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洛特曼“符号域”观念和自然科学颇有渊源,他符号学理生命科学更是诸多相互借镜和影响之处。本文从跨学科角度出发,讨论洛特曼符号学理对生物学借鉴和在生物符号学脉络起到重要作用,并指出文理学科之间这种相互影响体现符号学和文化研究发展未来趋势和动向。

  • 标签: 符号域 生物域 心相世界 生物符号学
  • 简介:依据鲍里斯·安德烈维奇·乌斯宾斯基提出艺术文本结构视点理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长篇小说《金色笔记》通过不同层面的叙述“视点”,“内”与“外”视点融合,由“黑”、“红”、“黄”、“蓝”四本不同笔记与“自由女性”叙事交织,随着时间进程演变,在意识形态、话语、心理等不同视点中呈现出不同意义,构成了小说复杂而又有序独特叙述形式,从而形成了艺术价值极高文本结构,形成了小说对话机制。

  • 标签: 视点理论 乌斯宾斯基 《金色笔记》
  • 简介:看似平常和自然语言符号反映人们思维认知方式,体现社会事实被再现和构建模式。比如在文学作品隐喻,女性常常被物品化或动(植)物化。本文运用巴赫金符号学理,结合批评认知话语分析方法,从符号物质性、历史性、社会性和意识形态性等方面,举例分析文学作品性别隐喻。揭示看似习惯而规约性语言表达背后隐藏性别歧视意识形态。

  • 标签: 符号学理论 性别隐喻 批评认知分析
  • 简介:<正>俄罗斯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1769——1844),为了阅读荷马作品和伊索寓言原著,五十岁时候,决心学习古希腊语。要学会古希腊语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他朋友哥涅季奇曾多年从事古希腊研究,并用二十多年时间翻译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所以他再劝阻克雷洛

  • 标签: 克雷洛夫 希腊语 朋友 寓言作家 俄罗斯 伊索寓言
  • 简介:1922年2月28日,列宁格勒(彼得格勒)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诞生了个小生命,他却成为20世纪前苏联著名符号学家、莫斯科塔尔图学派核心人物,成为前苏联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享誉世界文艺理论家和文化学家之。他就是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他前苏联继巴赫金之后又位人文科学领域理论巨擘,他长达半个多世纪学术生涯为实现文化形态符号性研究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探索,他所创建文化符号学理对世界符号学大厦作出了巨大贡献。值此洛特曼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符号学专栏特辟三篇文章,以缅怀这位符号学大师。

  • 标签: 符号学理论 洛特曼 诞辰 纪念 渊源 知识分子家庭
  • 简介:乌斯宾斯基与洛特曼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最为重要两个代表人物,乌斯宾斯基莫斯科最杰出代表,洛特曼塔尔图最核心的人物。“如果莫斯科代表某种程度上研究文学理语言学家,那么,塔尔图代表则是某种程度上研究语言学学理家。”

  • 标签: 符号学理论 洛特曼 文学理论家 颠倒 视点 代表人物
  • 简介:1922年2月28日,列宁格勒(彼得格勒)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诞生了个小生命,他却成为20世纪前苏联著名符号学家、莫斯科-塔尔图学派核心人物,成为前苏联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享誉世界文艺理论家和文化学家之。他就是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

  • 标签: 发展纪念 曼诞辰 洛特曼
  • 简介:《看不见的人》(1952)美国自二战以来最具影响力小说之。不同时期美国学者从不同理论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广泛讨论,出现越来越多围绕该书与其作者拉尔夫·埃里森博士论文和文学专著。笔者在此想讨论下这部小说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声音:个属于正在经历第人称叙述者过去事件少年,另个属于正在追忆事件叙述者。既然不同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小说做了研究,

  • 标签: 巴赫金 复调理论 《看不见的人》 身份问题 文学评论 小说
  • 简介:从范式视阈来审视俄罗斯形式主义学理基础,与以往纯文艺学或纯语言学视角有所不同,其聚焦和凸显思想层面的方法论意义。研究表明,该范式学理基础包括语言学基础和哲学基础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历史比较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后者所依据主要是西方普通美学思想。而由该两大基础所建构起来俄罗斯形式主义范式,不仅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符号学发端有力思想武器,也为尔后世界范围内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样式文艺学和语言学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 标签: 俄罗斯形式主义 研究范式 语言学基础 哲学基础
  • 简介:历史与逻辑──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黄艾榕读完陈敬先生《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幅波澜壮阔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画卷便活龙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伟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于1941年6月22日。几乎...

