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丹阳市2012-2013年高中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提升本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辖区内高中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2和2013年分别调查了835和825人,2013年各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2012年。男女学生对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是否会感染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传播和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这些知识的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议加强对非传播途径的宣传,以增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高中学生 健康教育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在围产期保健中的意义。方法对孕妇进行多种形式的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结果1.孕妇接受宣教前答卷综合正确率由50.94%提高到接受宣教后的94.27%。2.剖宫产率由1月份的65%降至12月份的48%。结论孕妇学校在围产期保健中的意义重大。

  • 标签: 孕妇学校 围产期保健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区8所学校,分别对学校食堂公用餐具采用蒸汽、电子消毒柜、化学消毒剂3种消毒方法,并对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60件餐具经培养确定合格408件,合格率为88.7%。采用蒸汽消毒柜消毒的餐具359件,消毒合格率为91.9%;使用电子消毒柜消毒的餐具30件,消毒合格率为76.7%;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的餐具71件,消毒合格率为77.5%。学校自己经营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餐饮公司经营。结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检测合格率与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合格率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应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熟悉掌握餐具消毒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 标签: 学校食堂 餐具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我国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为此,笔者对这些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对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提高我国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学校提供安定有序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 标签: 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应急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2年茂名市实验中学学生体检3279人,其中视力正常575人,占17.54%,视力不良2704人,占82.46%。二者差异在统计学上有着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视力正常者中,男生389人,占22.91%;女生186人,占11.76%;二者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在视力不良者中,男生1309人,占77.09%;女生1395人,占88.24%;二者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视力不良仍是中学生卫生保健重中之重。

  • 标签: 中学生 视力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HACCP在中学食堂管理中的应用,为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西峡一高和二高两所高级中学的学生食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HACCP基本原理和方法,确定操作过程的5个关键控制点,针对所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制定干预措施,通过危害分析,对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结果中学食堂应用HACCP体系管理,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结论HACCP原理可在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 标签: HACCP体系 食品安全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汇总分析该乡学校发生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风疹暴发流行的的进一步认识,对今后风疹的预防控制提供有效方法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月~10月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发生的风疹爆发疫情,发病主要人群为5~15岁学生。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论人群易感性高是本次风疹流行的首要原因。

  • 标签: 风疹 爆发 学生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中学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改善中学生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6月—2012年10月经胃镜确诊的70例中学生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结果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HP)因素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中学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病因 中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中学生的确切定义指的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1-19岁左右,由初中生和高中生组成。在人的一生里,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但是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有一个特殊的阶段—中学生阶段。学生一旦进入到中学生阶段,在生理方面发育是非常迅速,但在心理方面却是相当缓慢,并且也是一个容易进入误区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处于一个不饱和状态,两者不能达到平衡,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我们要用正确的引导带着中学生走向健康。

  • 标签: 中学生 不健康心理表现 正确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初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儿童少年体质服务。方法对2009年和2012年重庆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3~15岁初中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平均值进行分析,2009年12972人,2012年12156人。结果与2009年比较,身高、体重、肺活量均增长,身体发育充实度得到改善,速度、力量、耐力的4项指标平均成绩显著提高,肺活量/体重指数变化不大或有所下降,各项指标城乡差异显著存在。结论形态发育指标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呈增长趋势,城乡差异存在。应继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识和方法,有针对性开展体育锻炼,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儿童少年体质。

  • 标签: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体质 身体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些农村学校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进行调查和研究。方法统一调查方案,使用分层抽样法对本境内的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总共被调查的学校有30所,其中有16所学校有供水设施,占53.3%;有9所学校有集中供水,占30.0%;卫生厕所普及的学校有11所,占36.7%;10所学校安装了洗手设备,占33.3%;13所学校有垃圾收集设备,占43.3%;具有排污设施的学校有28所,占93.3%。结论经过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情况比较差,因此加强建设势在必行。

  • 标签: 学校饮水 环境卫生 调查和分析
  • 简介:摘要中小学校医,是学校体系中专门负责卫生工作的人员,其职责范围包括师生疾病预防、卫生工作监管、健康常识宣传等。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少年儿童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在新的形势下,中小学校医的定位发生了改变,其作用也被凸显。我们有必要结合中小学校医的职业特征,明确校医的职业定位与重要作用。

  • 标签: 新时期中小学校医 作用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学校水痘爆发疫情,查找爆发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按照传染病学第7版病例诊断标准,设定个案调查表,对全校228名师生按统一诊断标准进行搜索。结果2012年5月30日至6月15日,该校共发生水痘22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9.65%。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并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标准,落实晨检制度,及时有效采取隔离等各项措施,并适时对学生和幼托儿童开展水痘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能避免疫情爆发。

  • 标签: 学校 水痘 爆发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海市学校结核病发病状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学生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分布特征、发病时间、发现方法,就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学生发病人数虽逐年下降,但2012年发病率约是2008年全国学生发病率的三倍。男生多于女生,高中生所占比例最高,发病主要集中在3-9月,占72.63%,因症就诊是学生结核病的发现的主要形式,就诊延误率逐年下降。结论北海市学校结核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 标签: 结核 发病状况 预防与控制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估辽阳市白塔区学校的综合水平。方法抽取辽阳市白塔区学校18所进行调查研究,对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前后进行评分。结果经过卫生监督量化分级,A级、B级学校呈上升趋势,C级呈下降趋势。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得分、学生饮用水得分情况、传染病防控得分情况、学校卫生室得分情况方面量化后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能有效提高学校各方面水平,完善学校卫生体制系统,加快学校的健全发展。

  • 标签: 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评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青少年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并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罗城第二高中(二高)每个年级抽4个班,共651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艾滋病基本知识认知尚不够全面,有的认为与艾滋病感染者交往是不安全的,存在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歧视态度。结论今后对中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深入开展。

  • 标签: 艾滋病基本知识 态度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流行病学原理调查泉港区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为今后学校水痘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采取SPSS11.5统计分析。结果泉港区某小学一共有1210名学生,累计发病21例,罹患率为1.74%,流行过程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其中接种一剂水痘疫苗17人,未接种4人,接种后再次发病为80.95%。结论学校疫情报告不及时、晨检不落实、隔离时间不够是导致该起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80.95%一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因免疫时间6年以上,没有加强免疫,尚不能够有效阻止学校这类聚集人群的暴发流行,。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泉港 分析调查