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教育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一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较大的综合性教育期刊,在外国教育传入中国的历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教育杂志》自身栏目设置的变更、关注的时间段、地域的分布以及主题领域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基本状况。总的来说,民国时期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特征为:研究范围广泛,以欧美国家为主;跟踪国外研究动态,积极宣传最新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重视职业教育、成人和劳工教育;由对当下西方教育的介绍逐渐推广到对于西方教育历史的关注。

  • 标签: 《教育杂志》 外国教育史 教育理论 教育方法
  • 简介:小学生科学探究学程由于受国家教材、学校器材以及教学师资诸方面的局限性影响,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发展在材料资源、探究意识实践空间等方面凸显缺失。对此,在小学科学国家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建构实施“视频感知、低碳选材、创新制作、趣味体验、挑战游戏、成果评价”的趣味实验微教学建模,丰富学生拓展性课程体验的资源空间,优化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空间和持续参与合作探究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拓展性趣味实验微教学建模过程中,经历材料生活化,思维创新化,体验趣味化以及素养综合化的科探拓学过程,实现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社会参与的科学学习全学程。

  • 标签: 小学科学 拓展性趣味实验 微教学 建模
  • 简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探寻创新进步的新途径。我国中医药领域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也在积极探寻适合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医学教育改革语境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必须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新知识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新时期各种医学器械的特点和创新的医疗手段,以达到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让中医药学的发展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 标签: 医学教育改革 高等医学院校 中医药学 人才培养策略 教学管理 语境
  • 简介: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高校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就要厘清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充分审视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最终明确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价值 现状审视 实践路径
  • 简介: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承接“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的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进行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科学教育,创办了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技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科学教育;成立科学社团普及科学知识。抗日根据地把科学教育抗El战争的需要以及抗El根据地建设的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科学教育在抗战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科学教育
  • 简介:科学生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是工程活动内在属性、工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特殊性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工程伦理意识在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工程伦理学科的建制化发展、教学平台的搭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生源质量的优化、学生学习投入的增强及相关保障制度的完善等途径对其加以改善。

  • 标签: 工科学生 工程伦理意识 工程活动
  • 简介:结合“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探讨基于科学本质显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呈现。系统介绍科学本质显性化教学的内涵,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本质内涵;从课程标准、教材和物理学史三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实现的教学目标;基于科学本质显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分析学生,使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行为动词,使教学目标表述准确具体。

  • 标签: 科学本质 显性化教学 教学目标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 简介:《苏霍姆林斯基评传》起源于孙孔懿先生的另一部专著《论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在那本书里,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个重要坐标,与其他教育家们同构了人类教育史的宏大图景。《论教育家》出版后,孙先生便开始了深描苏霍姆林斯基的躁动。他说,我要是不写,恐怕就没人写了。光阴之间,一晃十余年,2017年《苏霍姆林斯基评传》问世。这十余年,孙先生苏霍姆林斯基完成了一场深度的精神对话,他们穿越时空,向着彼此翩翩而来。怀着无比的虔诚敬畏,我捧起这本书,此间重量,无以言表。

  • 标签: 精神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家 教育史 评传
  • 简介:郭秉文陶行知是民国时期教育家的代表,他们年龄相差不多,经历十分相似。郭、陶两人以“教育救国”为使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东南大学校园内外开展了密切的教育合作,共同推进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其精神、业绩、风范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 标签: 陶行知 郭秉文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国立东南大学
  • 简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包含人文、艺术、工科等相关内容,并且还与建筑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现在的工作环境以及日常的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借此机会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导致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骤增。

  • 标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表现技法 专业教学 边缘学科 建筑设计 生活水平
  • 简介:政策推进高校自主权的发展、立法确立高校自主权的主体和内容、高校办学章程落实高校自主权是我国高校自主权发展的三种方式。在这个进程中,高校自主权的落实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倚赖从政府高校关系的界定中寻求高校的自主性;二是忽视了高校自主权的法律保障问题。鉴于此,我们必须回归到高校本身来解读高校自主权的落实问题,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来建立高校自主权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保障我国高校自主权的实现。

