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的风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911例全麻苏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躁动、低体温、恶心呕吐等进行分析并观察综合护理对策的影响。结果本组对全部1911例全麻手术苏醒期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安全地渡过全麻苏醒期。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的整个过程中均存在风险因素,一定要做好护理风险的预防与管理措施,切实地保证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医护联合评估、多部门协作管理的住院患者自杀风险PDCA管理模型,促进心身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15例住院患者自杀不良事件资料情况进行根因分析,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方法和流程,对住院患者开展情绪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和临床心理干预;在医护联合进行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PDCA戴明环管理模式,促成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模型的成功构建。结果临床科室成功筛查情绪心理障碍患者,成功预防患者自杀事件2例。成立医护联合安全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结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构建自杀风险管理模型,对住院患者自杀风险实施全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可能有利于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

  • 标签: 自杀风险 管理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疮高风险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3例压疮高风险患者压疮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本组123例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在患者处于压疮不同的阶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难免压疮患者发生压疮,帮助带入压疮患者好转,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内科患者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戴管生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4年9月期间诊治的58例喉癌戴管生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试验组分析护理中的常见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观察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喉癌戴管生存患者综合护理过程中的常见护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喉癌戴管 护理干预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5岁孕妇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DS))风险值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评价DS筛查风险值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们产前筛查门诊进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DS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预产期年龄<35周岁单胎妊娠孕妇各562例,观察三组孕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等内容;观察三组围产儿发生早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围产儿死亡等内容。结果DS筛查高风险孕妇与中风险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筛查高风险孕妇与低风险孕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DS筛查中风险孕妇与低风险孕妇发生胎盘异常、新生儿室息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孕妇孕中期血清学筛查DS风险值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密切,如能加强对DS筛查高风险、中风险孕妇及其围产儿的监测和管理,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35岁孕妇 孕中期 DS筛查风险值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综合干预方式对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在我市任一社区选择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62例,并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老年人分别为32例和30例,研究组采取综合干预方式,如对老年群体进行集体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适当的锻炼、为老年人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根据老年人个体情况对其进行家庭访视及进行心理干预等;对照组采取单纯为老年人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方式。对实施干预的老年人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改变情况及相关行为的影响。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方式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的饮食、行为习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知识的了解、骨质疏松情况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老年人。结论对于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实施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健康责任感,对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些风险行为可起到及时矫正的意义,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提高骨质疏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疏松性骨折 行为影响 综合干预 高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孕妇的羊水染色体核型。方法采用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细胞进行培养,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761例中期筛查高风险孕妇中检出异常核型31例,异常率为4.07%,其中数目异常13例,臂间倒位17例,平衡易位1例。检出多态性变异17例,占全部被检者2.23%。结论唐氏综合征筛查作为常规产前检查项目之一,高风险者需通过产前诊断技术进行确诊。

  • 标签: 唐氏综合征筛查 高风险 羊水 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病房夜班护士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提高了病房病人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差错发生率。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夜班护士 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信息沟通是药品风险管理的载体,了解我国风险沟通现状,分析信息沟通的必要性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FDA风险沟通方法,以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风险沟通体系。

  • 标签: 信息沟通 风险管理 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着许多风险。因此,风险管理迫在眉睫,它不再局限于处理突发性事件,而注重挖掘医院管理的深层次原因已成为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标签: 医院 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干预对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社区中的200例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对象,仅发放健康手册进行干预;研究组包含100例对象,给予综合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及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及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急诊护理的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6例,观察组应用风险管理标准的急诊护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护理缺陷以及医务人员损害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标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投诉、护理缺陷以及医务人员损害事件发生,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标准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护患纠纷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组患者单纯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患纠纷比率,及涵盖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宣教水平及心理护理四大模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常规组全年护患纠纷比率为0.15%;护理组全年护患纠纷比率为0.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其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宣教水平及心理护理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规避护患纠纷风险

  • 标签: 护理 护患纠纷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肾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风险护理防范措施、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比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后患者十分满意的概率为66.67%,患者满意的概率为25.00%,患者满意度一般的概率为5.83%、患者不满意的概率为1.67%,患者十分不满意的概率为0.83%、患者总满意率为97.50%.与实施风险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肾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肾脏内科疾病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血液透析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归纳总结血液透析室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血液透析室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为依据,提出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对比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前后,血液透析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频率。结果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策实施前,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对血液透析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等措施,降低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了血液透析室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管理 风险因素 对策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英国研究人员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久坐本身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这推翻了此前的经常久坐会影响健康的观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识别现存的风险进行分析,提高护理管理对策。结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结论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同时能保证护理人员安全和医院的声誉,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及降低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0例,观察组患者急诊护理期间采取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急救准备等质量较对照组高,护理风险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0.8%,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干预质量 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