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人类概念系统是指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本文对该系统做了简要介绍,包括概念系统的基础性操作和复杂认知活动。文章还对概念系统中的GOFAI理论、联结理论和仿真/涉身/情景理论三大理论,逐一做了阐述,并指出概念系统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概念能力 语言 仿真 涉身
  • 简介:该文选取19世纪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的诗歌"黑烟之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诗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隐喻"Theblackpeoplearesmoke"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该诗的主题和意义。

  • 标签: “黑烟之歌” 概念隐喻 映射
  • 简介:回指是指一个语言表达式用来指代同一语篇中另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表达的意义或事物,是语篇衔接的一种主要手段。本文将在简要概述关于代词回指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Langacker的概念参照点(conceptualreferencepoint)理论并结合VanHoek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代词回指现象,以期深化回指的研究。

  • 标签: 代词回指 概念参照点 认知
  • 简介:概念隐喻理论遵循了人的认知特性,人们从已知的认知中认识到了未知,将抽象的认知赋予具体化。概念隐喻理论为二语习得尤其是词汇的习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即将在南京召开的青奥会,全民健身得到普遍发展,体育英语也逐渐成为时髦话题。体育用语中大多数表达方式都是由其他领域的语言映射而来,这是人类隐喻认知的结果。本文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者对体育词汇的习得中,经实证研究显示,概念隐喻能促进英语学习者对体育词汇的学习,比传统的词汇习得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对体育词汇的习得以及对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的理解。

  • 标签: 概念隐喻 体育词汇 实证研究
  • 简介: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概念迁移研究进行评介,指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吸收了近年来"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基本成果,着眼于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概念层面来审视语言迁移现象,代表着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 标签: 语言迁移 概念迁移 概念层面
  • 简介: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在书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隐喻观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隐喻不仅是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思考事物的方式;概念隐喻理论的中心论点被阐释为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过程。1987年Johnson所著的《思想中的身体》将意象图式概念引入到认知语言学,仍然是研究意象图式理论的最权威最系统的著作。会计作为"商业的语言",其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概念隐喻资源。然而,目前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会计语篇的研究尚少,受此启发,笔者对会计学中的会计等式和相关的会计基本概念作以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分析,更加明晰了本体隐喻是如何应用于会计语言中,又如何对会计学知识框架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概念隐喻理论 意象图式 会计等式 本体隐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隐喻过程是对隐喻生成和隐喻解读的统称。在隐喻过程中,喻体的部分概念特征被析出,并置换本体的部分概念特征。常规的隐喻过程是喻体和本体之间对称的概念特征置换,非常规的隐喻过程分为两种,即喻体的概念特征要么析出太多,要么析出太少,由此造成概念特征置换的非对称性。概念特征析出与置换的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信念强度,二是认知兴趣,两者同时作用于隐喻过程。

  • 标签: 隐喻 本体 喻体 概念特征 认知 信念
  • 简介:无论我们如何费心尽力地控制化石燃料消耗和碳排放,下一个千年的气候都已发生永久改变。要维护地球上适宜的居住环境,人类就必须进一步控制环境,打造地球工程,利用技术改变地质过程。虽然“地球工程”一词用在此处合适,但我用了“外星环境地球化”,该词指让其他行星更适合人类居住。

  • 标签: 地球 居住环境 燃料消耗 控制环境 碳排放 人类
  • 简介:本文采用丰富的语料,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了英汉语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研究结果显示:1)英汉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存在着"同异并存"、"同"大于"异"的关系;2)投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思想、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等概念域上;3)水概念的隐喻投射及其语义扩展均以人们对水的感知体验所形成的特征为基础,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的进展程序。

  • 标签: 概念隐喻 体验 认知 对比分析
  • 简介:就空间而言,人有对前后、左右、上下这三个基本维度的感知,这表明空间具有三维。就时间而论,人有过去、此刻与未来的感知,而这三种时间处于一条线上,这表明时间是一维的。如果说时间可以通过空间来获得语言表达,或者说"时间就是空间"的话,那么,语言表达中的时间究竟是一维的呢还是多维的?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主要以英语和汉语中时间的空间语言表达方式为思考对象,试图探讨两种语言中关于时间概念的空间表达是否存在维度上的差异。如果存在维度上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会给语言范畴和认知范畴二者的关系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从时间与空间二者的概念性质及表现形式出发,针对汉语关于时间的维度表达而进行分类研究。我们发现,英语中关于时间的空间表达具有二维性,而汉语关于时间的空间表达却具有三维性。这一发现说明"认知决定论"会受到"认知相对论"的挑战,因为语言范畴虽然要受认知范畴的支配,但并不完全由认知范畴决定。英语和汉语二者在时间概念的空间表达上的差异关系着哲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诸多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 标签: 时间概念 空间语言 语言范畴 认知范畴 认知决定论
  • 简介:概念图是对大脑中层级化知识的视觉表征形式。一方面,概念图可以通过精致、组织与编辑二语学习者的二语词汇图式结构,来帮助二语学习者架设与完善二语心理词汇网络,联结与创造词汇使用的语境,深化输入型词汇知识;另一方面,概念图通过不断刺激、激活二语心理词汇网络各节点,提高二语学习者对词汇的提取与产出效果,以达到对二语词汇深度习得的目的。

  • 标签: 概念图 图式 二语词汇 心理词汇 语义网络 激活扩散
  • 简介:论文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存的不足,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遵循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根本性问题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和脑机制是什么"。

  • 标签: 二语习得 概念框架 根本问题
  • 简介:文章首先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概念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正确理解概念隐喻的动态认知流程,区分了"翻译隐喻"与隐喻翻译这两个概念。然后以李白诗歌《静夜思》的七种英译为例,阐述了概念隐喻视角下隐喻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旨在早日揭开汉语古诗中的概念隐喻及隐喻翻译的神秘面纱。

  • 标签: 概念隐喻 翻译隐喻 隐喻翻译 《静夜思》
  • 简介:哈代是英国19世纪新旧交替时期的一名小说家,他的“性格和环境小说”不仅继承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还表现出了明显的现代主义的特征。在他最著名的几部小说中,哈代对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探索,描写了世界的荒谬、人生的孤独、自由选择以及死亡。哈代对人生的理解和存在主义哲学是一致的,这种一致说明了哈代创作追求的前瞻性。

  • 标签: 哈代 荒谬 孤独 自由选择 死亡
  • 简介: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期西方哲学发展中影响较大的流派,作为时代代言人的贝克特深受其影响。本文将重估贝克特戏剧与存在主义思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期更准确地在时代思潮中把握贝克特的戏剧创作及其戏剧美学思想,为贝克特研究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视角。

  • 标签: 贝克特戏剧 存在主义思潮 戏剧与哲学
  • 简介:中国文学作品中概念隐喻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渊源,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概念隐喻传达给译文读者,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美感享受是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而,从翻译美学的视野研究譬如《水浒传》之类的中国文学作品的概念隐喻英译意义非凡。

  • 标签: 概念隐喻 翻译美学 文学作品 翻译
  • 简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英语学习热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股热潮也席卷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俄罗斯。尤其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逐渐融入国际社会,民众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也日渐高涨。除了教育体制内的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多样化的非学校英语教育方式也应运而生。然而,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的一些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对英语的教与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标签: 俄罗斯 英语 学校教育 非学校教育 现状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