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后淋巴扫与宫颈病灶放疗联合治疗方案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的协助患者获得理想治疗预期的能力。方法:将2021年至2022年两年间覆盖区间内前往我院行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与入院就诊次序同时依照双盲法将患者依次划入对照组(n=40,应用延伸野根治性放疗方案)与研究组(n=40,应用腹膜后淋巴扫与宫颈病灶放疗联合治疗方案)。回顾性统计患者治疗结局;患者复发与癌细胞转移情况;患者并发症构成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结局中完全缓解与疾病控制构成比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统计意义明显(P0.05),同期研究组患者癌细胞转移率与总体治疗失败率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统计意义明显(P

  • 标签: 宫颈癌 癌细胞转移 淋巴清扫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引导浅表肿大淋巴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浅表肿大淋巴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与常规超声对比,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者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80例浅表肿大淋巴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其中77例可以明确诊断,3例因标本不合格无法准确定性。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误诊率3.33%、漏诊率5.00%均低于常规超声的16.67%、30.00%,P<0.05。穿刺活检诊断灵敏度95.00%、特异性96.67%、准确率96.25%、阳性预测值90.48%、阴性预测值98.31%,均高于常规超声的70.00%、83.33%、80.00%、58.33%、89.29%,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能有效提高浅表肿大淋巴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高频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浅表肿大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患儿,并将患儿随机划分成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为主的观察组和单一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对照组。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淋巴大小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优异,(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检查,其余29例作为实验组,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首先,从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理念出发,讨论了中医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诊断思路,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中的重要性。其次,针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分别从中药内服法和外治法两个方面做了详细地梳理和总结。通过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分析,本文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科学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参考。

  • 标签: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医药辨证理念 中药内服 外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腋窝前哨淋巴活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3)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腋窝淋巴,观察组采用腋窝前哨淋巴活检。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行腋窝前哨淋巴活检方法,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存在,缩短手术时间和上肢功能恢复时间,保证患者早日康复,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 手术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哨淋巴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到我院及瑞金医院就诊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1)。参照组行腋窝淋巴联合保乳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前哨淋巴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围期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围期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保乳手术 治疗效果 围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术前腋窝超声检查和前哨淋巴活检,对比术前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与中前哨淋巴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98例女性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发现,ALN异常31例,ALN无异常67例,其中包括漏诊11例、误诊14例;超声检查诊断ALN的敏感度为73.47%(72/98),特异度为82.65%(81/98),准确度为85.71%(84/98); 98例乳腺癌患者经过病理学诊断结果证实阳性45例,阴性53例。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行术前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得超声检查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ALN转移的关键,准确率高,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在临床中可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早期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3例肝内及腹腔淋巴泡型棘球蚴感染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在肝内及淋巴内生长、增殖及其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肝内及腹腔淋巴泡型棘球蚴感染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3例肝内及腹腔淋巴泡型棘球蚴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一7岁女性,藏族,久居青海省久治县,学生。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4处,分别位于 S2、S4、S5、S8段,肝内病灶最大直径均小于3cm,肝门部增大淋巴1枚,直径约2.0cm,肝内所有病灶及肝门部增大淋巴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伴中心细颗粒钙化影。术后肝泡球蚴标本经去除周围肝组织后,发现其在肝末梢血管内生长。术后肝内病灶及肝门部增大淋巴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且经DNA测序进一步明确。病例二 48岁,女性,藏族,久居青海省甘德县,牧民。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3处,占据肝脏 S2、S3、S5、S6、S7、S8段,肝内病灶最小直径大于5cm,腹腔增大淋巴3枚,分别位于肝门区、胰头及胃小弯侧,淋巴直径1~4.0cm不等,肝内所有病灶及腹腔增大淋巴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伴中心细颗粒钙化影,术后肝内病灶及腹腔增大淋巴病理活检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病例三  47岁,女性,回族,久居青海省湟源县,农民,来自非棘球蚴流行区,10年前于当地长期从事屠宰场皮毛加工工作。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2处,占据肝脏 S1、S6、S7段,肝内病灶直径分别为3cm,7cm。腹主动脉旁增大淋巴1枚,最大直径4.2cm,肝内所有病灶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腹主动脉旁淋巴增大淋巴伴内伴有 “砂粒样”钙化,术后肝内病灶及增大淋巴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

  • 标签: 肝泡型棘球蚴病 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 生长方式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与核磁共振应用于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转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选择40例直肠癌患者均在术前接受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40例直肠癌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生淋巴转移(恶性)者28例,未发生转移(良性)者12例,其转移发生率为70.00%;经CT检查恶性病灶大小、数量和短长经比等结果均高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术前诊断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 简介:  【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2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本院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安置头架前、安置头架后、钻孔时四个时间段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加理想,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不大,整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对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的患者进行麻醉,能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并且患者在术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清醒,患者的疼痛度也较低,整体的麻醉操作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廣。 

  • 标签:   麻醉方法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努南综合症(Noonan syndrome,NS)是一种相对普遍的先天性遗传疾病。特征表现包括独特面貌、矮身高、胸腔畸形、淋巴发育异常、凝血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80%以上NS病人有心血管系统的畸形,肺动脉缩窄最为普遍约为50%-60%。20%的NS病人存在肥厚性心肌病(HCM)。房间隔缺损约占10%。努南综合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儿童从父母那里遗传了受影响的基因拷贝后会患病(显性遗传)。不同努南综合症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差异非常大,严重程度也从轻至重各不相同。特征可能与特定的突变基因有关。合并HCM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差异很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较快而早期死亡,而约17%伴有HCM的NS婴幼儿,心肌肥厚可自行缓解。除定期随访外,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或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肥厚心肌缓解流出道梗阻。2023年2月我科收治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并赘生物形成合并努南综合症的患儿,通过及时手术治疗和护理,患儿恢复过程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赘生物 努南综合症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脑出血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30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为1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术后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方案),比对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两组的基本恢复以及显著进步例数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同时血肿吸收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第6天、第10天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但第3天肿吸收情况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在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吸收残余血肿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值得采纳。

  • 标签: 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补阳还五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患者实施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与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抽选到我医院收入的行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老年患者48例为研究样本,时间均从2022年3月-2023年3月。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小组分配,参照组(24例)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而研究组(24例)在其基础上运用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高,且P值<0.05。结论: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病患中,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 阶梯 专业化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肢体淋巴水肿具有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是由淋巴系统异常所造成的一种淋巴循环障碍性疾病,目前该疾病的治疗是一种世界性难题。在肢体淋巴水肿的疗法中,中医外治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史,且独具优势,治疗方法多元,对改善患者的疼痛、水肿、生活质量等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本文针对中医适宜技术在肢体淋巴水肿中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从中药外治疗法、针灸推拿疗法对各种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希望可以为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中医适宜技术 肢体淋巴水肿 针灸推拿 中药外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毒素消除效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时间周期: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笔者收集了4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的病人,并将其随机地分为两组;对照组-血液透析滤过,实验组-高通量血液透析;以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等作为评估指标。结果:数据汇总可见,经过不同的血液净化干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指数均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 毒素清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毒素消除效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时间周期: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笔者收集了4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的病人,并将其随机地分为两组;对照组-血液透析滤过,实验组-高通量血液透析;以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等作为评估指标。结果:数据汇总可见,经过不同的血液净化干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指数均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 毒素清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淋巴瘤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抽选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淋巴瘤 化疗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