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酒精回收塔的设计与实践,总结出酒精回收塔的设计工艺流程,得到预热器、塔体、再沸器、冷却器、稳压器、冷凝器等为酒精回收塔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而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所要的回收塔的各项参数。

  • 标签: 预热器 塔体 再沸器 冷却器 稳压器 冷凝器 酒精回收塔
  • 简介:摘要孕妇阴道分娩时,会经历比较长的时间,此过程中,孕妇会大量的出汗,且消耗大量的体力,需及时的进行液体与能量补充,但关于液体与能量的补充标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还需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中综述了关于产程中出入管理的措施。

  • 标签: 产程 出入量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将全院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回收到供应室,采用物理的方法进行分类清洗消毒,改变以往临床科室处理器械的无序状况,减少化学剂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保正医疗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模式 器械清洗消毒 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07月50例在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的病例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有血液回收故障发生,患者平均回输血为821mL,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不但为手术中的应用节约了血源,而且有效缓解了如大出血、休克、急需用血等医疗用血供需矛盾情况,有效纠正术中失血过多或是贫血发生,减少了因输血所导致的传染疾病问题。

  • 标签: 自体血液回收机 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标示血液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浪费,减少献血者不愉快的献血经历,促进献血者的保留。方法对非标示的血液按年份、原因及献血类型进行统计。结果非标示按年份统计呈增高趋势;非标量血液产生的原因献血反应占58.13%,血管细小占21.95%,穿刺技术占18.67%,其它原因占1.22%。结论做好献血宣传,让献血者全面了解献血知识,提高穿刺技术,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和服务,是减少非标示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献血 非标示量 报废 献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患者自体回收输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产科36例异位妊娠破裂后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立即进行自体血液回收输注自体血系统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36例患者输血量400—1500ml,平均数血量(955±41)ml。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DBP)、收缩压(SBP)、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变化,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治疗失血性休克,减少异体输血量,节约血源,减小异体输血反应的发生,有利于稳定生命体征。

  • 标签: 异位妊娠 回收式 自体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分两步骤连接回收管路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始共筛选手术级别在三级以上且考虑术中可能出血较多骨科常规手术3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0%的病例顺利完成了自体血液回收,生命体征平稳,无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每例患者自体血液回输(750±250)ml,共回收自体血液18200ml。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再回输方便,安全,即解决了血源短缺问题,又可避免输入异体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和引发感染病的可能性,分两步走有利于避免出现术中出血不多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两步骤连接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中血液回收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35例进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应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血液回收,观察患者平均出血、回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5例患者在心理指导下均乐意接受血液回收技术,其平均出血量、回血量分别为(753.2±33.0)mL以及(390.1±18.2)mL,1例患者在回收中出现出血多,血压低的情况,经处理后维持稳定。结论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操作技能熟练度,血液回收技术安全可靠,值得在手术外科护理中应用。

  • 标签: 血液回收 椎弓根钉内固定 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为提高出院病历回收率,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1。通过对迟交病历的分析、对流程的改造,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认真执行病历质量奖罚制度,出院病历回收率显著提高,从46%提升至85%。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是提高出院病历回收率的一种科学的、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法 出院病历 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密闭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回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结果避免了由于在诊疗场所清点污染物品带来的二次污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得到顺利有效实施,并与临床建立了良好的互信机制,提高了工作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密闭回收问题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A医院住院工作进行分析,寻找其规律性,为医院管理服务。方法利用长期趋势、季节指数等理论,EXCEL相关函数、图表作为分析工具。结论医院住院工作量具有明显的线性,季节性,可以用于指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 标签: 住院工作量 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报道了一种放置在人体各种器官管道(血管、气管以及消化道管道等)之内的便于回收的一体式支架,该支架采用一根丝材编制,收头少,由此而造成的穿孔减少,在放置人体数月后,由于支架变形中的阻力变小,回收更方便,安全性高。

  • 标签: 一体式支架 一根丝材 可回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应用自体血液回收的2463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97%的病例顺利完成了自体血液回收,生命体征平稳,无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每例患者自体血液回收(585±250)ml,共回收自体血液1438000ml。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再回输方便,安全,即解决了血源短缺问题,又可避免输入异体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和引发感染病的可能性。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我院担负输供血的输血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血站,我院的输血科每年可以采集单采血小板1700例,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随机选取60例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采前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均匀分成三组,(150~200)×109/L为A组,(200~250)×109/L为B组,(250~300)×109/L为C组,每组各有20例。对三组献血者者的采前不同血小板计数中全血处理、血小板收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C组献血者的全血处理(ml)分别为2619±235、2066±198、1774±204;A组、B组、C组献血者的血小板收集(×1011/袋)分别为2.25±0.27、2.72±0.43、2.77±0.47,三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挑选时,应该尽可能挑选采前外周血血小板>200×109/L的献血者,以保证良好的血小板收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全血处理量 血小板收集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选择术中可能出血较多脊柱外科常规手术的30例患者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仪。术后将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顺利完成了自体血液回收,生命体征平稳,无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每例患者自体血液回输(240±160)ml,共回收自体血液5590ml。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方便安全,既解决了血源短缺问题,又可避免输入异体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及引发感染病的可能性,是安全有效的血液回输技术。

  • 标签: 自体输血 脊柱外科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