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受试者按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火针组和康复组.两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火针组加用火针治疗,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两组受试者均治疗3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吞咽严重程度量表(DSRS)、改良版Mann吞咽量袁(MMASA)和洼田俊夫饮水测试(KTST)三个量表的评价,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进行记录,最后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第3周,两组DSRS、MMASA和KTS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变(P<0.05),且火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第3周时两组间疗效比较,火针组疗效均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火针可以显著改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的DSRS、MMASA和KTST评分,显著提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 标签: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头针刺激区 中风 并发症 假性延髓麻痹
  • 简介:[目的]探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中医针刺(主穴:健侧合谷穴及患侧颊车、太冲、牵正、地仓、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治疗,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

  • 标签: 针灸疗法 面瘫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蒙医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67 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34 例患者,对照组 33 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抗激素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口服蒙药联合微波针刺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观察后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给予蒙医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面部肌肉功能与眼睑功能,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醉 蒙医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耳廓假性囊肿多因机械性刺激、挤压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间的无菌性炎性渗出而发病,或与机体局部自身免疫相关,属于中医耳廓痰包范畴,病机多为脾胃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复受风邪外袭,夹痰浊上窜耳窍,痰浊凝滞,困结于耳。治疗常以祛痰散结,疏风通络为治则,笔者根据病情,结合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辨证,在祛痰散结,疏风通络基础上加用清热散结化瘀药物,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囊内渗出,促进囊壁愈合的目的。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痰包 中医药 经验方
  • 简介:采用“益肾养肝、熄风和络”的方法,用由熟地、首乌、桑寄生、仙灵脾、天麻、僵蚕、丹参、白芍、木瓜组成的育阴定风珠,治疗震颤麻痹30例,结果显示:本方能改善震颤麻痹患者由于黑质破坏、多巴胺丧失、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对增强而产生的震颤麻痹特征性运动障碍。实验室研究证明本方有调节血浆5-羟色胺、血浆血栓素、血浆前列环素的失衡状态,趋于恢复正常。

  • 标签: 震颤麻痹 治疗 血浆血栓素 临床 实验研究 熟地
  • 简介:摘要:中药药浴已经成为人们温泉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但是现有的藏药浴产品普及率不高。因此,研究一种新型的藏药浴,并探究其制备方法,对于推广药浴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藏药浴,并探究其制备方法、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推广藏药浴在休闲旅游中的应用,并对保健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论文选取藏药中常用的草药制备药物浴,在借鉴传统制剂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破碎、浸泡、提取、制丸等制备工艺。未来,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优化制备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药效和安全性。

  • 标签: 藏药 浴球 制备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蒙医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0例常规西药治疗及50例蒙医疗法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比较CMAP测定结果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前组间CMAP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侧CMAP波幅平均(0.53±0.22)mV,患侧CMAP潜伏期平均(1.05±0.15)m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结论 蒙医疗法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患侧CMAP水平及相关临床症状,具有深度研究价值。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蒙医疗法 CMAP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睫状肌麻痹前后青少年近视屈光参数变化的规律以及散瞳后的屈光参数与屈光度的关系进行了解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眼科在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就诊的61例121眼青少年近视患儿,并根据睫状肌麻痹前后的检测数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轻度近视组与中高度近视组。观察两组青少年在睫状肌麻痹前后近视屈光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了解两组青少年散瞳后的屈光参数与屈光度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显示,睫状肌麻痹前后青少年近视患儿,两组屈光度,和前房深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轻度近视组青少年的变化高于中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P>0.05,与睫状肌麻痹没有明显的相关性;AL/CR比值在中高度近视组高于低度近视组,与屈光度呈反比关系。结论青少年近视屈光度和前房深度在睫状肌麻痹下存在差异,轻度近视组受调节的影响更为明显;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在睫状肌麻痹下没有明显变化;近视屈光度是眼轴延长和角膜屈光力增加两种因素所致;AL/CR比值与屈光度呈反比关系。

  • 标签: 睫状肌麻痹 青少年 屈光度 屈光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在防治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130例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的少年儿童应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近视眼治疗仪治疗、用眼卫生指导和饮食指导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30例(260眼)经综合治疗后,视力均得到改善。静态检影屈光度数大部分降低,28例显示远视状态,27例呈正视,44例存在散光,41例近视度数降低。其中近视度数降低最少020D,最多110D,平均降低076D。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和预防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假性近视眼 混合性近视眼 治疗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seudo and mixed myop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