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正>近年来,对魏晋南北时期词语的研究渐呈—派兴旺气象,除不断有论文发表外,成本的著作也陆续与读者见面。88年,有江蓝生先生的《魏晋南北小说词语例释》问世。90年,又有蔡镜浩先生《魏晋南北词语例释》问世。这两本书,研究的是同一时期的词语,而又有不同的侧重。前者集中对六朝小说的词语作深入考证,后者则是一部集释性著作。两部著作都是作者长期研究的结晶,成绩喜人,应当成为研究这一时期语言的案头常备之书。

  • 标签: 例释 词语 魏晋南北朝小说 用例 词义发展 孔颖达
  • 简介:魏晋南北时期有一种“动词+宾语+补语”式的述补结构,其中又可分为四小类:(A)“打头破”(及物动词+宾语+结果补语)。(B)“还主人竟”(非持续动词+宾语+动相补语)。(C)“读偈不得”(及物动词+宾语+能性补语)。(D)“哭城颓”。(不及物动词+宾语+结果补语)。文章讨论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及其来源,重点讨论了(A)(B)两类。(A)类不是兼语式;从语法系统和概念表达方式的演变来看,这种述补结构只能在魏晋南北时期产生。(B)类的“还主人竟”和“读书竟”有区别,“读”是持续动词,所以“读书竟”是主谓结构;“还”是非持续动词,所以“还主人竟”是述补结构。这四类述补结构中的补语後来都移到了宾语之前。文章把认知和语言结构内部的演变结合起来,对补语前移的原因作了解释。

  • 标签: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述宾补”式 述补结构 语言结构 语法 兼语式
  • 简介:一、《南北方音》南音的研究意义清代音韵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音韵学著作,《南北方音》一书为清代夏鸾翔所撰,此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将读音在同一条目内按南音和北音分类,本文即拟对此书的南音声母部分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南音 方音 声母 简介 音韵学 清代
  • 简介:根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与孟加拉南北大学副校长哈非兹·西迪基(在孟加拉国.所有的大学校长都由总统兼任)于2005年6月2日签定的《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孟加拉南北大学关于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意向书》之规定,

  • 标签: 云南大学 孟加拉国 学院 孔子 汉语教学 副校长
  • 简介:近几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种变化必须反映到语言中,首先明显地反映到词汇上。新词频频占据着各类媒体,也流行于当下人们的言谈话语。其流传速度之快、适用范围之广,令人目不暇接。

  • 标签: 词汇 适用范围 中学 语文 语言知识
  • 简介:习作教学在中小学至今依然没有能够解决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习作的兴趣。尽管很多的语文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实践和不断修正。他们千方百计研究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策略,但是就兴趣点这一块,收效依然是很微薄的。尽管我们也有不少致力于习作教学的中青年名师,在小学习作教学的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受益的孩子毕竟依然只是极少一部分,对于小学在读儿童这个极其庞大的群体来说,显得那么微弱,究其原因,名师的习作教学改革相当一部分还在技术的操作层面。技术层面的推广到了普通老师那里会打折扣。正如肖川教授说的那样“名师不可仿”。技术层面的改革首先应该建立在理念的更新之上。如果。我们把习作教学放在文学发展的视域中来审度.可能会给教师的教学心态带来冲击,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习作教学的困惑,尤其是在小学的习作起步阶段。

  • 标签: 习作教学 学生习作 作文课 兴趣点 文学世界 表达欲望
  • 简介:初读《我是谁》,不禁会心一笑!没有情节,没有故事,只有一串串数字的交代和叙述,但在这一串串数字背后,人们却感觉到了作者对这一串串数字的恐惧、困惑和追问。作者对数字的恐惧和困惑其实是对“自我”(人)的迷失的恐惧,也是来自于对“自我”(人)的失落的困惑。我是谁?我在哪里?难道在这个社会中我就是这一串串的数字?我的血肉灵魂思想精神呢?我在哪里才能找到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自己?

  • 标签: 《我是谁》 张杰 现代诗 文学评论
  • 简介:<正>一、叙论宋玉流传下来的作品,散体赋占其绝大部分。这些散体赋,其来源有二:《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出自萧统《昭明文选》所载;《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出自无名氏《古文苑》所载。这些作品是否为宋玉所作,到底成于何时,从清代至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崔述、陆侃如、郑振铎、刘大白、游国恩等都认为这些赋非宋玉自作,系后人伪托。而张惠言、胡念贻等认为《文选》所出之《风赋》四篇为宋玉作,而《古文

