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正>庾信(513—581)生活在南北朝时代的末期。他亲历了梁王朝由安定而动乱、而濒于覆亡的破败过程,也目睹了西魏、北周和隋的变迁。庾信置身于历史转折时期这几个富于戏剧性的高潮,内心体验异常丰富而深刻。作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用他所擅长的诗、赋、文,生动地层现了这一切。他的作品是我们窥视他的遭际和心灵的窗口。他以作品中鲜明的枯树意象体现出悲怆老成的艺术风格。

  • 标签: 意象 庚信 枯树 庾信 中国文化研究 《哀江南赋》
  • 简介: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突出创作个性和成就的诗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但他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却做着“永恒的苦役”。他的苦恋,是一种执著而崇高的追求,透露出诗人纯真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其中的苦恋意象颇为独特,充分折射出他的感情经历。

  • 标签: 戴望舒 意象 苦恋 诗歌 爱情
  • 简介:人口数量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学者在论著中,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他们关于宋代城市等级的看法,研究思路都是通过广泛搜集文献记载中偶存的宋代城市人口数据的片断信息,归纳得出结论,但相互间歧见颇大。其实,宋人关于城市人口规模的表述更多地是出于意象,宋人的这种意象,与其说主要依据于实际人口数量,不如说依据于城市的行政地位,因此在时人意象中城市规模的差序格局就形成了都城百万家、路治十万家、州军与重要县城万家以及一般县城数千家这样几个等级分明的序列。这说明至少就某种程度而言,在两宋士人的心目中,城市的行政地位比它们的实际规模更为重要。讨论宋代城市发展史不应忽视这一史实。

  • 标签: 宋代 城市 人口规模 意象
  • 简介:《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薛爱华研究唐代南方的著作。该书体例清晰,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对于唐代南方的研究影响深远。然该书亦偶有疏漏。现就书中论及的“红豆”“竹马”“红盐”等问题,加以考证、补充,以求证于方家。

  • 标签: 《朱雀》 薛爱华 红豆 竹马 红盐
  • 简介:说到黄牛,自然与古代的牛耕有关。在土族的神话传说中,有关牛和牛耕较为著名的故事就有三则:《黄牛大力士下凡》、《牛耕地的传说》和《布柔游》。其中,前两则属于神话和半神话,后一则却是生活故事。本文以前两则故事为主,重点探讨一下土族原始农业的起源以及牛耕神话的文化内涵。

  • 标签: 原始农业 黄牛 文化意象 土族 神话传说 生活故事
  • 简介:梦,这一难以捉摸的斯芬克斯之谜,古代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自我情愫与内感的道具。在文人笔下,梦不仅是纯粹的生理学专有名词,已经演绎成为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的情感表达术语,成为文人心灵与潜意识折射的产物。梦的景象,梦的意识,梦的境界,梦的气氛...

  • 标签: 古典文学 《红楼梦》 《诗经》 梦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 《楚辞》
  • 简介:老子哲学、美学是一种立象观道的人生态度。相对于可读(解)的名,老子眷注于一种可静观的象。本文立足于象的本体自觉,揭示古典意象理论尚象特征的价值根源。老子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意象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联而不是理性对应。意象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根源于老子哲学、美学价值祈求的影响。在此种影响下,古典意象终于走出认知理性框架,祗向于对境界的瞩目。

  • 标签: 老子 哲学
  • 简介:苍凉美是张爱玲的悲剧意识在其小说文本中的审美表现。它是东方的,也是女性的。张爱玲在创作上强调文学作品要表现人生安稳的一面,她说:“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①。“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

