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语声调教学模式对日语专业学生声调习得有重要影响。本文地方高校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为对象,在对其日语声调习得测试及分析基础上,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一统领、三方法、三保障”,即“一三三”日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声调教学模式。为验证该教学模式效果,时隔一年后笔者再次对同样人群进行了测试。通过验证测试表明,“一三三”日语声调教学模式效果良好。

  • 标签: 声调 测试 教学模式 验证
  • 简介:根据外语教学特点,大学外语往往分为精读、泛读、听力等课程进行教学。大学日语教学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如无国家教委统编精读、泛读、听力教材,更无配套参考书、另外,由于学生分散于各系而无法固定上课时间等等,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法上下功夫进行研究。笔者经过多年日语教学实践和总结后,认为,综合教学法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行之有效方法。“综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注重综合练习,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教师根据所选教材特点,按照教学理论和综合性教学模式授课,把日语教学变成实践课、技能课,即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达到《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所要求教学目的。

  • 标签: 大学日语 教学模式探索 日语综合
  • 简介:“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沦为了日本殖民地。在那种残酷创作环境下,很多作家或是大肆讴歌日本军国主义在白山黑水之间创下“壮举”,或是以文学工作者起码良心,较为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状况。岛木健作显然属于后者。本文拟探讨与“满洲”有关岛木,以及他眼中“满洲”。并从一个侧面看出“大东亚共荣”、“王道乐土”、“五族协和”伪满洲国实质,以及作家错综复杂心态轨迹。

  • 标签: 伪满洲国 岛木健作 同情 矛盾和不安
  • 简介:本文从“通感”这一修辞手法视点出发,和歌中有关“梅香”通感描写为研究对象,通过和唐诗同类修辞比较,追溯此类和歌产生及发展原因。从“万葉集”时期和歌用语中,可以看出“かをゐ”和“にほふ”这两个词原始意义是嗅觉和视觉融为一体一种综合感觉,这两个词之后作为嗅觉表现渐渐独立,反而促进了有关梅花视觉和嗅觉交错通感表现产生。

  • 标签: 通感 梅香 和歌修辞 中日诗歌比较
  • 简介:翻译过程中最让人感到困难往往是两种语言结构方面的巨大差异,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导致汉俄两种语言结构差异深层原因——思维模式或习惯不同进行了探索,得出在汉俄、俄汉书面语篇翻译过程中存在着汉语主体思维与俄语客体思维、汉语螺旋思维与俄语直线思维等类型转换结论。

  • 标签: 汉俄翻译 语言结构 思维模式 翻译转换
  • 简介:本论文拟通过对《蒙求和歌》中“说话文”与《蒙求》古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内容、表现手段等方面的异同,逐一剖析这些异同产生原因,并深入挖掘和歌表现与“说话文”词句之间对应关系,进而阐释作者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在《蒙求和歌》中,“说话文”虽汉文训读体写就,但却绝非是单纯对汉文进行训读训读文,而是充分照顾到和歌创作传统等和文文脉和汉混合文。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说话文”在这部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它上承标题,下启和歌,汉文训读体这种独特语体架起了沟通和汉两种语文桥梁。

  • 标签: 蒙求 蒙求和歌 汉文训读 注释
  • 简介:历史小说作家历史观和创作手法是作品形成重要基础,也是学界热议的话题。近年,司马辽太郎代表作《坂上云》(『坂の上の雲』)在日本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其中很多文字涉及中国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人物,其内容客观性值得商榷。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方式,说明司马辽太郎笔下"中国"在该部小说中仅起到衬托作用,同时,对其历史观和创作手法提出批评,修正日本学界及社会中存在某些文学观和历史观,体现中国学者研究主体性。

  • 标签: 《坂上云》 司马辽太郎 中国形象 历史小说 历史叙述
  • 简介:通过对中日两国"性向词汇"调查研究发现,不管是重复词汇量还是不重复词汇量,中国人均远远超过日本人,更具强大能产性以及丰富多彩使用特点。中日两国在评价"个性强"的人以及行为方面,既有负面评价倾向显著共性,又有正面评价方面的差异,即中国人注重"精明能干、不服输"和"有正义感、坚强",日本人更加看重"与众不同、有特点、幽默风趣"等,两者形成了对比与反差。

  • 标签: 性向词汇 过剩价值 负性原理
  • 简介:词根是复合词组成要素。中日词汇中都存在由汉语词根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虽然有一些共同点,但汉语词根在复合词中作用、价值等不尽相同。从这些不同点可以管窥中日词汇中由汉语词根构成复合词在构词方式上不同。

  • 标签: 复合词 词根 汉语词 词汇 构词方式 相同
  • 简介:“の”仅次于“は”是脸谱复杂格助词,它紧缩和伸展修饰功能已使散文语层峦迭嶂,语义变幻莫测。而在诗家语里“の”既能屈又能伸特性起着不可或缺修辞功用,它变异修辞使诗歌意像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突出。