  • 标签: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小说史 战争文学 战争小说 苏联文学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文学”、“苏联作家协会”等陷入片叫骂声,这里发表组纪念苏联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文章,反映种反思苏联文学和当今俄罗斯文坛状况声音。虽然有些观点言辞慷慨激昂,甚至派系斗争和泄私愤之嫌,我们定全部接受,但它们不失种独特视角,所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因篇幅有限,文字略有删减。

  • 标签: 苏联作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苏联文学 作家协会 俄罗斯文坛 派系斗争
  • 简介:<正>我贵刊热心读者,同时也是《俄苏文学》热心读者。我先后读了《苏联文学》1985年第1期译载《后来发生了战争》和《俄苏文学》1985年连载《少女玛莎烦恼》。这两篇小说我都非常喜欢,连

  • 标签: 俄苏文学 苏联文学 卫国战争 缺乏 小说 中学生
  • 简介:高尔基写成于1917-1918年政论文集《不合时宜思想》,近年来受到评论界关注。笔者于1997年也写过文章,剖析这部作品观点偏颇。高尔基这组政论文,副标题“关于革命与文化札记”。但从行文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写作目的与其说是想突出文化重要,倒不如说欲强调革命不重要。高尔基关于文化重要性论述,定价值;

  • 标签: 高尔基 《不合时宜的思想》 文学评论 俄罗斯
  • 简介:莫斯科塔尔图学派代表人物尤里·洛特曼在意指过程模式化方面为符号学研究留下了丰富遗产。本文简要介绍符号学家洛特曼提出意指过程些基本原则,包括:(1)代码复数原则;(2)不相容或不可译原则;(3)自我交际原则;(4)符号继承原则;(5)符号域原则。

  • 标签: 洛特曼 遗产 意指过程模式化 原则
  • 简介:В.Л.马赫林纪念巴赫金研讨会上,号召自己同行在不确定段时间内“从方法论不使用巴赫金已成人所共知概念———对话、狂欢、时空体……”①,他清楚他说是什么。这与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著述热情意义相同。伯恩斯坦曾号召以放弃马克思理论最...

  • 标签: 巴赫金 狂欢化理论 拉伯雷 狂欢节 文艺复兴时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
  • 简介: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称之为“白银时代”当代西方通常做法,历史、文化、哲学等学科都采用此说。欧美直很关注白银时代文学,并逐渐形成特定学术传统,尤其随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所引发重估20世纪俄国文化遗产浪潮兴起,外加人文学科研究新方法不断渗入到该领域,因而

  • 标签: 白银时代 当代 文学 重估 俄国 形象
  • 简介:进入90年代后,俄罗斯文坛出现不少新和不大熟悉面孔。翻开各种大型文学杂志,随时都可读到这些人作品,其中某些作品受到了批评界重视和引起了热烈争论。报纸上不断他们谈话和评介他们创作文章发表。有时他们当中某些人名字赫然出现在各种文学...

  • 标签: 现代主义 俄罗斯文学 长篇小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年轻作家 发表作品
  • 简介:关于当代文学发展进程学术会议纪要陈静编译1996年12月莫大哲学系召开了题为“80—90年代俄罗斯文学发展道路及诗学问题”学术会议。50多名俄罗斯学者参加了会议。全会主要议题20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文学发展进程。文学博士C科尔米洛夫...

  • 标签: 当代文学 发展进程 学术会议纪要 俄罗斯文学 当代俄罗斯 现代主义
  • 简介:生命悲歌———《雄鲑》读后感唐逸红阿·瓦尔拉莫夫当代俄罗斯文坛颇有实力作家,他长篇小说《人之初》(或译《诞生》)发表后得到了文学界致好评,并获取了1995年反布克奖。《雄鲑》这部小说也是作家部代表作。《雄鲑》描写了个出生于本...

  • 标签: 雄鲑 悲剧命运 历史时期 读后 现实生活 俄罗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