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第一势左汤瓶势盘法与功用均同第一。图文略。第二势左顺拽踢【盘法】承上势。以头领身,上右脚半步,随上左脚过右脚一大步,同时双手后拽,步成半马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

  • 标签: 六路钻第四路 顺拽踢 中国 武术 太极拳
  • 简介:“内练一口”中的“”字,是指什么?主要是指氧气。《生理学》讲,成人每分钟需要氧气约250ml,而人体内储存的氧气量仅为1500ml.尤因大脑活动量大,耗氧能量也最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却要消耗掉人体20%的能量。脑组织对缺氧特别敏感.脑缺氧血持续几秒钟.即可发生昏迷.缺氧血4-5分钟脑的功能将不可能恢复。所以”内练一口”的核心价值是多吸氧气.赖以保证维持生命的能量(ATP)源。

  • 标签: “气”字 口气 《生理学》 脑缺氧 核心价值 氧气
  • 简介:(接上期)第四段17、上弓刀右脚上步,左脚跟进,身体稍左转,双手持刀向左向前顺时针搅刀推砍。刀刃朝左前方,刀尖朝前,力达刀刃,目视刀尖(图36)。

  • 标签: 苗刀 中国武术 上弓刀 滑拿一刀
  • 简介:弹腿对练亦称“接弹腿”,是弹腿单练内容的具体解析,技击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拳打头撞,又有脚踢,兼有跌靠,附有擒拿与反擒拿。经多方考证,弹腿在传承的过程中差异很大,最主要的是文字记述与拳演练不相吻合,并且对练内容不完整。问及许多练习弹腿的人,他们对于弹腿技击的认识相对比较肤浅,难怪许多人认为此拳术仅是用于打基础的拳而已,往往忽视了这些套路都是拳中精选出来的实战拳法,需反复加以练习,才能达到提高技击水平的目的。

  • 标签: 对练 技击 擒拿 练习 拳术 拳法
  • 简介:图中的黑白两分为“阴仪”和“阳仪”。造化之机乃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二气气机生息不止,变化不息。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是物质世界的本源。”万物由“”构成,然而分阴阳,物质世界以及万物的形成,则是阴阳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的唯物观则进一步认为:“万物是由天地之间阴阳二相互交感运动变化的结果。”

  • 标签: 太极拳 中国古代哲学家 经络 内气 物质世界 相互作用
  • 简介:两手外撑上提带地气向上做混元势,两掌沿混元大圈向上过肩后下按,身体下蹲做一忽灵劲,两脚随之碾转。目视两掌。(图243、244)。

  • 标签: 太极拳 锻炼方法 体育运动 武术
  • 简介:(接上期)第四十二势玉女穿梭1.抡臂跳闪重心左移,带右手左捋(图306);重心右移,双掌翻腕顺时针圆转按于右膝上方,重心左移,带右脚内收成虚步,双掌顺势收至腹前(图307、308);双掌顺时针抡摆一圈,掌心向下,同时右脚向后垫步跳闪(右脚向左脚前跳步,左脚向后跳步),

  • 标签: 太极拳 重心 时针 上期 心向
  • 简介:(接上期)第三十五势右蹬跟1.蹬脚转身左脚向前蹬踹,同时双拳内旋前冲(图262);左腿屈膝收回,身体以右脚尖为轴右转270°,面向正北落脚,同两拳变掌随体转向右平摆至腹前(图263、264)。

  • 标签: 太极拳 前蹬 身体
  • 简介:如果单纯解释”有气者无力.无者纯刚”,的确存在一些难度.迷茫不解当在情理之中。只有明确此语的出处.联系上下文.才能懂得真义。该语句出自太极拳理论体系奠基者武禹襄先生(1812~1880)的拳论《打手要言》.