  • 标签: 日语 格助词“の” 修辞功能 《古今和歌集》 语义 名词
  • 简介:俄语主动句和被动句被认为是同义句式,二者转换主要有两种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主动句都可以转换为相应被动句,这主要受施事、受事语义特征影响。另外,还要考虑上下文语境、语义表达侧重点、篇章衔接、语体需要等。研究句式转换有助于在平行句式结构序列中探究相关语法意义之间联系与区别,寻找其区别性意义和约束性限制条件。

  • 标签: 俄语主动句和被动句 转换模式 限制条件
  • 简介:态是表示动作主体与客体关系动词形态,换言之,它是围绕动词表达动作,涉及主体和对象等动作成员以及主语和补语等句子成分(即组成部分)关系语法范畴。从语法系统分类来看,态横跨形态论、统语论和语义论三个领域。态中最具代表性能动/被动态为例:①太郎次郎→①次郎太郎。

  • 标签: 使役相互 再态 动词态
  • 简介:“モト”和“ナカ”都是名词,且都是方位性名词。从汉语意思看,两者分别是“~在~下”和“~在~中”,都属于空间名词。例如,“青空のモトで本を読む”和“部屋のナカで本を読む”。前者意思是“屋外で読書すゐ”,后者意思是“室内で読書すゐ”。如果将两句中“モト”和“ナカ”调换的话,就变成“青空のナカで本を読む”和“部屋のモトで本を読む”。这样,前者意思是“空中で読書すゐ”;后者则不能作为句子成立。从中能够发现“モト”和“ナカ”虽然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差异。

  • 标签: モト和ナカ 副词性 异同 支配性上下性
  • 简介:社会性别分工是当代日本社会中最主要、影响最广泛社会性别规范,日本现代家庭就是以社会性别分工为基础建立。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男主外,女主内”社会性别分工家庭曾经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当代日本女性M型劳动力率曲线和非正规劳动为主劳动就业形态表明,日本女性仍在家庭为中心来安排自己社会劳动,社会性别分工仍在限制着当代日本女性生活模式和就业选择,日本女性理想中和现实中生活模式有着巨大落差。

  • 标签: 女性 社会性别分工 生活模式 非正规劳动
  • 简介:本文黄遵宪《日本国志》为语料,考察了近代早期中日语言接触。通过语料调查与梳理,对该书中日语借词生成、使用及传播过程进行了考索,对其词源进行了个案研究。指出近代早期进入汉语日语借词包括日语既有汉字词、日语汉字新词,还包括回归汉语本族词。日语借词在进入汉语同时,开始呈现由理解词汇向表达词汇转化迹象。在戊戌变法期很多革新派文论中,已显露出这些日语借词影响。

  • 标签: 日本国志 日语借词 新词生成 容受轨迹 传播与影响
  • 简介:与历来研究中仅以限定提示助词这一单一视点来探讨限定功能方法不同,笔者关注限定提示助词与限定副词同时出现双重限定句式,双重视点来考察限定功能,明确了限定提示助词与限定副词各自功能分担情况。作为限定功能整体架构研究第一步,本论文限定提示助词与限定副词中各自使用频率最高"ただ"和"だけ"为中心进行考察,得出结论为:在双重限定句式中,"ただ"与"だけ"进行限定时着眼点不同。"ただ"着重表达句中某一要素与其他同类要素之间paradigmatic关系。而r广二苊j则与前面的否定句或后面的副词相结合,在构成syntagmatic关系同时,限定动词行为方式,排除其他行为方式,表达这两种行为方式间paradigmatic关系。

  • 标签: 双重限定句式 SYNTAGMATIC paratigmatic 限定提示助词 限定副词
  • 简介:本研究日本视频新闻为题材,重点放在新闻内容理解上,通过分析学期初与学期末两次测验和参考测验后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学生在高级日语视听学习上进步之处,发现应引起注意问题,明确难以提高地方,为以后教学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 标签: 日本视频新闻 试卷分析 视听策略
  • 简介:檄文是一种独具特色和研究内涵但受到关注不多文学体裁,作为外国文学中一个构成要素,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文学特点上对其进行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和一定学术价值。云井龙雄是日本近代一个颇具特点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其所作檄文《讨萨檄》具有深远文学和思想意义。本文评述云井龙雄生平及政治思想、重点探究其上述作品文学特色和蕴含政治主张,论述其思想内容对后世影响,也为观察和理解日本近代史复杂多样性提供一个别样视角。

  • 标签: 檄文 云井龙雄 文学特色 思想内容
  • 简介: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王国维一生译介了大量西方哲学著作,希望从形而上来丰满中国学术,从认识论高度来促进中西之间学术交流。本文主要以《辨学》这部译作为个案,结合其产生历史背景,从意识形态角度剖析其译名和译文特点,即日译语吸收为译名手段、"操纵"和"改写"为译文策略。王国维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以其深厚哲学研究为基础,对王国维哲学翻译进行研究,对当今文化、历史和翻译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 标签: 《辨学》 哲学翻译 意识形态 王国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