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损的修复原则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9例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修复治疗。结果经我院的修复治疗后,29例患者均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缺损临床多见,了解缺损的原因对进行治疗修复,改善牙齿健康。

  • 标签: 牙体缺损 修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儿童缺损修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对观察组患儿给予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修复成功率(93.33%)与对照组患儿(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治疗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儿家长(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与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相比,应用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儿童缺损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儿童 牙体缺损 修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种植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7例患者的127个(骨内)种植进行4个月~6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3.62%,修复后5年种植成功率为92.8%。结论骨内种植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的理想手段。

  • 标签: 骨内牙种植体 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份期间因邻面龋坏破坏接触点后未及时修复而导致邻接关系不正常的244例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22例患者给予常规常规去龋修复或备后冠修复治疗,观察组122例患者给予分修复,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橡皮圈、分簧、铜丝等分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外展隙。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随访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观察组(8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0.5~2.6年,平均随访(1.37±0.55)年,治疗组122颗患中,113例效果良好(92.62%),9例效果欠佳,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分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可较好地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以及外展隙,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保存患,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牙法 牙体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严重缺损患者运用纤维桩核冠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200例严重缺损患者进行试验,Ⅰ组100例接受金属桩核冠修复,Ⅱ组100例接受纤维桩核冠修复,术后1年复查,评估该两种方案的修复情况。结果经复查,显示Ⅱ组共97例得到成功修复,仅3例发生桩松动或脱落,成功率占97.0%(97/100);而Ⅰ组成功修复者74例,占74.0%(74/100),发生桩松动或脱落、桩核折断等并发症者26例。两组的修复成功率相比,Ⅱ组明显更具优势,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严重缺损患者实施纤维桩核冠修复,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且可尽量避免发生桩松动或脱落等问题,值得推荐。

  • 标签: 牙体严重缺损 纤维桩 核冠修复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本市中老年人群的缺损及修复现状,对缺损以及影响修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本市36~45岁和66~75岁的2200名中老年人并对其缺损以及修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200中老年人中,有缺损1314例,缺损率为59.7%,其中有1002名中老年人进行了修复治疗,修复率为76.2%。采用充填术修复共550人,修复率41.8%;缺损后采用单冠、镶嵌等方式修复396人,修复率为30.1%。结论我市中老年群体缺损率和修复情况不容乐观,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进行普及,提高中老年人在缺损以及修复方面的意识,提高缺损后牙修复率。

  • 标签: 中老年人群 牙体缺损 牙体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玻璃纤维桩在缺损修复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83例缺损患者,90颗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选择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外形,再以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2年随访后,90颗患全部修复正常,无纤维桩脱落,修复成功率100%,从修复的美观性、固位、边缘密合性、周状况均较满意。结论玻璃纤维桩具有美学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重复修复、不易根折等优点。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牙体缺损 冠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植在牙周病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上对牙周病患者的缺失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具体手术方法采用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为植手术、牙周翻瓣术、半切术、截根术、冠延长术,手术完毕采取种植修复义齿,然后才有磁性附连体覆盖式义齿、K?nus双重冠、植支持式覆盖式义齿等方式对可摘式义齿进行固定。治疗过程主要包括病因期、手术期、修复期、维护期;治疗完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上述病例经过种植辅助修复,在患者牙周炎缺失修复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减少缺失周围对邻的破坏。并且可以明显的增加可摘式覆盖义齿的固持力。无种植后排斥、无牙龈萎缩的状况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追踪发现,患者的槽骨也几乎没有被吸收,种植没有发生松动,在修复后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种植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修复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种植体 牙周病 缺失牙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需行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不同预备类型的适应症,美学效果和牙本质敏感性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反馈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时实施预备,在达到固定位置的同时需要满足患者对牙齿美学的需求。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桩核对严重残根残冠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47个已行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采用纤维桩核冠修复术后3、6、9、12个月复查,观察修复效果;同时回顾性分析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作为对照组24例共30颗。结果治疗组43颗(32例)修复完好,成功率为91.49%,对照组23颗(17例)修复完好,成功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纤维桩核冠对牙冠缺损修复和美观效果好,适合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目前金属桩核冠最好的替代品。

  • 标签: 残根冠 纤维桩 冠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烤瓷修复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烤瓷修复患者87例(123颗)做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不同将其分为3组青年组39例(54颗)、中年组31例(46颗)、老年组17例(23颗)。三组患者均采用烤瓷牙行修复,将其治疗2年后牙髓组织病变发生情况相比较。结果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牙髓组织病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患者间牙髓组织病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急慢性牙髓炎发病率高于牙周炎与逆行性牙髓炎发病率P<0.05。结论将烤瓷牙修复方法应用于牙齿缺损、缺失患者治疗中,其美观度较高、耐磨性佳,但在预备过程中若不能给予基有效保护,可引发牙髓病变发生。

  • 标签: 烤瓷牙 牙体预备 牙髓 影响 预防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齿不正常患者15例(87个上颌瓷贴面)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上述患者均采用常规瓷贴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分别用开窗、包绕与对接进行预备,对不同的预备的瓷贴面展开3~5年观察,探究预备对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开窗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与对接组比较,P>0.05,包绕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则明显较开窗组与对接组低,P<0.05;87个上颌瓷贴面修复5年后有8个失败,主要包括3个修复崩折或脱落,2个边缘着色,2个边缘适合性差,1个继发龋,其占比分别为37.50%、25.00%、25.00%及12.50%。结论预备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其中开窗式预备与对接式预备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玻璃纤维桩对缺损修复的探讨及对比传统金属桩核。方法选择患有缺损的患者38例共56颗牙齿,用高强度的玻璃纤维桩修复缺损后,追踪观察6个月~2年,验证其治疗效果和变化。结果所治疗的患者修复效果均良好,仅有1例患在1年半时出现了修复的松动脱落。结论与传统的金属桩核相比高强度的玻璃纤维具有操作简单、易塑性高、机械性能强大、美观效果优异等诸多优点。是非常理想的前牙修复材料,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前牙修复 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桩核冠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修复的78例患者(85颗)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铸造桩核修复,B组患者采用纤维桩核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93.2%,B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90.2%,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桩核冠在缺损修复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

  • 标签: 牙体缺损修复 铸造桩核 纤维桩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25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例数分别为150例与103例。常规组采取常规预备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在预备钱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复发情况以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效果优势突出,三项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口腔美容修复预备时需要及时做好固定位置,做好对牙周组织的保护,从而更好的满足口腔美容患者的要求。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施行并观察种植修复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5例列缺损患者,植入种植426颗,4—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并冠修复。结果通过修复后6—24个月的随访观察,1例出现植松动并脱落,2例出现种植周围炎,2例出现基台松动,成功率98.8%。结论种植是近些年出现的极具优势的修复缺损列的方法,它仿生性强,可靠性好,美观耐用,不适感小,咀嚼能力好;但需要外科植入精确规范,后期修复设计合理,戴后定期复查。

  • 标签: 牙种植 牙列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6例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行金属桩治疗对照组(n=43)和行玻璃纤维桩治疗实验组(n=43),对比疗效。结果行玻璃纤维桩修复的实验组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行金属桩核修复的对照组,P<0.05。结论行玻璃纤维桩修复缺损疗效极佳,价值显著。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楔形缺损采取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楔形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n=46)与观察组(采取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n=46),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经过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1年、3年患者修复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充填脱落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继发龋、边缘着色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楔形缺损采取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成功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修复效果 牙体楔形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