。临床医生需更多地关注脑出血的早期诊治。

  • 标签: 脑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肝癌和肝癌破裂发生率差异很大。同肝癌一样,肝癌破裂病死率很高。肝癌破裂的原因,推论很多而且十分具有争议性。肝癌破裂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率很高。肝癌破裂的治疗主要分为3个处理阶段:(1)急症阶段。主要通过复苏治疗,稳定病人和停止肝癌破裂出血。停止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包括改善病人凝血功能障碍,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和手术治疗(围肝脏纱布填塞、肝动脉结扎、使用能量器械或化学制剂直接止血和急症期肝部分切除术)。(2)评估阶段。病人肝癌破裂停止出血后进行评估,包括病人整体情况、肝功能、肿瘤分期、肝癌(包括肿瘤位置)能否切除、剩余肝脏体积情况、是否伴有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症。(3)决定性治疗阶段。该阶段主要分为治愈性和非治愈性。由于肝癌破裂是肝移植的禁忌证,肝部分切除术是唯一治愈性手段。术中使用蒸馏水或5-氟尿嘧啶灌洗腹腔,可有效降低术后肝癌腹膜转移率。肝部分切除术可在急症期(出血期间),延迟早期(肝癌破裂时间≤8 d)或延迟晚期(肝癌破裂时间>8 d)施行。在急症期或延迟早期施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肝癌腹膜转移率比延迟晚期低。肝癌破裂停止出血后,对于无法施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其治疗方法与没有肝癌破裂的病人无较大差别。在可施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中,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肝部分切除术病人的远期生存率高于其他任何非手术治疗(包括经肝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

  • 标签: 肝肿瘤 肝癌破裂 破裂机制 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发脑出血的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10%~15%,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较早的对脑出血患者临床转归进行评估,筛选出高危患者,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脑出血预后量表是通过对造成不良后果或良好结局的预测因子进行赋值后用于预测脑出血患者转归的临床评分工具。本文将对已经问世的部分自发脑出血预后量表进行对比,探讨其研究现状。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量表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TOLL样受体2(TLR2)、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对自发早产(SPB)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具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289例,其中有21例SPB、263例足月产、3例治疗性早产、1例晚期流产、1例失访,最终纳入284例。研究组21例(SPB),分娩孕周(34.08±2.16)周;对照组263例(足月产),分娩孕周(39.25±1.11)周。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行TLR2、PGE2及IL-6检测。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值±标准差(x¯±s)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PB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TLR2、PGE2及IL-6对SPB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TLR2、PGE2、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8.971、5.813、5.22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LR2、PGE2和IL-6的比值比分别为1.590、1.714、1.501,是SPB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ROC分析显示,TLR2、PGE2和IL-6预测SP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0.807和0.900,以IL-6的预测价值最大(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77.78%)。结论血清TLR2、PGE2、IL-6均是SPB的独立预测因子,以IL-6的预测价值较高。

  • 标签: TLR2 PGE2 IL-6 自发性早产
  • 简介:摘要自发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SCAD主要发生在中青年女性,病因尚不清楚,其典型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低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患者。近年来伴随冠状动脉造影和高分辨冠状动脉腔内成像应用的增加,SCAD的诊断和研究数量激增,极大提高了对SCAD认识。该文综述了SCAD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1例53岁女性患者因结肠癌多发转移接受瑞戈非尼治疗(120 mg/d口服,第1~21天,间歇7 d,28 d为1个周期)。瑞戈非尼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右上腹及腰部间断疼痛,逐渐加重。腰痛20 d后行肾脏超声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周包膜下血肿,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99 g/L,凝血功能正常。考虑为瑞戈非尼导致的自发肾周血肿。停用瑞戈非尼,卧床休息,给予止血和补液治疗。停药11 d后,患者腰部疼痛好转,血红蛋白恢复至102 g/L。停药2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示右肾周血肿范围缩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 标签: 出血 血肿 抗肿瘤药 瑞戈非尼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赵酉璐 贾晓玉 佟小强 王蕊 刘立军 周福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 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慢性肾脏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介导肾病诊治创新单元,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34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自发肾脏出血(Wünderlic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表现、病因、治疗及预后情况,旨在为自发肾脏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0日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病案扫描系统、介入血管外科登记系统和医学影像系统的病历档案,收集和回顾性分析自发肾脏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对比分析和评估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对肾脏出血的诊断效能和病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共50例(51例次)自发肾脏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血红蛋白为(103.3±29.4)g/L。48例患者(96.0%)主诉腰腹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17例,34.0%)、恶心(10例,20.0%)、呕吐(9例,18.0%)和肉眼血尿(4例,8.0%)等。9例(18.0%)患者初次就诊或病程中血压出现休克水平(收缩压<90 mmHg)。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肾脏出血的准确率为98.0%(49/50),判断出血原因的准确率为54.0%(27/50),其中腹(盆)部CT平扫诊断肾脏出血的诊断率为100.0%(25/25)。自发肾脏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肾脏肿瘤[27例(54.0%)],其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0例(40.0%)。其他病因包括:肾囊肿10例(20.0%)、自身免疫性疾病4例(8.0%)、出血倾向3例(6.0%)和特发性肾脏出血6例(12.0%)。12例(24.0%)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9例(58.0%)接受了介入栓塞治疗,11例(22.0%)接受肾切除术。首次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6.2%(25/29),有13.8%(4/29)患者需要2次介入治疗或肾切除术。结论自发肾脏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特异,容易被漏诊或误诊。CT平扫判断肾脏出血的诊断率高,病因判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有效止血,预后良好。

  • 标签: 出血 诊断 治疗 自发性肾脏出血 动脉栓塞术 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