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脑卒中假性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住院的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脑卒中假性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假性球 麻痹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假性麻痹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建立最佳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1O0例假性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针灸科现行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健康教育打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假性麻痹患者健康教育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假性球麻痹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合并假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将14例脑梗塞合并假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分别给予食物的基础训练法、摄食训练法、吞咽康复训练合并药物治疗。结果经系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本组痊愈4例(29%),明显好转5例(36%),好转3例(21%),无效2例(14%),总有效率为86%。结论吞咽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合并假性麻痹致的吞咽困难有明显疗效,临床应用前景比较广泛。

  • 标签: 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假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假性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言语功能及改善情况。结果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试验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96.67%;言语功能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80.00%;言语功能总有效率76.67%。结论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假性麻痹临床疗效肯定。

  • 标签: 针刺 风府 哑门 脑卒中假性球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VitalStim电刺激配合针刺及吞咽训练治疗假性麻痹疗效。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针刺及吞咽训练治疗,10天为1疗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在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的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italStim电刺激配合针刺及吞咽训练治疗假性麻痹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VitalStim电刺激 吞咽训练 假性球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假性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选穴规律。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采用针灸方式治疗中风后假性麻痹导致吞咽困难的患者,且疗效在80%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辨证分型、穴位的选取、归经使用聚类、频率和排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辨证分为5个证型,使用穴位74个,其中频次使用>3%的穴位为经穴、阳经穴、阴经穴、经外奇穴。结论假性麻痹经针灸治疗后出现吞咽困难在治疗时主要以阴阳两经为主,然后以经外奇穴为辅,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辨证取穴。

  • 标签: 针灸治疗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选穴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措施预防脑卒中假性麻痹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给予系统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吞咽、进食功能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吞咽功能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吞咽、进食功能训练相结合的系统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效预防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吸入性肺炎 系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实施在脑卒中患者假性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我院脑卒中假性麻痹致吞咽障碍100例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治疗时实施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滕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假性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池联合廉泉腧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脑病科、脑外科、针灸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58例作为对象,应用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入风池联合廉泉穴针灸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池联合廉泉穴针灸治疗可显著提升脑卒中后假性延髓型麻痹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针灸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年来收治46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手术,分析其手术方案及预后。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行传统的外引流4例,3例拨管后治愈,1例带管两个月后2次手术,恢复良好;经胃外引流4例,效果满意;内引流38例,囊肿与胃吻合6例,与空肠Rous-en-y吻合32例,都取得满意的效果,经随访无复发,无并发症。结论(1)对有并发症、发病短、囊肿壁不成熟的病人首选胃外引流术;(2)内引流首选囊肿与空肠Rous-en-y吻合;条件不许可的胃后型囊肿,选择与胃吻合,手术效果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共2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为43.2岁。有急性胰腺炎史患者为16例,占57.4%,其中早期患者有12例,占75%,后期患者为4例,占25%;有上腹外伤史患者为8例,占28.6%;有慢性胰腺炎患者为4例,占14.3%。患病时间为5d-24年。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恢复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8年,平均4.6年,未发生复发。结论假性囊肿最有效、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治疗手段为B超检查,大部分在上腹部就可以探明位置、范围。囊肿的鉴别、包快的鉴别作用于B超,是十分有效的,一般假性囊肿用B超检查的准确率可为73%-91%。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诊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震颤麻痹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震颤麻痹患者24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震颤麻痹患者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控制。结论震颤麻痹药物治疗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很多药物证实有明显的疗效。但由于这是一个进行性变性疾病,所有药物治疗均不能阻止疾病继续发展的病理改变。

  • 标签: 震颤麻痹 临床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中医中药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面神经麻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因椎体因素所致假性颈椎间盘膨出的CT征象。方法对比48例颈椎间隙上、下椎体缘平面大小不一的CT扫描图像。在CT轴位图像上测是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最大横径和定位缘上测是椎间盘上、下缘椎体的矢径、比较其大小。结果28例诊断为假性颈椎间盘膨出(58.3%)。其CT表现与椎间盘膨出相同,但膨出的椎间盘不大于相邻缘,且无颈椎间盘膨出的伴随征。结论CT诊断颈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膨出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大小的比较,以排除假性颈椎间盘膨出,避免不必要过度治疗。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假性膨出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