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脉综合征(ACS)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急性脉综合征(ACS)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放松训练等系统的护理干预。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34例,在手术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心理状态,用多功能监护仪检测病人术中心率、血压变化1。结果试验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急性脉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消除恐惧、焦虑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和躯体性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上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冠脉综合征 桡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介入技术发展至今日,随着上世纪70年代始创的经皮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和90年代脉支架术的开展,以及随后相继涌现的脉内斑块切除、放射治疗及药物涂层支架,每一项技术都离不开新器械的发明和应用,重要的是,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上述诸多技术是否能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器材的选择和应用,因此,心脏介入医生对器械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的熟悉情况,显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器械选择 腔内球囊成形术 药物涂层支架 冠脉支架术 冠脉内斑块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80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经右肱动脉穿刺行PCI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的护理体会,从加压包扎及外科修补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经过15天的治疗,患者好转出院。

  • 标签: PCI术  假性动脉瘤   修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13例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在腔内治疗术前均严格超选择性或选择性插管造影,了解患者假性动脉瘤体的滋养动脉特点和假性动脉瘤体所处的位置以及瘤体特征。依据不同影像学表现选用多方法治疗。结果;本次研究的13例患者,采用各种对症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假性动脉瘤全部闭合。其中1例终末型臀上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巨大血肿,采用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后,恢复良好,没有引发特殊的并发症。结论;,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能使各类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得到良好的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代替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脉内溶栓后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从20 20年1月到2021年3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数量分别为32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直接介入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脉内溶栓后介入治疗,对两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ST段下移、胸痛、相关血管梗死再通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0d内病死率各项指标明显更占优势,P<0. 05。结论 脉内溶栓后介入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身体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上可以普及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下降,心肌梗死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使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使患者不但能躲过危险期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心肌,对梗死后心肌重塑及预后极为有利。介入治疗是目前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具有危险小、手术简单、效果肯定的优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手术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给病人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险。通过对我院2023年1月到6月收治的235例病人进行分析,明确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冠脉介入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肺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抽选98例本院原发性肺癌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较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治疗期间易受外界影响,患者要注重自我保护,临床治疗要加强对患者身心状况的关注,采取积极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综合护理优势显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够进一步优化护理质量和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使临床治疗达到预期的结果,规避风险事件,进而避免医患矛盾,保障医院医疗工作有序进行,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 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操在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接受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指操干预。观察和比较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的差别。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总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手指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性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2月份至 2019年 6月份收治的 10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诊断并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71.7%)明显高于对照组( 96.8%)。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采用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冠脉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限定为接受介入治疗方案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选录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期间的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依从性、自理能力、社会支持度、生活质量评价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的心脏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及并发症。方法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共35例临床治疗。结果采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5个,完全栓塞15例,90%以上栓塞9例,部分栓塞11例。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2例,脑积水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水平。方法对本院一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护理,制定严格的护理措施,并按计划实施。结果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加强术前准备,提高术中穿刺水平,加强术后护理,做好监护。

  • 标签: 心脏 介入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