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预后复发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10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54例予以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50/54),高于对照组73.58%(3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为5.56%(3/54),对照组为11.32%(6/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为1.85%(1/54),低于对照组15.09%(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生活质量,且预后复发低。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阿莫西林 兰索拉唑 不良反应 预后复发
  • 简介:基因稳定性对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DNA随时面临损伤因子威胁,一旦DNA发生不可逆损伤将会导致基因不稳定,甚至诱发肿瘤形成。但机体具有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调控系统可以及时修复损伤DNA以维持基因稳定性。有研究表明Rad9、Rad1、Hus1基因参与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并与肿瘤发生、发展有明确关系。本文将对目前Rad9、Rad1、Hus1基因研究以及与肿瘤发生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DNA损伤修复 肿瘤发生 Rad9 Rad1 Hus1
  • 简介: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一类疾病。临床治疗肿瘤,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疗效快捷,对肿瘤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存在明显损伤和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且无损伤和毒副作用抗癌药物,是医学界重要研究课题。中药在肿瘤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将国内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调亡 中药 血管生成
  • 简介:南方鲇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方式,内源性卵黄主要由卵母细胞质中合成营养物质沉积而成,与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皮层泡等有密切关系,外源性卵黄合成是指肝脏中卵黄蛋白原经血液循环到滤泡细胞,在此合成卵黄蛋白并加工成卵黄前体颗粒和卵黄中间颗粒,卵黄小板具有有膜和无膜两种形态,部分卵黄小板有1-3个结晶小体,作者还发现南方鲇未成熟卵黄小板中存在一种亚微结构,该结构由大小两种微管有规律地排列而成。

  • 标签: 卵黄发生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南方鲇
  • 简介:用光镜观察了80例人胎和4例新生儿脾。结果表明,脾发生可分两个阶段,血管网阶段:一直持续到胎12周,脾原基由空充质细胞,网状纤维和小血管构成,在网状纤维间和血管内填充大量红细胞,少量晚幼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脾不具备淋巴器官结构特点,淋巴组织形成阶段:12周后随淋巴细胞聚集,脾内淋巴细胞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密集成团,至14周时红髓,白髓雏形已可分辨,15-16周时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开始形成,脾索与脾血窦已能区分,18周时脾已具有淋巴器官结构特点,从19周一直到出生,红白髓进一步发育完善。

  • 标签: 组织发生 人胎
  • 简介:叉头框蛋白P1(FOXP1)基因是新近发现一种转录因子,其蛋白产物在生物发育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且在不同人类肿瘤中发挥抑制或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作用。本文就FOXP1基因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演进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FOXP1 肿瘤抑制基因 雌激素受体
  • 简介:本文报告1116例学龄前儿童(2-7岁)眼部内毗间距,外眦间距、瞳孔间距、眼裂宽度等4项指标的活体测量均数、性差及年龄发育特点。外眦间距、瞳孔间距在多个年龄段中男大于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内眦间距和眼裂宽度男女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生长发育特点见头3项指标生长发育曲线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并有1-2个高峰;另一条曲线随年龄增长上升平缓,在3-4岁间出现一次交叉,提示该年龄段女性发育快于男性。本文为临床提供2-7岁10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眼距正常值及生长发育特点。

  • 标签: 人体测量 眼距 幼儿 学龄前儿童
  • 简介:TRAIL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由于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特性而备受人们关注。但也有报道认为有些肿瘤细胞对TRAII。有耐药性。本文就TRAII.及其受体与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TRAIL TRAIC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解剖学是医学中重要基础课,属于形态学科,理论和实验比例达1:1,五年制高职学生来源于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学生自学能力较差.