  • 标签: 合韵 韵类 散体赋 韵字 《笛赋》 时代考
  • 简介:曾经是新闻媒体的主力军——通讯员,如今渐渐被媒体所淡忘。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少曾经是各大报社、电视台的特约通讯员、骨干通讯员、专职新闻干事(通称“通讯员”)无不发出感叹:现在报社电视台记者的稿件用都用不完,根本不会用通讯员的稿件,通讯员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 标签: 特约通讯员 新闻媒体 新闻干事 电视台 传媒业 报社
  • 简介:本文是汪晖先生的新作《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一文的附记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汪晖教授谈到了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删减、作品的经典化、对像《阿Q正传》这样的经典作品的重新阅读的意义等问题,对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启发应该是全方位的。经汪晖先生许可,本刊发表此部分,以飨读者。在全文中,汪晖先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阿Q正传》做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全文阅读。

  • 标签: 《阿Q正传》 中学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教师 鲁迅作品 辛亥革命 经典作品
  • 简介:也谈连词“所以”产生的时代陈秀兰连词“所以”到底产生于何时?王力先生认为产生于唐代,以杜甫诗“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为证。刘冠群认为产生于南朝,以《文心雕龙·明诗》“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好见疑于后代也”为证。(《中国语文》1980年...

  • 标签: “所以” 《大方便佛报恩经》 《中国语文》 文心雕龙 《大正藏》 汉魏之际
  • 简介:现代小说家认为“小说”与“虚构”是同义词,这几乎是小说家们的共识。阿·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中认为:“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整个文学都是虚构出来的。”

  • 标签: 虚构 文学 现代小说 托尔斯泰 小说家 时代
  • 简介:中古“思”字分为平、去二声,且有动词、名词之别。在格律诗中,它如果是动词却作仄声,或者是名词而为平声,这就是例外。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指出:“思’字动词当以用平声为正例,名词当以用仄声为正例;凡动词用仄声,或名词用平声者,都该认为例外。例外晚唐以后才有。”拍’但是,据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例外”并不限于晚唐以后,在盛唐和中唐时代已经存在了。如:

  • 标签: “思” 异读 格律诗 动词 名词 仄声
  • 简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文学死亡论"在中西文学理论界不绝于耳。"文学死亡论"指的是电信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文学概念遭到了解构、产生了转换,并非宣布文学的死亡。它实际上传递的是我们将如何在这全新的文化语境中为文学寻找新的文化定位、确认新的文化身份。

  • 标签: 文学死亡论 电信时代 文学性蔓延
  • 简介:《好人宋没用》描写了宋没用在社会动荡,时代巨变中一次次进行信仰主体变更的故事。其信仰主体经历了神佛——耶稣基督——伟大领袖——三种信仰象征同台的更迭过程。本文将围绕宋没用的四次信仰转变历程展开论述,究其四次信仰的转变,笔者认为她看似虔诚无比,奉若圭臬的信仰,不过是因时代、生存、人性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和希望的寄托,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信仰。

  • 标签: 时代 信仰 探究
  • 简介:“LoveIsaJourney”是认知语言学隐喻体系里的一个经典概念隐喻,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使用网络进行交流从而产生了起初风靡于网络进而演化为社会流行语的语言表达式。从网络流行语“备胎”入手考察概念隐喻“LoveIsaJourney”的隐喻表达式的变迁及成因。

  • 标签: 隐喻表达式 语义焦点 变迁
  • 简介:读图时代的来临,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广告业来说,受到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广告文案的写作。在诸多形式的广告文案中,平面广告文案是受到打击最猛烈的。环视我们身边的平面广告载体,越来越多的大画面、小文案,甚至是零文案。在一浪又一浪的“文案式微”呼声中,学生更是对文案写作越来越忽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平面设计学习中。在世界广告大赛的获奖平面广告作品中,几乎清一色的是零文案或小文案的作品,这又增长了大家对文案无用的看法。

  • 标签: 广告文案写作 平面设计 读图时代 广告作品 社会生活 广告载体
  • 简介: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改变了现代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微课''翻转课堂'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新途径、新资源和新平台,同时也拓展了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思路。本文以'微时代'为背景,分析'微时代'下大学生的特点和英国文学教学现状,论证'微时代'下英国文学教学模式之改变。从教学理念的变化、新型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效果分析三方面论证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在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微时代” “微课” “翻转课堂” 英国文学教学
  • 简介:在后方法时代这个大教育背景下,探讨了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问题。通过观察汉语教学的课堂,列举分析了8种不同语法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宜性,之后从语法的解释力、使用限制、组配和谐度、互动性和个性融入5个方面提出了选择教学方法的策略,最后强调要重视理解性的语法教学和互动协商等任务式语法教学方法的运用。

  • 标签: 后方法时代 汉语语法教学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