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接收的急诊科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理过程中,要想更充分体现出良好的护理效果,在护理风险管理方面要有效加强,通过风险的有效应对和切实处理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护理成效,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这种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医院 急诊科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1月一2019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2016年1月一2016年12月),观察组60例(2017年1月一2019年12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的风险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数据。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较对照组均明显较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科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综合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急诊综合病房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9月-2017年9月急诊综合病房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随机选择。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结局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缺陷率方面的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低,在抢救物品完好率方面的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综合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其护理质量的提高,改善护患关系,控制护理失误,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综合病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老年人之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对比性意义,将这些老年人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本研究对这些老年人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并且对其中的观察组老年人实施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了解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对老年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前,老年人的心血管风险系数较高,即≥40%发生率的老年人有49例,处于30%~40%之间发生率的老年人有36例,20%~30%之间的老年人有24例,10~20%之间的老年人有11例。通过对观察组老年人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后,其心血管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并且老年人心血管风险分层发生了明显改变,即超过30%风险分层的老年人仅有12例,而对照组因未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因此其风险分层没有发生改变。结果通过对老年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系数,并且对疾病的控制起到良好的疗效,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实施与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风险评估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并以此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综合内科在近期内接诊的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相应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回顾性分析显示,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人员不足、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管理力度不强等。结论综合内科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与护理人员及管理力度等有关,临床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强化人员培训并加强临床管理力度,这对降低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内科病房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中对于这类患者 的护理面临的风险比较大,这就需要护理的工作要具体到位。在实际中应该对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以此能够辅助患者进行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重度卵巢 过度刺激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于精神科门诊有暴力风险患者应用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精神科门诊有暴力风险患者110例开展观察比对,依据患者门诊收治时间分组,早期组55例予以常规护理对策,后期组55例予以综合护理对策。结果:后期组MOAS评分低于早期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精神科门诊 暴力风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助产士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产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内的产妇90例并将这90例产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年龄在23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岁。对照组产妇用常规助产士进行助产,实验组用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后的助产士助产。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在产后大出血、难产情况、新生儿窒息等问题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后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统计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助产士的综合素质提升后在产房风险管理中可以更好的控制产妇产后各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值得在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措施旨在分析降低眼科手术患者护理风险的效果研究。方法:将在我们医院从2019年7月开始到2020年7月为止接受治疗的220名眼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障碍,生活能力低下,睡眠障碍,感染,伤口裂开,前方血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危险事件的发生原因。结果两组患者共发生了118起危险事件。其中,观察组13例(11.82%),对照组105例(95.45%),观察组患者的各种危险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护士的技术水平(33.90%)是引发风险事件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患者自身因素(29.66%)、环境因素(20.34%)、机器设备准备不足问题(16.10%)。结论:在眼科手术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应具体分析护理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眼科手术患者 综合护理措施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心血管风险预测和危险分级,评价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以361名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史、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进行分级评价。采用非药物干预,以改善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结果:综合干预后,与控制组相比,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干预组的危险程度有显著性提高,且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综合干预能提高各危险层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水平,有助于降低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控制血压,降低其发生风险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高血压人群 心血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综合门诊护理风险中与护士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策略。方法选取我院综合门诊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收治的4386例患者资料以及护理工作人员15人进行研究分析,分析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与护理人员相关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纠正。结果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发生的与护士相关的护理风险事件共63例(1.43%)。分析原因导致护士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足,工作疲劳、法律保护意识薄弱,沟通能力较差,责任心不足,不尊重患者的权益,预见性措施不到位等。结论综合门诊护理中护理人员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可以有效的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综合门诊 护理风险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在跌倒风险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老年住院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后,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综合评估及干预管理(观察组,n=4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40),对比在不同护理管理方案下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反馈水平。结果:护理管理期间,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17.50%(7/40),(p<0.05)。结论:将综合评估及干预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中,能够有效预防其跌倒风险事件,提升临床医护安全性,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跌倒风险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ICU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集入院就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6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使用电脑随机抽签法,划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这一护理基础上辅以ICU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不同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风险干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ICU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按护理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ICU护理风险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等。结果:研究组的总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 护理风险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结合助产士综合干预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60例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孕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结合助产士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孕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结合助产士综合干预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中具有积极影响,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护理风险管理 助产士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28例,一组为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对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投诉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护理风险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风险干预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2.44%、护理投诉发生率4.88%,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4.39%、29.27%,P<0.05。实验组心理舒适度、生理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ICU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护理投诉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