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氨注射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90例,分为A组(n=45)和B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注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平地木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A组患者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B组的,总有效率(95.6%)远高于B组的(77.8%),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明显比B组的(15.6%)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注射治疗玻璃体混浊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氨碘肽 玻璃体混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谷红注射与疏血通注射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脑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疏血通组(44例)和谷红组(42例)。疏血通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治疗;谷红组采用谷红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谷红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疏血通组的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谷红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疏血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较疏血通注射更好,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 脑血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注射联合奥拉西坦注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奥拉西坦组、联合组,每组25例。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注射,联合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周。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奥拉西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三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和奥拉西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液 奥拉西坦注射液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栓通注射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180例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3.33%VS78.8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行。

  • 标签: 冠心病 血栓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治疗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间治疗的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共4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4例)与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强有力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解痉、平喘、利尿、化痰、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20ml+5%葡萄糖注射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14天。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有效率39%,总有效率91%。对照组显效率25%,有效率33%,总有效率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治疗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好。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矽肺并肺心病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谷红注射,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疗程14天,观察疗效。结果谷红注射治疗急性脑血栓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谷红注射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显著,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急性脑血栓
  • 简介:药用玻璃包装与注射之间的相容性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文章总结药物与玻璃之间常见的几种相互作用及相关机制,以期为药厂在挑选注射玻璃包装材料时提供参考。

  • 标签: 相容性 药用玻璃包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刺五加注射用于脑梗塞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给予治疗,研究组则运用刺五加注射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风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现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丹参注射比较,刺五加注射用于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刺五加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rhG-CSF)甘露醇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rhG-CSF)中甘露醇含量。结果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rhG-CSF)中甘露醇含量与其相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30-70μg/ml,回收率为95%-105%,重复性RSD≤5%,中间精密度RSD≤5%,耐用性RSD≤5%。结论用比色法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rhG-CSF)中的甘露醇含量,简单快捷,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及专属性好,耐用性高,可用于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rhG-CSF)中的甘露醇含量。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甘露醇含量 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胃溃疡的治疗中三联疗法加丹参注射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用三联疗法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与加用丹参注射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2/4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5%(6/40),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可以取得更好的胃溃疡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不会加重。

  • 标签: 三联疗法 丹参注射液 胃溃疡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奥扎格雷钠注射的无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无菌检查方法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奥扎格雷钠注射(规格5ml80mg)进行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奥扎格雷钠注射采用薄膜过滤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验证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要求。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奥扎格雷钠注射的无菌检查方法。

  • 标签: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 无菌检查 薄膜过滤法 方法学适用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谷红注射在临床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以HPLC-DAD法分析谷红注射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分析其外观、PH、不溶性微粒等变化情况。结果各配伍外观、pH、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随着温度增高、放置时间延长,配伍中相关物质明显增加。结论谷红注射与常用输液(5%葡萄糖注射、10%葡萄糖注射、氯化钠注射)配伍时,应在4h内输完,注意避免日光照射。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常用输液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6例,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处理后,实验组给予醒脑静注射加小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意识恢复正常及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长;患者苏醒后发生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无论是意识恢复时长,还是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长均比对照组所需时间短;实验组患者苏醒后发生不适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醒脑静注射加小剂量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醒脑静注射液 小剂量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