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自噬作为一种维持自身更新和功能的重要方式,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自噬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在抑制癌症发生发展的同时,也会加速癌症的进展。原发性肝癌(HCC)是一种高复发、低预后的恶性肿瘤,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抗肝癌作用的中药能够增加肝癌细胞的自噬,或者诱导其发生自噬,从而起到抗肝癌作用。抑或是激活细胞内的保护性细胞自噬,维持肿瘤的存活,降低抗癌药物的作用。本课题对肝癌进展的自噬机制及中药活性成分调控机制进行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ECELL自体活性细胞移植再生技术与微环境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2022年我院白癜风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RECELL自体活性细胞移植再生技术与微环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白癜风面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9%高于对照组90.38%(P<0.05)。治疗前,两组白癜风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癜风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ECELL自体活性细胞移植再生技术与微环境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作用显著,有效缩小患者白癜风面积,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血管活性药物安全输注新标准提升护理质量的对策。方法: 收集2022年1月13日至2022年2月20日连续入住ICU使用多路血管活性药物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收集2022年2月21日至2022年3月31日实施新标准后连续入住ICU使用多路血管活性药物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实验,抽取重症医学科,EICU,CCU,心胸外科ICU持有护士执照的监护室护士作为考核标准,通过践行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后,护士对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输注的影响。结果:践行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护理团体标准后,护士对血管活性药物安全输注知晓率从55%上升到95%,正确设置预设量从50%上升到96%,使用标识规范率从55%上升到98%,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完整率从25%上升到95%,患者给药身份识别错误率从5%降低到0%,药品信息错误率从6%降低到0%,推注泵速率设置正确率从4%降低到0%,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从8%降低到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预设输注量知晓率、头尾端标识知晓率、正确处理回血知晓率、正确封管知晓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多巴胺知晓率、多巴酚丁胺知晓率、去甲肾上腺素知晓率、肾上腺素知晓率、硝普钠知晓率、硝酸甘油知晓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践行血管活性药物安全输注新标准,有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 通过生信分析、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中活性成分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站、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黄芪的有效成分及胰岛素抵抗疾病靶点,并进行整理与筛选,预测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的作用靶点并用数据库进行生信分析。从CTD数据库选择5个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重要蛋白受体,确定结合位点后分别与黄芪符合筛选标准的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虚拟筛选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结果:槲皮素、蛇床子素等18个化合物可能是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活性成分,涉及对化学,内源性物质的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及钙离子、IL17、PI3K/Akt等多个信号通路; INSR、NOS3、PTGS2、TNF、CCL2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蛋白受体。某些黄芪中经筛选的活性成分与重要蛋白受体的结合程度好,多数优于罗格列酮,从分子层面上体现了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潜在研究价值。结论: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生物过程、多通路等多种途径实现的;生信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可以成为阐释单味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高效的方法,但需要结合一定的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才会增强说服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尿酸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尿酸水平为(360.58±71.95)umol/L,高于对照组的(309.15±75.24)umol/l,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高血压、糖尿病、LDL-C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者相比,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血尿酸水平上升与脑卒中发病之间具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亮丙瑞林与米非司酮两药联用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21年10至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纳入研究,视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28例(亮丙瑞林治疗)、联合组28例(亮丙瑞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性激素水平[E2/LH/P/FSH(性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hs-CRP/TNF-α/IGF-1/EGF(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hs-CRP/TNF-α/IGF-1/EGF)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hs-CRP/TNF-α/IGF-1/EGF)各指标均超过联合组,组间均具统计学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亮丙瑞林与米非司酮两药联用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21年10至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纳入研究,视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28例(亮丙瑞林治疗)、联合组28例(亮丙瑞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性激素水平[E2/LH/P/FSH(性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hs-CRP/TNF-α/IGF-1/EGF(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hs-CRP/TNF-α/IGF-1/EGF)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hs-CRP/TNF-α/IGF-1/EGF)各指标均超过联合组,组间均具统计学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