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西狭颂》摩崖位于甘肃成县天井山峡谷中,刊于东汉建宁四年(171)。自北宋以来,欧阳修、曾巩、赵明诚在金石着述中论及,而受世人之瞩目。降及清代,康有为、杨守敬、梁启超更是对《西狭颂》书法褒扬推崇,方整雄伟,疏宕静穆,誉为“汉隶之正则”。本文分着录、主事者李翕、撰书者仇靖以及《五瑞图》“四”,以对《西狭颂》作一相应的考证与研究。

  • 标签: 《西狭颂》 着录 李翕 仇靖《五瑞图》
  • 简介:在"士人画"理论的指导下,苏东坡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文人画观点。这些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代皆影响至远。绘画统于"道"与"德"与"占色而画,画之陋也"是苏东坡文人画思想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全面完整地认识苏东坡文人画思想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苏东坡 文人画思想 于“道”与“德” “占色而画 画之陋也”
  • 简介:塞尚晚年“圣·维克多山”系列绘画一反其成熟时期绘画所追求的坚固坚实的自然形式,而呈现出混沌和抽象的倾向。对此,后世学者陷入无止境的争论之中。回顾塞尚艺术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对巴洛克技法和印象派的双重背离历程,也是一部破主客二分、不断追求自然之真的历程——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而只有在存在论现象学的高度,并将塞尚的生命、绘画史结合入晚年的风景画中,方能瞥见其晚期艺术对真性的重大突破。本文将梅洛—庞蒂存在论现象学引入塞尚晚年《圣·维克多山》的分析,在形式分析与现象学研究的双重视角中,研究此系列对深度的营造和通往真性的道路。

  • 标签: 塞尚 圣·维克多山 梅洛—庞蒂 现象学 艺术与真理
  • 简介:叶恭绰(1881-1968)是北洋政府初期“交通系”的第二号首领,也是民国时期乃至新中国建国初期文艺发展的重要人物。叶氏思想源自东塾学派,注重修德治学以及经世致用,认为文艺乃“表心胸之蕴蓄”。“洪宪复辟”事件中,叶氏与“交通系”其他成员在袁世凯(1859-1916)的胁迫下成为最重要的推手,事败后遭到舆论的唾弃。此一事件无疑对叶氏的人生观与艺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关注叶氏对历史上几位“大节有亏”人物的书法作品的评价,探讨“洪宪复辟”后其艺术审美观的衍变。

  • 标签: 叶恭绰 东塾学派 审美观衍变 洪宪复辟 交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