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中胃炎病人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用药情况来分析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西医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采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二零一二年二月到二零一四年二月进行治疗的胃炎病人170位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研究的需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均分别为85人。对照组患者采用铝碳酸镁片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进行治疗的。为了对两组病人的医疗效果时行对比,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了固定时间的治疗。结果通过治疗显示实验组胃炎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胃炎患者;研究数据显示胃炎病人实验组进行治疗后有效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而胃炎病人对照组进行治疗后有效的比例仅为70%多。二者通过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果胶铋进行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服用铝碳酸镁片进行治疗的效果。应当优先选择使用果胶铋进行治疗手段。使用果胶铋进行治疗具有的效果要明确,安全更可靠,且不良反应少,相比之下有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点。

  • 标签: 胃炎 临床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妇科阴道炎患者临床用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药物治疗妇科阴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4例妇科阴道炎患者,对不同类型的阴道炎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中的94例妇科阴道炎患者中,滴虫性阴道炎32例,临床用药康复人数30例,康复率为93.8%;细菌性阴道炎25例,康复人数23例,康复率为92.0%;念珠菌性阴道炎25例,康复人数22例,康复率为88.0%;老年性阴道炎12例,康复人数11例,康复率为91.7%。结论阴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患者确诊后采用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康复率。

  • 标签: 妇科阴道炎 临床用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860例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和分析临床用药的品种、频数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头孢克洛颗粒、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钠的DUI值都大于1,有用药剂量过大现象;配伍不合理最严重,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28.9%,其中主要包括中成药口服制剂多联使用和中药注射液使用随意,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7.9%和11.1%;其次是药品品种繁多,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9.4%。结论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 标签: 儿科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确规范地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临床药师对患者做用药指导及用药教育刻不容缓。

  • 标签: 临床药师 高血压 用药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前我院神经内科、肾内科、骨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的100例用药记录,均未行用药干预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后以上科室的100例用药记录,临床药师参与用药干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经药学干预后观察组抗菌药使用率、处方不合格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9.0%及6.0%;药学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时间、药品费用及抗菌药费用分别为(16.7±0.7)d,(3574±120)元,(500±290)元;临床药师延迟干预医师接受率为94.7%显著高于及时干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行药学干预,可有效控制不合理用药,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 标签: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临床合理用药中,药剂师参与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以及药师工作认知度得到提升,并可以有效的为临床医学提供全程药学服务,从而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药剂师转变自身观察,提高自我认识,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则可以有效的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从而有效的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药剂师的作用,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以及概念等实施了分析讨论。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药剂师 作用
  • 简介:摘要在西医临床治疗活动中,药物的联合应用往往起到提升临床疗效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尤其还可以简短治疗疗程,但是在另一方面,西医临床活动中药物的联合应用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当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存在不合理或不科学,则会起到相反效果,甚至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本研究以下结合西医临床治疗活动中药物联合应用实例,以探讨药物的正确联合应用。

  • 标签: 西医 药物 联合应用 目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菌痢住院患儿耐药性分析与临床用药有效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3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检查的方式对菌株耐药性和用药方式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阳性有38例,送检人数为110人,本实验的送检阳性率为34.55%。菌株属于志贺菌福氏B群。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于喹诺酮,氨基糖苷和头孢三代不敏感。结论在对病患进行治疗菌痢的时候,应该谨慎使用喹诺酮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药物。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耐药性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西药联用是临床常见的给药方式。随着临床中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情况的增多,因西药联用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逐渐增多。西药不良反应常见于用药当天,情况较轻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肝、肾功衰竭等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对西药联用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用药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以期可以降低西药联用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升临床治疗的效率。

  • 标签: 西药联用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药的常见问题及足以实现,避免副作用产生,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参考中西药联合应用药文献,对临床中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合理性建议和临床用药指导。结果临床用药中,掌握中西药联合应用药的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减少药物的不良发应的发生;结论加强中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掌握中西药联合应用药临床注意事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西药 中药 联合用药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科临床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到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9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统计在给予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回顾性分析9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案资料和用药情况。结果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有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不符合临床用药指征以及重复用药。结论治疗消化内科的疾病时,应该重点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避免重复用药及药量过大,而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医师应该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从而有效地改善消化内科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药理特点及其临床用药。方法抽取我院开具的抗感冒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抗感冒药物用药情况进行总结,探讨其用药合理情况,并进一步总结药理特征与临床用药。结果500份抗感冒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率为12.00%、不对症用药率为2.00%、药物成分重复率为10.40%。结论临床抗感冒药物用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类感冒药成分药理特征,才能更好地合理用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抗感冒药 药物成分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儿科药品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儿科80例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注意事宜。结果8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六类,其中抗生素31例,所占的比例是38.75%,解热镇痛药19例,所占的比例是23.75%,消化系统药13例,所占的比例是16.25%,止咳药9例,所占的比例是11.25%,抗病毒药6例,所占的比例是7.5%,生物制剂2例,所占的比例是2.5%。结论儿科在用药过程中,需加强用药管理制度,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确保儿童健康。

  • 标签: 儿科药品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的临床降压有效率为78%,观察组的临床降压有效率为9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显著高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使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降压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控制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联合使用 硝苯地平缓释片 卡托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中468份病历,统计分析病历医嘱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468份病历中用药医嘱共2316条,不合理用药1056条,占总数的45.6%。不合理用药种类主要抗菌药、联合用药禁忌、联合用药或配伍不合理、溶媒不合理、剂量不合理、重复用药、给药时间间隔与途径不合理。结论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相当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调查分析 不合理用药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西药在临床应用上的用药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至今在我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使用西药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针对患者用药情况及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根据分析研究表明,实施西药临床使用合理性相关应用措施后,对比使用措施前发生安全事件的情况较少,且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西药的合理用药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总结并评价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实践的内容与模式。结果通过开展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药历书写、参与危重患者救治会诊、个体给药方案制定、处方点评、抗菌药物监测网上报、用药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学工作,为临床提供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能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学工作,能保障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二级医院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由临床上使用左氧氟沙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研究,并且分析在临床上合理应用药物进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2014年6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的6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治疗资料,对比、统计6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得出,6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高的是六十岁以上的女性,并且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与治疗,用药剂量要超过380mg/天。用药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有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所有患者中,皮肤及附件33例(55%),消化系统8例(13.3%),神经系统8例(13.3%),心血管系统7例(11.7%),过敏性休克4例(6.7%)。治疗后转归情况50例患者在停药以后症状减轻或消失,10例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并给予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等药物,针对各个系统的病症给予对症治疗,治愈7例,3例好转。结论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能够引起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相应不良反应,在性别、年龄、用药途径上具有特殊性,并且剂量上应当有所控制,均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得用药有效、对症、安全、合理。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1~6月份审方时截图保存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结果我院PIVAS不合理医嘱共280组,占总审核医嘱数的0.053%,主要存在剂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浓度不当、剂型选择不当等方面的内容。结论静脉药物集中配置模式能为临床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平台,药师能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指导。

  • 标签: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