  • 标签: 太极拳理论 上下文 武禹襄 奠基者 拳论
  • 简介:一、功理概说太极拳是衍生于武当武术的“内家三拳”之一。既然叫内家拳,必然要练内功,明代太极拳师陈王廷在其拳经总歌《四梢第四》中写道:“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本诸身而发梢。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又说:”四梢足,而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可见练拳者行四梢更能催发内充足。

  • 标签: 太极拳 功法 陈王廷 功理 拳经 武当武术
  • 简介:十三、倒撵猴左脚跟拧地,脚尖内扣约90度,右脚向西南方迈半步,脚跟着地后,右脚蹬地逐渐成右脚弓步。两手由拳变掌,左手掌心向下,位于小腹上侧,左手竖腕坐掌,位于左胸前侧,掌心向右,五指斜向上,目视西南方45度角(图41、42)。

  • 标签: 武式太极拳 南方 心向 手掌
  • 简介:是个纲在音乐中,从一个音符到另一个音符,中间叫做“音韵”,没有音韵,就谈不上曲调优美。同理,打拳从一个定式到下一个定式,中间的过式非常重要,拿、摔之法都在过式的转换折叠之中。有的人打拳,单看定式都很美,但当他一旦运动起来,中间的过程就不好看了。

  • 标签: 太极 定式 音符 音韵 运动
  • 简介:“人活一口”,但你却未必呼吸得正确。日本研究呼吸问题30年(时至2003)的龙村瑜珈研究所所长龙村修不无担心地指出:”在呼吸时注意提高免疫力的人少之又少.现在进行浅呼吸.无力呼吸的人却很多。”他感慨地说:“他们只利用了呼吸功能的60-70%。浅呼吸是使现代人健康受损的原因之一。

  • 标签: 中国 武术 口气 呼吸功能 学会 日本研究
  • 简介:闲暇之际,翻阅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书中有一首“七养诀”,诀日:“一者少言语养真,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七者少思虑养心气。”细读详审,耐人寻味,堪称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的法宝。现作一浅释,以飨读者。

  • 标签: 《寿亲养老新书》 耐人寻味 读者
  • 简介:清乾隆年间汜水(今属荥阳)人苌乃周创立的“一招制胜”的苌家拳,不但具有极强的技击功能,而且具有极大的养生价值,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其中“浑元一”是其养生价值的重要体现。

  • 标签: 价值 养生 元一 乾隆年间 苌家拳
  • 简介:【歌诀】仙人吹笛笛无声,肝亢目涩嘘当春。夏减心火呵宜长.金秋涤肺咽推尊。冬吹九寒肾水足.土呼太仓保安淳。唏清三焦舍灵药.五一调和效如神。

  • 标签: 《六气祛疾歌》 养生歌 太极拳 功法
  • 简介:武式李传太极拳有三种徒手拳架套路,即一中捋架,二炮捶,三小架,分别始创于1857年、1859年和1862年。皆为永年武禹襄与其二甥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桩功更源于之前,之后便义有刀枪剑杆及推手等十多种套路传承至今,各有其功能所应用。现将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恩师所传三种徒手套路功法与桩功的关系解析如下。

  • 标签: 武式太极拳 拳架 套路 武禹襄 第四代 徒手
  • 简介:少林禅拳功法包括定禅、一步禅、活禅等几部分内容。从呼吸吐纳到拳式导引,均体现了禅修功夫以禅运武、习武修禅的禅武合一的整体思想。

  • 标签: 禅修 练功 四时 行气 养生 整体思想
  • 简介:(接上期)第三十八式右蹬脚第一动(起身上举):身体缓慢站立,右臂从左臂外侧上举呈双臂交叉,右脚提膝收到左脚旁,呈右高点虚步,目视前方。

  • 标签: 练法 太极 北派 身体 左臂
  • 简介:徐晓冬和丁浩比武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但有关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之间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过那么在新时代的今天,传统武术该走哪条?带着这样的问题,小编与“证武”总策划、《武魂》杂志前主编蓝石进行了对话。

  • 标签: 传统武术 主编 杂志 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