  • 标签: 高校自主权 权利 主体 学术自由 法律保障
  • 简介:现代学徒制在数控设备应用维护专业的探索应根据专业特点、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以招生招工一体化方式组织人才培养,并以学校培养企业培训对接、课程内容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生产过程对接、学徒考核企业录用对接、专兼师资双导师制对接、学校管理和公司制度对接等策略落实人才培养模式。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探索 对策
  • 简介:为了探讨父母陪伴对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以及此关系是否在流动儿童城市儿童间存在差异,对北京市436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陪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母亲陪伴水平显著高于父亲;(2)城市儿童的父母陪伴水平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流动儿童;(3)父母陪伴各维度均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养育陪伴和学习陪伴儿童自我价值感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父亲;(4)无论是城市还是流动儿童,父亲、母亲陪伴均可显著预测儿童自我价值感,两组儿童的父母陪伴对自我价值感的总体作用无差异,只是城市儿童的母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父亲,而流动儿童的父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高于城市儿童较多。父母陪伴儿童自我价值感发展密切相关,母亲陪伴的作用总体高于父亲,且这种作用在城市儿童身上更加突出,父亲陪伴对于流动儿童可能比城市儿童更有意义。

  • 标签: 父母陪伴 自我价值感 流动儿童 城市儿童
  • 简介:教育生活中的制度性羞辱以排斥、贬低、支配和污名为主要类型。作为一种精神伤害,教育羞辱造成受教育者自我厌憎"习得性无助",个性泯灭"标签内化",丧失自主过度服从,权威人格逆反心理等危害。正派教育的第一原则是教育制度"不羞辱"受教育者。"不羞辱"具有道德上、认识论上和实践规范意义上的优先性,为正派教育制度划定了一种底线伦理,表现为一系列否定性的规范。但如果教育仅停留在底线伦理水平上,而放弃其扶持生活理想、塑造美德、引领价值的功能,那么它仅能保证人性不受伤害而无法提升人性。教育必须超越底线伦理,走向对正面价值理想的积极追求。

  • 标签: 教育羞辱 不羞辱 正派教育 底线伦理
  • 简介:中国古代教育的主体就是儒学教育,儒家思想古代教育实施应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然而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各个主要方面,儒家的主张古代传统教育制度又多有碰撞而难以充分贯彻。儒家教育理念封建教育制度存在矛盾的原因,体现在人才标准、用人取向、选才的目的和方式以及对教学的导向等方面。儒家推崇道德至上、修身为本的教育理念古代教育服务于选士(即选拔官员后备队伍)及士人学而优则仕的学习动因之间所导致的矛盾,一是表现在处理学仕、修己治人的关系上,二是表现在处理德才、学问举业的取向上,三是表现在因材施教、启发思维整齐划一、熟读死记的对立上,四是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变质上。

  • 标签: 儒家 教育理念 古代教育制度 矛盾 理想 现实
  • 简介:微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和学习形态,它具有碎片化学习的特征,二者交互并存。它与微课程、移动学习亦联亦异,共同成为学习场中的客观存在。基于境脉学习理论和变异学习理论,微学习对传统课堂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学开展微学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认知障碍和应用泛化等问题,重视微资源设计建设,坚持辩证理性引导,创设微学习情境,建立规范机制标准框架。

  • 标签: 微学习 学习理念 学习形态
  • 简介:洛克的全部思想奠基于他所设想的自然状态学说。洛克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中拥有一系列的自然权利,包括自由、平等、财产权、自然法的执行权等,并遵循人的舒适的自我保存、不侵犯他人等自然法则。在这种人性论的基础上,洛克重新解读了政府的目的、政治权力的起源和范围等问题,与此同时,也构建起了他的教育体系。一方面,为了实现他的人性假说,洛克需要谨慎地处理人渴望自由的欲望控制他人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因而他采用了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建立权威和利用人的爱好名誉的欲望;另一方面,洛克尤为注重培养儿童在社会中寻求舒适的自我保存的诸多方式,德行、智慧、教养和学问的培养即指向此目标。

  • 标签: 洛克 《教育漫话》 自然状态 自然法则
  • 简介:初中科学有很多的测量仪器,如果把这些仪器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为教学资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天平构造使用”为例,将天平发展演变史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欲望。

  • 标签: 仪器发展史 天平构造使用 创造
  • 简介:近二十年来,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影子教育"的课外补习在中国发展迅速,影子教育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并可能成为家庭资本代际继承的新中介,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家庭资本、影子教育获得与学校教育获得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2014),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家庭资本对教育获得影响的双通道机制,全面揭示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双重社会再生产作用。为了限制家庭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打破阶层固化并促进社会正常流动,政府需要改变对影子教育放任自流或引导不力的状况,重新认识家庭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作用机制,采取必要措施管控影子教育对学校教育公平政策的冲击,向家庭资本低且成绩落后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以抑制教育的社会再生产作用并促进教育跨越代际效应的发挥。

  • 标签: 家庭资本 教育获得 影子教育 社会再生产 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