  • 标签: 《张爱玲文集》 张爱玲小说 悲剧意识 女性意识 月亮意象 女性原则
  • 简介:"王粲登楼"这一经典审美意象,在其后世的诗词作品中反复出现,多被用以寄托作者的羁旅思乡之情。明人刘基的词中,"王粲登楼"这一意象也不断重复,通过对王粲《登楼赋》分析,结合刘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似可从中管窥到刘基在仕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 标签: 刘基 王粲登楼 意象 矛盾心态
  • 简介:《魏风》是2000多年前的魏地民歌,经过文人的整理和加工,成为《诗经·国风》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入雅文学殿堂。产生于此地的《芮城歌谣》(未刊稿)①则是现当代当地俗文学的代表,由于它离我们太近,以至于感觉不到其价值,学术界对其关注和研究十分有限。通过对两者之间动植物意象、地域的对应研究,能够比较深入探讨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 标签: 《魏风》 魏地民歌 俗文学
  • 简介:中有不少与渡水有关的诗,对这些诗,现、当代学者多从原始思维、原始宗教入手分析.实际上,这些诗所描述的地理位置大多可考,乃实写当时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有现实基础.而就其意象内涵来看,则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渡水的死亡恐惧意识、由河流而产生的空间阻隔意识、把渡水和婚恋相比附的意识,反映了当时人们认识物象的水平,也是有更多现实性的.

  • 标签: 《诗经》 渡水诗 意象内涵 社会学 民俗学
  • 简介:书论至盛唐,最重大的是张怀璀的著述。张怀璀是唐代开元时期人(713年前后),官至翰林院供奉,是我国古代书法史上一位少有的、专以书学论著名世的理论大师。其重要著述如《书断》、《文字论》、《书议》、

  • 标签: 书学思想 书法史 “意象” 《书断》 翰林院 著述
  • 简介:法国生态文学先驱吉奥诺善于描绘普罗旺斯自然世界,当地的植物元素是其着力表现的意象之一。他以自己质朴自然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橄榄树”、“薰衣草”、“草木”等植物元素来凸显具有普罗旺斯风格的自然生态文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揭示植物符义在表现作者生态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吉奥诺 植物 普罗旺斯 生态
  • 简介:自古以来,青海这片土地被赋予了一种文化的意义和象征,因此在历代咏青诗歌中“青海”成为一个意象符号,是一个区域的代表和符号,也是进行国家祭祀,实施国家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符号。

  • 标签: “青海” 区域符号 政治符号
  • 简介:东晋在中国史上是个颇为特殊的时期,不妨说是门阀政治的典型形态。在文学史上,东晋同样也很特殊,虽然历来对其文学成绩评价不高,但将它放在整个文学史上估量,却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 标签: 意象化 东晋 文学史 文学评论 文化精神
  • 简介:河南,先是漫画传媒的孵化器作用,后随着一批自由动漫人和职业动漫人的出现,河南的动漫开始向产业化时代迈进,各种形式的动漫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用各种传播方式把河南动漫产品和作品发布到全国甚至海外。河南动漫成了中国动漫产业中的一支新军,河南动漫运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关注。

  • 标签: 小樱桃 卡通形象 艺术形式 朱德庸 受众市场 蔡志忠
  • 简介:争矿运动山西省煤铁矿蕴藏量极富,煤炭质优品多,久已闻名中外,帝国主义者深悉其情,垂涎已非一日。但统治者遇昧无知,对内残酷剥削,对外向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对我国丰富的地下宝贵财富,不知兴办开采,以利民生,而是闭关自守,只是用古老的人工方法开采。一些有识之士,想开掘也无能为力。

  • 标签: 英商福公司 清政府 山西大学 商务局 阎锡山 保晋公司
  • 简介:朝鲜三一运动和我国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崔志鹰发生于1919年的朝鲜三一运动和我国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东亚两次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对这两个运动作些比较研究,既有助于我们把握本世纪初叶中朝人民在反帝爱国斗争中同命运、共患难的历史,弘扬两民族深厚的传统友谊,...

  • 标签: 朝鲜三一运动 五四运动 比较研究 朝鲜人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殖民者
  • 简介:《红楼梦》书名中的“楼”意象,主要表现为繁华富贵地和花柳温柔乡的双关性涵义,这里面有着丰富的典故内涵。在多种欧洲语言的这一书名遣译中,斯拉夫语的“楼”意象翻译,在表面上显得最为丰富多彩,而其内在则是充分体现出错综复杂的词汇源流追溯脉络和翻译过程中颇具神采的语汇运用技巧。对这一语族“楼”意象的适译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有别于处理英语、德语等翻译结果的相对简单划一,更有助于翻译学科的理论构建,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过程某些端倪的剖析。

  • 标签: 书名“红楼梦” 斯拉夫语 “楼”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