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的基础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期借鉴西方工业文明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建制。当今人类社会已开始出现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音乐教育也必然开始出现转型,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第二次建构。在此转型中,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华文明的归复(归属与复兴)以及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具有方向性的问题。因为在新的轴心文明时代如果中国音乐教育不考虑中华礼乐文明的参照,中国音乐教育必然失却自身文明的立足点,乃至迷失自身而成为西方文明音乐教育的肤浅仿效者。同样,在反思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音乐教育之时,西方也在考虑音乐教育建构中文明的归复,正如当今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讨论的兴盛,它是对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返本开新。

  • 标签: 工业社会 生态社会 礼乐文明 实践哲学 轴心时代
  • 简介:在新一轮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下,"以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为主要体现内容的课程观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已逐步形成共识。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音乐教师对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实践与提升,对自我教学研究能力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我市在"林季君音乐领衔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开展了名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导入的实践与研究"的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堂导入是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方法引导进入新课,也可称为开讲、开课等。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始环节,它影响着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 标签: 音乐课堂 课堂导入 音乐教育课程 中小学音乐教师 教学效果 季君
  • 简介: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器乐教学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简单易学的课堂乐器演奏,可以逐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艺术素养。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的实验学校之一,我校积极践行"小乐器,大课堂"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全校所有学生中普及课堂乐器,并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 标签: 器乐教学 小学生学习 实验县 艺术教育 艺术素养 感悟能力
  • 简介: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曲艺作为文艺的重要门类,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要通过扎实的曲艺传承创作和生动的演出实践,以价值引领为己任,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在广泛传播中落地生根。

  • 标签: 曲艺创作 曲艺艺术 文艺工作者 文艺创作 演出实践 曲艺演员
  • 简介:"协同创新"理论是政府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战略构想,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4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艺")以复排歌剧《秋子》为抓手,整合全校之力,通过创演过程中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协同运作和高效组织,在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前夕将该剧成功公演,在践行"协同创新"理论方面初尝甜果,其成就与启示意义值得思考和总结。

  • 标签: 歌剧 《秋子》 协同创新 艺术实践
  • 简介:高等艺术院校发展艺术教育的根本是理论教育,然而,现在由于教育改革发展革故鼎新,学生的实践平台与专业技能的相结合越来越被受高等艺术院校所重视,故高校对艺术实践方案的不断研究与探索的创新思路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并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进行局域性拓展,这种艺术实践模式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艺术教育长期发展的基础保障。笔者笔者通过自身从事高校艺术教育领域工作的经历,分析了艺术院校艺术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并着重论述了校内、校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性、艺术实践活动的安全性、艺术实践活动人才培养的完整性等,共提出六点论据与广大学者共同研究与探索高等艺术院校开展艺术实践的现状与未来。

  • 标签: 高等艺术院校 艺术实践 现状 未来
  • 简介:我国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学习的效果与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效果的脱节说明了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局限。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微格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音乐欣赏 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
  • 简介:<正>就其历史来看,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不可谓不悠久,而人们对于戏剧自身的关注也同样可称为悠久。针对戏剧本身而言,这些关注即可以大致视为中国古典形态的"戏剧学"。然而,受制于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特点以及古典戏剧本身的地位等的影响,中国古典形态的"戏剧学"存在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即缺少系统的理论建构与规范的研究范式。以具有集大成性质的《中国古典戏曲

  • 标签: 戏剧学 中国古典戏剧 古典形态 《琵琶记》 学术研究 剧说
  • 简介:文章透过1880—1887年间威尔第所写书信及受访记录将其歌剧观解释为“守正创新”,并通过对《奥赛罗》中卡巴莱塔、回忆主题、帕兰特等元素的分析对此加以进一步阐发。笔者认为,威尔第一方面在写作实践中保留着传统歌剧的分曲原则,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对歌剧连续体的追求。

  • 标签: 《奥赛罗》威尔第 “守正创新”
  • 简介:近来,有幸读了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冯巍巍教授的音乐教育专著《走进音乐课程》,感到耳目一新、收获颇丰,这是一部充满新理念与新实践,体现音乐课改研究成果,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均具有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专著。

  • 标签: 音乐课程 教育专著 实践 中小学音乐教师 山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 简介:提及意大利艺术歌曲,自然会想到弗朗切斯科·保罗·托斯蒂,这位集歌唱家、声乐教师、钢琴家、艺术指导、作曲家于一身的天才音乐家,也正是这多重身份成就了托斯蒂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托斯蒂的艺术歌曲结构严谨,歌词选择一丝不苟,极其慎重,这些细微之处体现着其作品的歌唱性和感染力;如今托斯蒂的作品备受歌唱家青睐,成为诸多歌唱家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而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托斯蒂的作品更是绝佳的声乐教材,难易适中。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三首作品为例,分析托斯蒂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教学实践意义。

  • 标签: 艺术歌曲 托斯蒂 旋律 情感 歌唱性
  • 简介: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的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四季如歌》艺术歌曲音乐会中,笔者担任了《夏》这个部分的钢琴艺术指导。笔者根据在室内乐演奏和教学方面的多年积累,以及准备音乐会过程中对这套曲目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之后又在室内乐领域具有卓越声望的钢琴教授HartmutHoll大师班强化学习,总结和归纳了其中几首较为现代和生僻的艺术歌曲在演奏、合作及诠释中的一些感受,写成此文和大家分享。

  • 标签: 艺术歌曲 上海音乐学院 贺绿汀音乐厅 拉赫玛尼诺夫 分音符 琶音
  • 简介:本文基于心理、理论、实践三者不同音高概念,从心理、理论、实践三种律制1理念出发,利用GMAS2音乐分析系统软件,对苏北唢呐班的主奏乐器“唢呐”进行测音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苏北民间唢呐的“实践律制”经历了“模糊律制”到“近十二平均律”的变迁。变迁主要原因:1.“近均孔”唢呐的淡出与“非均孔”唢呐的淡入;2.传统曲牌的渐失与流行歌曲的涌现;3.西洋乐器、电声设备的冲击与艺人专业学习的推动。

  • 标签: 苏北民间唢呐 实践律制 变迁 模糊律制 近十二平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