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采取硬腰联合麻醉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并自愿采取术后镇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舒芬太尼)和研究组(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每组62例,于手术结束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内监测采用舒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Ramsay镇静评分标准、记录患者自行按PCA键的次数、术后48小时的不良反应。采用谵妄评定法(CAM)量表测定谵妄的发生,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测定POCD的发生。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啶以及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更好并且随着时间延长,镇痛舒适度评分逐渐增加,镇痛效果评分逐渐降低(P〈0.05);出现恶心、呕吐更少,心动过缓更多,按压PCA次数、发生谵妄和POCD更少(P〈0.05)。在术后7天,研究组比对照组患者评分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相比较单用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啶以及舒芬太尼,起效快,同时可以减少术后谵妄以及POCD的发生。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舒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控镇痛静脉输入吗啡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IV期中到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54例自控镇痛静脉输入吗啡镇痛治疗,对照组30例传统方法口服或肌注吗啡类药物镇痛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治疗期间,疼痛明显缓解,显效率77.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生存质量提高,不良反应轻。结论自控镇痛泵用于晚期癌痛病人,安全,有效,方便,不良反应轻。

  • 标签: 晚期癌痛病人 自控镇痛泵 吗啡 疼痛
  • 简介:摘要自从世界上有人类的存在开始,人类就会感知疼痛。疼痛属于一种对伤害或者某种刺激的主观感受。人们不断地探索能够缓解刺激之后的疼痛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11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均在气管插管金麻下手术,常规开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护,麻醉诱导。术后气管拔管后连接静脉镇痛泵,给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镇痛泵泵入;给予对照组舒芬太尼镇痛泵泵入。①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48小时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②依据Ramsay评分对患者镇静情况进行评价;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在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均明显升高,术后12小时时最高,术后48小时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48小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镇静情况评分逐渐降低,术后12小时时最低,术后48小时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48小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心动过缓为主,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抑制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行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好,疼痛程度低,镇静效果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术后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佐辛和芬太尼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64例ASA1至2级择期进行全麻术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地佐辛和芬太尼进行术后静脉镇痛。并对比术后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3h镇痛疼痛评分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48h镇痛疼痛评分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比芬太尼组少(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地佐辛对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低。

  • 标签: 地佐辛 芬太尼 术后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非机械通气ICU患者持续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出我院进行非机械通气的ICU治疗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镇痛镇静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镇静3~4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镇痛镇静护理有利于提高镇静效果,促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治疗患者 护理 镇静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麻与硬膜外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中的阵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腰麻组和硬膜外组,分别行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同麻醉方法,观察2组患者镇痛效果。结果腰麻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率为75.00%,硬膜外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率为57.5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在剖宫产患者镇痛中采用腰麻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儿科收治的需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共98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儿的护理方法。并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情况进行统计,以了解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98例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情况良好,除2例患儿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留置失败,其余患儿均未出现意外情况。结论静脉留置针具有安全性、操作简便性与实用性,在儿科中应用广泛。对于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应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护理,以达到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儿科 静脉留置针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内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1-2016.12收治的肾内科患者11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12.50%术后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3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8.21%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6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静脉留置针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 标签: 肾内科 静脉留置针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手术应用静脉留置针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不同的静脉输液方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的静脉输液方式,观察组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同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对照组外渗发生率1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观察组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两组外渗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别显著,经统计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简便,加之留置针使用时的精心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 标签: 手术患者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瘘生存率。方法总结218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过程。结果205例患者静脉内瘘使用正常,而13例出现了内瘘闭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内瘘锻炼方法、穿刺方法、按压方法及合理控制血糖、血压和严格无菌操作是保护动静脉内瘘,避免内瘘闭塞、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内瘘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veno-occlusivedisease,HVOD)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015年确诊HVOD的15例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CT平扫表现为肝脏增大,肝实质密度均匀减低,增强呈"地图状"强化,门脉期明显;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肝段变细,肝静脉显示欠清晰。病理学表现为肝窦淤血、扩张,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结论病理检查对确诊肝小静脉闭塞病影像诊断有重要价值,CT增强检查是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肝静脉闭塞病 诊断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手术后应用吗啡硬膜外镇痛(PCE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何区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骨科下肢手术和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各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骨科组和妇产科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吗啡加左布比卡因行PCEA.并在24h内随访观察患者镇痛效果(VA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区别。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妇产科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骨科组(P<0.05);骨科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妇产科组(P<0.05或P<0.01)。结论吗啡PCEA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而应用在妇产科手术后则恶心呕吐多发,患者满意度低。

  • 标签: 吗啡 术后硬膜外镇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靶控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更适合对患者采用的静脉麻醉药物。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共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患者在能够承受麻醉药物的情况下,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较少,更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静脉麻醉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时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性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3.5±7.5)天,对照组有效率为8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2.5±6.5)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护理不断推广的新型护理模式。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骨科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骨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预防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25%(3/48)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8.75%(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40/4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充分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科患者 深静脉血栓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分析87例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出现静脉血栓1例、港体外露2例、导管破裂1例、导管堵塞1例、回抽无血12例、局部皮肤感染1例。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宣教,严格遵守输液港的操作护理规程,并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保证输液港安全使用,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植入式输液港 维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对比来讨论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6~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10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一组作为实验组,对患者实施输液全程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包括在输液前,输液过程中以及输液后的全面护理,做到患者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精神状态都是舒适的护理。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一般性的护理服务。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及对护理操作过程的满意度1。结果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对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操作满意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更高。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门诊静脉输液时采用个体化的护理,能够较大程度提高老年患者对整个医疗过程的舒适感与满意度,从而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预防下肢摘要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外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置管的有效方法。方法研究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56例心内科年龄为70岁至91岁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静脉置管部位主要选择四肢静脉,上肢为71%,下肢为20%,颈外静脉8%。结果本组对56例接受静脉置管术的患者,无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置管液体外渗、静脉炎及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静脉置管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静脉置管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