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正>大肠损伤的诊治在消化道创伤中是比较复杂的课题之一。虽然单纯性大肠损伤多不立即危及生命,但由于感染和并发症而致后期死亡率较高,尤其是位于腹膜后的大肠损伤,在剖腹探查时也不易发现。因此,必须重视大肠腹膜后部分损伤的诊断及处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我院1973年至1993年共收治了21例大肠腹膜后部分损伤,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膜后 部分损伤 大肠损伤 合并伤 诊断及处理 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内镜下鼻腔后部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5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5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后83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其中10例有效患者及2例无效患者经二次微波治疗后均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黏膜均正常,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鼻腔后部出血患者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微波治疗 鼻腔后部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中,均有视力障碍,神经影像学以双侧大脑半球后部可逆性白质异常病变为特征。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及时有效治疗对神经功能缺失的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子痫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诊疗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及时诊治及优质护理,2例病灶完全消失,1例病灶明显减小,均未复发。结论应提高对子痫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认识,积极治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子痫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ORES患者的临床和MR资料。结果头颅MR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皮质区对称性病变,常累及皮层,颞叶、额叶、小脑、基底节区等也可同时受累。本组病例结果病变均累及双侧枕、顶叶,9例同时累及额叶,1例累及小脑半球,1例累及胼胝体压部,MR呈稍长、等T1长T2,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8例做DWI呈等或稍高信号,ADC呈等或稍高信号,1例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经治疗后10例复查大部分病灶吸收好转。结论MRI是PRES的最佳检查及随访手段,MR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正确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摄影术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影像线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从影像表现鉴别可逆性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PLS)。方法分析我院1例可逆性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头颅CT提示病灶均局限于顶枕叶脑白质区,头颅MRI示病灶为双侧顶枕部白质区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经临床合理治疗后,影像表现逐步改善,病灶减小明显,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伴癫痫,有视物不清症状,经降血压、降颅压,抗颅内水肿处理后症状逐步改善。结论影像检查对本病有特征的表现,但需与个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应尽早结合临床表现对本病得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可逆性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PLS) 中枢神经影像检查 鉴别诊断
  • 简介: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如CD4+Th细胞通过分泌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以及辅助诱导和激活CD8+CTL,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是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分泌IL-10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机体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包括NK细胞)的功能,导致宿主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或免疫抑制状态,从而在免疫应答诱导和效应的多个环节上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 标签: 抑制性细胞因子 白血病患儿 临床意义 变化水平 化疗前后 抗肿瘤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syndrome,RPLS)的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JudyHinchey提出[1],是由恶性高血压、子痫、严重肾脏疾病、某些已被证实与RPLS相关的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发病急骤,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异常、皮质盲、癫痫发作、昏迷和精神障碍为特征[2];神经影像学显示为对称性的脑白质弥漫性水肿,最常累及后循环的顶枕叶,其他部位也可受累,如小脑、脑干、基底节,有时甚至在脑前部、颞叶等。治疗关键是积极控制高血压和终止癫痫发作。2014年11月,我院收治1例子痫前期合并RPL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胎儿附属结构超声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主要观察胎盘的位置、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胎盘成熟度及胎盘内有无异常回声。

  • 标签: 胎儿附属结构 超声 表现
  • 简介:从毛泽东喜欢的主食看其饮食结构。毛泽东一日三餐都吃主食,每顿饭1小碗,大约50克左右,但却吃得很杂,以糙米为主,加一些薯类和豆类等杂粮。晚饭时喜吃一个烤红薯和烤玉米。毛泽东的这种习惯非常合理。因为粗粮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和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神经组织的功能的

  • 标签: 毛泽东 饮食结构 食品 营养素
  • 简介:目的对我国登革2型病毒1998年广东省南海市流行株GD08/98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为追踪其地域来源、基因组结构与致病性的关系及研究开发登革病毒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登革2型国际标准株NGC序列,设计2对重叠引物,RT-PCR扩增,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受体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此登革病毒株结构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2325bp,编码775个氨基酸.与其它登革2型病毒株ThNH81/93、NGC、44、TSV01、04及S1进行比较,其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4%、94%、92%、92%、90%.结论GD08/98病毒株的结构基因序列基本类似于已发表的其它登革2型病毒株.GD08/98株与ThNH81/93株同源性最高,推测其可能来源于泰国.

  • 标签: 南海市 登革病毒 流行株结构 基因序列 结构基因 致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结构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在鼻内镜下接受治疗的结构性鼻炎患者8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术后对86例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86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69例患者为治愈,14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51%。结论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对于结构性鼻炎治疗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达到最佳,其手术应以纠正鼻腔结构异常、调整两侧气流的对称性分布为主,以维系正常通气功能。

  • 标签: 鼻内镜 重塑鼻腔结构 结构性鼻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11--13+6周超声结构筛查在胎儿结构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孕早期孕妇600例,观察其在妊娠11-13+6周胎儿结构畸形诊断中的效果。结果:600例胎儿中共有11例筛查异常,结果与分娩后或标本检查结果一致,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11--13+6周孕妇实施超声结构筛查可早期检出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较高,临床可以考虑对孕早期孕妇实施该检查,以降低胎儿畸形率。

  • 标签: 妊娠早期 超声结构筛查 胎儿结构畸形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据1998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在1995年,所有死亡人员中,5岁以下的儿童占40%,5~19岁的占10%,20~64岁的成年人占28%,65岁以上的占21%。1995年,所有死亡人员中,5岁以下的儿童占21%,5~19岁的占7%,20~64岁的成年人占29%,65岁以上的占43%。

  • 标签: 死亡 成年人 世界卫生 年龄结构 儿童 人口
  • 简介:结构式摘要是科技论文较为常用的格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也称为科技论文摘要的"四要素"。其撰写要求分述如下。

  • 标签: 结构式摘要 撰写要求 科技论文 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