  • 标签: 指导性自学 课后巩固率 解剖学 教学方法
  • 简介:MicroRNA是新近发现一类调控性小分子RNA,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或者转录后抑制靶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目前研究已经发现microRNA参与调控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以及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病理过程。本文就microRNA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MICRORNA 基因调控 肿瘤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安全管理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并发静脉炎6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导管阻塞5例,血栓2例,未发生导管感染、移位、脱管、断管等并发症,无病人投诉及护患纠纷。结论加强PICC置管安全管理可有效防范和降低置管风险,避免护患纠纷。

  • 标签: 肿瘤 PICC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CDIO教学模型构建在肿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肿瘤专科10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培训,观察组患者采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间培训效果。结果(1)对照组护士理论与操作成绩培训前后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在培训后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理论、操作、综合能力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对教学模式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4.90%)(P<0.05)。结论CDI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更有利于提高肿瘤专科护士临床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DIO教学法 肿瘤 专科护士 临床实践培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当中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两种肿瘤标志物平均值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检出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检出,减少了漏诊及误诊发生,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与治疗病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阳性检出 临床价值
  • 简介:近年来,胃肠激素对生长发育和肿瘤影响已引起人们关注.为了探讨人胎结肠及直肠内胰多肽(PP)、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细胞个体发育及两种细胞相互关系.本实验收集9~28wk因故中止妊娠人胎33例,取结肠、直肠组织,Bouin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连续切片.取相邻切片按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分别显示PP-、SS-IR细胞.结果显示,9~11wk人胎结肠及直肠内可见PP-IR细胞,单个分散于尚未分化完全绒毛及肠腺上皮;18~25wk结肠内PP-IR细胞数量有所增加,直肠内PP-IR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26wk后结肠及直肠内PP-IR细胞均明显减少.SS-IR细胞分散存在于9~11wk胎儿结肠早期绒毛上皮中,数量较多,11wk直肠内也可见;结肠及直肠在15~26wk时各胎龄组SS-IR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减,26wk后明显减少.与结肠相比,直肠中PP-IR细胞数量略少,而SS-IR细胞较多.将各时期胎儿结肠及直肠PP-、SS-IR细胞(以有核阳性细胞数/视野)进行计数,表明PP-IR细胞数目比SS-IR细胞稍多.胎期结肠及直肠SS-及PP-IR细胞有多种形态,有开放型,也有闭合型.PP-IR细胞胞体略小且免疫染色强度稍弱.两种细胞多单个分布,少数聚集成群.细胞发出突起伸至肠腔、腺腔或邻近细胞.主要分布于绒毛及肠腺上皮,偶见位于固有层.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未见这两种免疫反应物质共存在于同一细胞内.结果提示,人胎结肠及直肠内PP-IR细胞和SS-IR细胞随胎儿发育而发生变化,PP和SS分别表达于两种细胞.

  • 标签: 个体发生 免疫反应细胞 多肽生长抑素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9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术后合并肺部感染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61例),详细记录其患者年龄及肺基础疾病等各项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肺基础疾病及急性肺损伤发生、昏迷和卧床时间、年龄均较高,其GCS评分较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应用抗生素和抑酸剂、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间均具有差异(P〈0.05),然而两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均会引起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需加强医疗管理,提高相关人员对疾病认知,减少危险因素影响,提高其临床疗效,并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FN-γ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6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以及血清IFN-γ指标水平具体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优于对照组(82.35%)(P<0.05);(2)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紫癜消退时间、关节疼痛改善时间、消化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4、IL-13、TNF-α等指标水平均较前降低,IFN-γ较前升高,观察组患儿降低、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IFN-γ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雷他定 氢化可的松 儿童过敏性紫癜 血清IFN-Γ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影响。方法将2016.6~2017.6我院收治92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7~2018.6收治9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给予六西格玛管理体系护理。比较其UEX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UEX发生为6.52%,显著低于常规组16.30%(P<0.05),观察组UEX

  • 标签: 六西格玛 重症监护 非计划拔管 护理
  • 简介:脊髓损伤(SCI)修复是医学界面临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还没有理想方法,但是世界各地许多学者已对脊髓损伤病理机制,以及脊髓再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动物损伤模型、评价方法和治疗措施,研究过程中有很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这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来探求稳定性较强、能反映特定病理生理变化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客观、准确地评价脊髓再生、功能恢复方法;最为科学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神经电生理 运动训练 糖皮质激素 神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